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4-08-31

摘 要:“一带一路”构建了我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新经济增长体系,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及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都为会展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然而,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新冠疫情更是给会展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亟需探究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新局势、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梳理其他国家的会展经济模式,阐明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概况,提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现实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建议,助力我国由会展大国转变为会展强国。

关键词:“一带一路”;会展业;会展经济;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本文索引:朱原娇.<标题>[J].商展经济,2022(07):-014.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秋,***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中国以“走出去”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且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而对特定区域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发展产业经济的研究并不多见。会展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必将发挥更大的集聚效应和平台作用,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对策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也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1 会展经济的概念及重要性

1.1 会展经济的概念

会展是一种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性质的社会活动,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形成会展产业,而会展产业所构成的经济范畴就是会展经济。顾名思义,会展经济可分解成“会”与“展”两个表现内容,二者融为一体又相得益彰:许多大型会议会在同期举办商业展览活动,增加会议内容,也使会议效果更加直观;一些展览会也会在展览的同时举行各种专题研讨会,提升展览的档次,也更具专业性。

会展经济通常来说具有三大特征:首先,与传统的一般经济活动不同,会展经济往往主题突出,特色明显,是一种特色型经济活动;其次,会展经济会事先确定地点和时间,并提前进行充足的宣传,充分体现其艺术性、直观性和宣传力;最后,会展经济能使众多的供需双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批量购销,在交流产品的同时也沟通了信息。

1.2 会展经济的重要性

会展经济通常涉及服务、交通、餐饮、旅游等多个部门,关联带动效应极强,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张。从现实情况来看,会展经济不仅能够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新兴产业群的培育也大有益处,会展业所能带动的经济收益远超其他产业。

与此同时,会展活动促进了行业间的交流,有助于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与理念动态,加速技术的流动和传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市的产业升级。尤其是对会展的相应举办城市来说,大可以借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率先感受先进的技术成果或理念。

更重要的是,会展经济正在悄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依托国际大型会议开拓会展市场也成为当下的新趋势。一方面,加强了我国特定产业对外展示传播的整体宣传力度,使大型会议的主题表现更加鲜明;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也为我国的会展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国际化的会议为参展企业提供了绝佳的“走出去”交流平台,为我国企业加快境外经营步伐,开拓国际市场保障助力,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

2 国外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2.1 德国“政府推动型”会展经济概况

德国素有“世界展览王国”的美称。从德国会展经济的运作模式看,德国政府负责完成会展业的整体布局规划,偏向于宏观的调节把控。对于会展展馆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也由政府統一负责,而会展场馆的运营管理及会展活动的组织安排则由会展公司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境内的会展公司一般为德国国有控股企业。由会展公司自行确立会展项目,做好相应的规划部署。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德国政府可在任一环节利用行业委员会对会展业进行总体管控,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会展经济模式。

2.2 法国“市场主导型”会展经济概况

法国是世界会展强国,平均每年举办约120个国际性的大型会展,参展企业约50万家,参展商600多万人。从法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来看,在同一领域内,早期有许多相同规格类型的展会并存,形成了“百花绽放”的局势,如此一来,市场就会对展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会展企业也要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小型的会展企业往往资金有限,难以获得较大的资金设备投入,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境地,为求自保,多数会被大型会展企业收购兼并,逐步形成会展企业集团化的趋势。法国政府一般也不会强制干预会展市场的优胜劣汰,目前法国会展业也呈现出大型会展集团市场垄断的局面。

2.3 澳大利亚“协会推动型”会展经济概况

澳大利亚的会展行业一直有着突出的表现,究其原因,离不开这几个因素:第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澳大利亚成为与石油矿产相关的会展活动的最佳举办地点;第二,协会间的配合。澳大利亚主要的会展市场集中在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大城市。澳大利亚展览主办机构不仅利用自己城市的基础设施开展会展活动,还经常利用其他城市来证明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化竞争为动力。澳大利亚各州间的竞争使得他们共同进步,例如2013年布里斯班会展中心扩建52%后,阿德莱德会展中心也投资了3.5亿美元扩建4300平方米。

