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路径

时间:2024-08-31

黄晓杰

◆摘  要:近几年来高校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引发教育部门的关注和讨论,互联网背景下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搭建了新的平台,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要求分析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和与创新的目标和具体路径,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能让思政教育实现与时俱进。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思想政治;改革路径

互联网在高速发展和产业融合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深远,高校大学生对于互联网时代下新鲜事物感受最强,各种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给对当代大学生带来多元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高校要切实关注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建设,巩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强化对学生行为的有效监督,让学生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理论,避免受消极和社会不正之风所影响。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层次

互联网在与其他产业和技术的融合过程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近些年互联网逐步向教育领域拓展,极大的优化了现有的教学环境。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树立互联网的思维理念,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现如今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为高校思政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传输媒介,课程学习资源能够实现高效的共享,促进了高校思政课程内容和信息的流动,为学生思政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课程信息与资料的实时更新,实现对思政知识素材的进一步扩容,学生可以从最新的时政信息以及热点新闻当中获得思想政治理论,对于学生来说知识汲取的渠道更加广泛。

(二)有利于吸引学生关注思政政治内容

高校的思想政治内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毛泽东思想等先进的理论为学生提供思想层面的指引,但是教材当中所呈现的内容缺乏新意,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很多知识学生理解和背诵难度大,甚至很多学生普遍对高校思想政治产生厌学心理,逃课以及打小抄的行为在思政课程的学习中比较常见,利用互联网带动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将更多具有时代性特征以及技术性特征的产物融入到思政课堂上,不仅革新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呈现形式,同时很多学生也会带着对互联网的好奇心提高对高校思政课程的关注,进一步探究高校思政的理论内容,研究其思想精髓,让高校思政的学习过程中变得具有趣味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具体路径

(一)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与诸多学科的整合,给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带来一定的啟示,随着互联网在高校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关键要落实好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现代化的思政学习平台。首先,高校要整合自身的教学资源以及资金资源等,优化互联网的应用环境,例如: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要引入5G技术,在根本上来稳定网速和网络质量,保证思政课程信息的有效传输。此外高校也可以与软件开发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等实现战略合作,投资开发思政课程学习的小程序以及课程学习软件等,实现课程学习方式的创新。

(二)强化思政教师的互联网教学培训

在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提升自身的思想和教学能力,丰富思想政治的理论基础。高校要切实组织辅导员以及思政教师进行系统化的互联网教学培训,构建专业化的教学团队。一方面,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辅导员的领导和支持,辅导员要积极转变互联网观念,积极接受和学习互联网时代的新鲜事物和思想,根据高校思政的教学要求,强化学生心理层面的理论建设,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思政理论的掌握情况,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思政教师要积极学习和掌握互联网的教学工具,时刻站在思政课程教学的最前沿。基于互联网的知识库全面搜集思政教学素材,以此来扩张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内容,

(三)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打造现代思政翻转课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以往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只是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背诵,通过笔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新形势下要围绕互联网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政的教学模式,打造现代化的思政翻转课堂,在思政翻转课堂上不仅可以实现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深层次讨论,学生也能形成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有效理解,能够将高校思政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思政翻转课堂极具吸引力,学生的思想也能得到关注。

三、结束语

结合本文的阐述和分析,依托于互联网实现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是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要把握好互联网的发展机会,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完善互联网基础,将互联网的潮流元素注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实现思政课程理念和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提升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知,这不仅对于高校思政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可以让高校学生更加关注思政课程的建设、夯实思政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春梅.网络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捍卫思政课教学主导性[J].改革与开放,2015(02).

[2]裴晓军.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01).

[3]王茜.“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6(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