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闭海昆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建构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追求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帮助者。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有机结合了线上与线下教育各自优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诸多网络手段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等特点,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碎片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热点,在医学院校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用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口腔、司法、护理、康复、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即以医用化学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相关教学实践。
◆关键词:微课;医用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1医用化学教学现状
1.1生源基础薄弱,导致教学难度高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护理学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规模也逐步扩大,其“三高一低”特点更为明显。在此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一般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比较适合务实型工作;但同时又具有文化基础、自我约束和学习习惯养成能力较弱的特点。这对激发其学习激情来讲既是优势,又是难度所在。如果对这些学生采取与普通高校一样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不仅违背因人施教的教育原则,还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相悖。
1.2现有医用化学教学效果欠佳
医用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大都开设于学生大一进校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刚入大学,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医学基本知识,不了解化学与医学、与护理的关系。常常疑惑:“为什么护理专业要学习化学?”加之现有学生受就业实情影响,内心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学科轻基础教育心理,而化学课程内容相对其他护理学教学内容而言,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学生畏难情绪较重。课后不愿查资料、不主动复习巩固,不及时解惑,遗留问题越来越多,就更害怕面对困难。由于大学的学习生活与高中完全不同,刚进校的学生大部分精力没有放在基础学科学习上,等经历一段时间适应大学生活后,却发现该课程已经接近尾声,所遗知识较多,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少部分学生甚至放弃学习医用化学,由于基础没打好,后续课程也会逐步“被放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优化的策略
2.1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1.1基于微课的传统课堂改造
将原有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师→学生”单向传送信息的模式改为“教师←→学生”双向互动。主要包括:课前教师通过课程网站将预习任务发布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的内容、收看微课并完成网络自测题;课上根据测试成绩统计情况反馈,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讲授时间,在课堂教学上,着重讲解错误率高的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同时进行课内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后教师根据课堂讲解及讨论情况,选择微课视频,以作业形式发布给学生,供学生反复收看学习,同时从题库选取相关习题供学生复习巩固。
2.1.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
编写讨论题:结合学生在后续课程涉及的化学理论编写讨论题,有通用性的讨论题,如“毒品与生物碱”等,也有为特定专业学生编制的讨论题,如给法医学生讨论用的“指纹鉴定”、“精斑检测与苦味酸”,给眼视光学生用的“隐形眼镜中的化学问题”等。2)课前准备:将讨论主题通过网络论坛发布给学生,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并选出组长;教师把微课视频发布给各组学生自学;由组长组织组员在收看视频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查找、PPT制作及试讲等工作。3)翻转课堂实践:在课堂上,由每组选出的学生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并对讨论题的背景知识点进行讲解,回答同学提问。
2.2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为了使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更有效,根据历年教学实施情况,化学教研室組织所有医用化学任课教师进行讨论,在36学时基础上调整教学计划为48学时,主要是增加绪论课学时数和复习初中化学知识课时,另外还积极主动与临床、基础教研室承担后续课程的医学专业教师联系,了解后续课程会涉及哪些医用化学知识,以便在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予以强化。上述工作做好以后,再确定教学内容,如章节内容和实践课的取舍与安排、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实践的深度与广度、课时的分布、例题与习题的选取等,然后制订出详细的授课教学计划(包含实验教学授课计划),如教学周的划分、每章节授课内容及学时、实验课的安排等,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会化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3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通过学情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对医用化学课程的学习与医学及护理专业的关联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大小对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能否上好首次绪论课,对于学生学习医用化学课程的兴趣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绪论课的教学,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兴趣。
总之,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模式,是实验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实验课总成绩主要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给分。医用化学改革可以适当增加操作成绩在总成绩中比例,加强过程考核;同时加入学生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考查。此外,实验创新也可作为加分项,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其亲历亲为亲自实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尚学芳,于洁,袁建梅,等.P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6(9):136-137.
[2]史传国.独立学院全科医学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85-1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