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误区及对策微探

时间:2024-08-31

王红梅

◆摘  要:文学类文本阅读既是中考语文的重点又是难点,本文主要针对学生答题误区来探究了解题的技巧方法,希望能对学生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误区;错因分析;解题技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纵观近年,文学性文本阅读一直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分值大,阅读方法技巧也多种多样,但因其自身的语文性和试题的多变性以及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等特点,学生得分并不理想。据统计,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总分22分)平均得分12.28分,得分率55.82%。文学性文本阅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将大大拉开语文的分值差距。因此,为“了解孩子”,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从文学性文本中考常见题型答题误区着手来探究解题技巧,以期进一步强化应试技巧、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对7-9年级提出:“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要求逐一落实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每一个考点上,具体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与导向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主题特点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文体主要是散文和小说,选文往往是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选材接近学生生活,考察内容强调教化作用和学生的精神素养。重视阅读鉴赏,强调文学回归文学本身。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指向审美。

三、常见题型答题误区及解题策略

下面,我将以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A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把老钥匙》为例,从常见考点题型、答题误区、解题策略方面,加以探究。

(一)常见考点(一)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这类考题通常要求对文章中某个人物、某个事件、作者情感、某些选段或全文内容做概括。

常见题型:概括出选段内容;依次概括选段所写的事件;根据提示补充出部分内容(情节)。

【典型例题】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3分)

【答题误区】①不能概括情节。②所概括的内容前后颠倒。③语言表述过于繁琐,答语不规范。

【错因分析】首先没读懂文意,整体感知文本能力欠缺,概括不准确或者不能概括,随意编造答案;其次是对情节的先后缺乏梳理,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个事件在前面,哪个在后面,学生没有把相应事件的先后弄清楚,也没还原到文中去验证;另外,在语言表述时忽视题干中的“参照……表述”的字样,造成语义表述不清,与示例不一致。

【解题技巧】

1.读懂文意,做勾画。正所谓“所有答案,皆在文章”。读懂是要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作者什么情感态度、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学生读第一遍时,就要有意识的从内容、感情、中心等方面去感受和把握,一边读,一边对涉及到的段落、句子、词语等作出勾画,以定位到文本位置,解题时再根据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答案。

2.讀清题干,作标注。所谓“所有答法,题干之上”。养成认真读题,在题干中做标注的习惯。再按照题干的要求去读文章、答题,一定要和示例保持一致。

3.掌握方法,明技巧。概括方法:“什么人,做了什么”“谁怎么样”或者“谁,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概括时尽量利用原句,一些中心句和过渡句,可以摘引来概括内容,力求准确概括人物行为。

(二)常见考点(二)内容分析,把握心理

【常见题型】:某个(划线句)句子或者词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根据某个句子描写人物此时的心理;分析人物产生某种心理(情感)的原因。

【典型例题】阅读第⑨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4分)

【答题误区】①忽视文本,主观臆断;②审题不准;③答案过于笼统,缺少分析。

【错因分析】学生在做题时只对相关文段稍作阅读,没有用心去理解内容、体味情感,只凭自己的主观猜想草率做题,脱离了文本;没有弄清楚题目要求,究竟是回答怎样的心理,还是需描写此时的心理,还是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下笔前没有明确指向;所写答案只有结果,没有结合上下文对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解题技巧】

1.整体把握情节,精读相关句段。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先把握情节,理清层次脉络,抓关键词,然后局部文字精读品味。

2.结合上下文,揣测心理。抓住人物在这个言谈举止之前或之后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和这些描写有何关系,从而去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

3.设身处地,体会人之常情、人之常心。想一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在问题中思考和分析。

(三)常见考点(三)品味语言,赏析词语(句子)

在理解能力的考查上,这个考点是中考阅读的重点考点。常考题型有:说说某句子(词语)的含义;指出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角度赏析句子(词语);怎样理解××句子(词语)。

【典型例题】理解文中第?段画线语句的含义。(4分)

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答题误区】①审题错误,答非所问;②不能结合上下文置换关键词的含义。

【错因分析】出现上述错误原因是不重视审题或不会审题导致审题错误,把“含义理解”答成“效果赏析”,套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答题模式;其次是不明确这类题基本的答题思路,没有联系具体的语境,不能揭示出关键词的含义;对文本的理解不深不透。

【解题技巧】

1.准确审题,明确方向。读题时要弄清楚是回答“表达效果”还是“理解含义”,下笔时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对应的答题思路作答。

2.结合语境,置换词语。理解含义,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句子的上下文,对句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手法的词或短语,用它们所指的对象去置换句中相应的词或短语,再疏通句子即可;有时也需要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答,解释出词语和句子的语境义。

3.答题点要和句子的内在层次对应起来。有几个层次就要写几个要点。

(四)常见考点(四)人物分析,把握性格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里,人物形象分析题出现的几率很大。常考的题型有: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出×××的主要性格特征(优秀品质);×××是怎样一个人。

【典型例题】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婶这人物形象。(5分)

【答题误区】①没有条理,遗漏要点;②没有依据,只有标签;③曲解文意,用词不当。

【错因分析】答题时,没有清晰的结构,性格特点与事例糅合在一起,杂乱没有头绪,或者分成了几条写,但实质还是表达同一个特点;有些答案只有性格特点,没有概括人物描写、事件情节;也有同学对性格特征分析不恰当、或者不从实际出发拔高精神品质、或者颠倒了感情色彩而用词不当。

【解题技巧】

1.有序有类,合并同类。分析时要多关注文本对人物的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人物所做的事、作者的议论(评价)和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要从工作、生活、精神、角色等多角度分门别类概括,多选用三个以上二字或四字词语来作答。

2.有理有据,事例支撑。除题干要求只“概括”人物性格特点之外,凡题干中有“分析”字眼的,所有性格特征都应有相关的事例做支撑,即采用“形象(性格)特点+佐证材料(概括人物的事例和行为)”。

3.结合主旨,领会作者情感价值取向。思考时,应结合主旨判断人物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作者对他的情感态度是肯定赞扬,还是否定批判,根据这点来选择恰当的褒义或者贬义词语作答,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五)常见考点(五)探究意蕴,理解主旨

意蕴,包括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它是就文章的整体表达意图来说的,需要学生的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常见考题形式:简要分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说说你从文本中获得的启示(体会、感受),结合主题谈对某句话(某一问题)的理解或者看法等,文章写某一人(物、情节)有什么用意等。

【典型例题】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题误区】①审题错误;②答案前后重复,要点不全;③感情与分析不能一一对应。

【错因分析】把“感情”答成“作用”“线索”“内容”等;不能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分析出情感;感情与分析不能对应,或是情感错误,或是分析錯误,或者没有分析。

【解题技巧】

1.概括内容,梳理情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出文本所写的主要人物、事件、情感,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不同角度(层面),一一对应。根据所描写的不同对象,从人物、作者、读者等不同角度或从情感、哲学、审美等层面概括,确定情节内容间的关系,结合文本一一对应分析;

3.重要词句,剪辑重组。关注开头结尾、议论抒情句,这些句子常常点明或暗示主旨,也往往蕴含作者的情感态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应考有着诸多技巧,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文体意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梳理文体知识,用具体的阅读方法技巧去指导引领学生,做“好的先生”。这样,学生离中考的成功就更近了一步,思维也会得到发展,语文素养也必能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M].

[2][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等,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

[5]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