时间:2024-04-23
公元705年初,宰相崔玄玮与右羽林将军桓彦范等“五王”,趁武则天病重之机发动了“神龙政变”,“斩易之、昌宗于庑下”,逼使武则天退位,拥立皇太子李显登基。当“五王”率禁军包围了武则天的寝宫长生殿时,这位统治中国近五十年的铁血女皇,什么都明白了。她对崔玄玮说:别人都是经人举荐由我提拔的,“惟卿朕所自擢”,你怎么也参与进来了?崔玄玮答:“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资治通鉴》卷207)
崔玄玮确实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他任天官侍郎时,其耿直的性格和清廉的政风,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两年之后便拜他为相。那么,怎样理解崔之“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一语呢?这需要多费点口舌。690年,武则天大杀李唐宗室,之后废唐立周自称武周圣神皇帝,赐皇嗣李旦为武姓。尽管天下号称武周,但在朝野尤其是众臣心目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仍然是:江山姓李国号名唐。到了武则天晚年,这种意识就更加强烈。这是当时最大的“政治正确”,是区别忠臣还是奸臣的试金石和分水岭,也是“五王”发动兵变的宗旨和目的。桓彦范当时对武则天的一番话,义正词严掷地有声,可谓道出了天下人的心声:“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所谓“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正指此也。在崔玄玮看来,我虽是陛下一手提拔的,但我只能报答李唐社稷,不能效忠您一人之私。崔玄玮 的“报答观”是大忠大爱,值十万黄金,足以在 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相比之下,武则天的“官念”就很庸俗了。在她看来,你的官是我给的,那么,你就应该对我绝对忠诚,一切以忠于我为原则。当这个原则与良知正义、常识常理发生冲突时,也应坚定不移。很显然,武氏要求的忠是愚忠,而愚忠很多情况下则是帮凶,故也没有任何前途。秦桧、万矣卨无原则的忠于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最后沦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至今还在岳元帅的雕像前跪着。周兴、来俊臣之流甘当武则天的鹰犬,其人不但很快落了“走狗烹”的下场,而且永遭后世唾骂。良知与正义,常识和常理,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邪恶像山洪暴发般凶猛倾泻奔腾而来,但也只能压制它一时而无法于长久,“山洪”过后它仍会成长壮大。武则天一辈子杀人如麻,将多少豪杰和政敌都踩在了脚下,但最后也不得不遵遁它,临死前“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合葬乾陵”,自觉恢复了唐高宗“第一夫人”的身份。同时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印证了崔玄玮“报答观”的正确和宏远。
崔玄玮所处的大唐政坛,鱼龙混杂,指鹿为马,酷吏横行,血雨腥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那么,在这个“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何以会出现崔玄玮这样超凡脱俗、高风亮节的官员呢?考察一下崔玄玮的一生,原因有下列三点:一是“少有学行”,他从小就是一位既好学又重操行的好孩子。二是家风熏陶,做官后母亲就告诫他:若获得的钱财是俸禄以外的,“此与盗贼何别”。若不能忠正清廉,“何以戴天履地”。他始终“遵奉母氏教诫”。三是知行合一。
崔玄玮做天官侍郎时,“每介然自守,都绝请谒”,同僚对他的清廉极为忌恨,但他仍“我行我素”。酷吏丧尽天良,致“籍没者数百家”,崔玄玮“固陈其枉状,则天乃感悟,咸从雪免”(《旧唐书》卷91列传41)。在那个坚持正义都有可能把自己赔进去的时代,他仍选择了正义。崔玄玮最后“背叛”武则天,成为复辟李唐之“神龙政变”的重要领导人,绝不是偶然的。
崔玄玮早已走入历史,但他的“报答观”却活着,仍响彻每一个角落。当然,今人应该超越崔玄玮,报答的是天下苍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