2.4 美国“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经济概况

美国政府对会展经济的支持与重视往往是间接进行的:一方面,对于在美国当地组织开展的会展项目,美国政府会逐一对其进行认证,并向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领先企业发出参会邀请;另一方面,对于美国企业出国参展的项目,美国政府也会对其进行科学审查,同时对其给与咨询服务和政策支持。上述两项工作的部署与负责均由美国商务部直接进行,其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将会展视作促进本国服务与产品出口的重要作用途径,因此要在关键环节做好监督,才能保证会展业真正达到促进美国出口服务的目的。

3 我国会展经济当前发展概况

3.1 会展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

回顾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最初我国的会展业大多分布集中在沿海地区及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受到了交通费用、市场规模、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会展产业的布局状况也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相对聚集于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但即便如此,我国的会展经济也形成了五个区域的会展经济带,区域特征十分显著,如表1所示。

3.2 会展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

我国的会展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最主要表现在现有展馆数量与会展场次稳步增长、展览条件与经济产值不断提升。

我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统计工作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线下展览总数为5408场,展览总面积为7726.61万平方米。2020年全国展览馆298座,同比2019年增加6座,增幅2.1%。除此之外,新建展馆的规模更大,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也更加完善,带动相关经济产业产值不断提升。会展业作为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4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会展制度不完善,制约市场经济积极性

目前我国实行审批制度的会展管理机制,一个城市要举办会展活动,一方面,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程序复杂;另一方面,会展审批制度中又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会展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死角和缺位,甚至会导致重复办展、部门推责、欺骗参会者等恶性竞争行为,严重制约了国内外企业参与中国会展市场的积极性。我国现有的展会有政府部门主办的、企业牵头组织的、协会行业举办的,这样缺少统一的全国性的会展管理机构,容易出现展会主题相似、效率低下、资源分散的现象。回顾上文中提到的国外较发达国家的会展管理制度,不难发现国外的会展经济往往由全国性的会展管理委员会统一审批管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规划,避免资源的浪费。相较之下,我国现有的会展制度并不完善,不利于形成各个展会间、各个参会企业间的良性竞争。

4.2 区域发展不均衡,省市差距有扩大趋势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结构的不平衡,各省市间会展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过于突出。究其原因在于,会展经济从本质上看就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会展业的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条件,如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因此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往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当前我国会展业的重点发展区域仍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如此一来,经济发达地区得益于自身的经济优势,会展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会展业的发展又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这样虽然在当地形成了良性循环,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却是更加明显的区域发展差距,不仅不利于会展业的整体稳步发展,甚至容易诱发社会恶性事件,造成不好的影响。

4.3 会展企业规模小,国际竞争优势不突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展企业在办展数量、参展企业数量、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不具优势。从会展企业的成立时间来看,欧洲会展企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都较为成熟,而我国的会展企业才刚刚起步。其次,我国现有会展企业的业务都较为单一,企业规模也相对较小,尚未形成能跨业务经营的特大型会展集团,同时也存在分工协作不明确、经营范围不全面、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等现象。另外,近些年我国虽然也举办了不少的高峰论坛,会展项目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从境内外参展企业数量及国际影响力来看,我国的会展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当前较难吸引到境外大型企业参展,更不要说投资了。

4.4 疫情管控常态化,会展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展作为一种聚集性的活动,更是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大多数会展企业因为疫情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难以负担租金税费、展会停办、市场需求降低等各种问题。有学者对疫情影响下的哈尔滨会展企业进行调研发现:有大约55%的展会因疫情停办,未宣布停办的展会也大多公布了延期举办的消息。不仅如此,在疫情管控常态化的当下,社会各方对会展业也缺乏信心,导致会展企业复工率低下,甚至无法招聘到工作人员。为应对疫情给会展企业带来的困境,各地会展企业纷纷献言献策,采取行动,积极寻求创新发展模式,迎接挑战,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助力会展经济复苏。但面对疫情,尤其是后疫情阶段,很多企业仍然感到茫然畏惧。

5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建议

5.1 政府与地方齐发力,优化会展管理机制

从政府层面看,要简化当前层层审批的会展管理制度,结合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对会展行业进行统一布局分配,制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其次,不断完善会展相关的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方便快捷、全面舒适的会展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会;最后,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支持部分行业和地区会展行业的重组并购,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会展公司,在行业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会展公司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杜绝重复办展现象的发生。

从协会层面看,首当其冲的是要对地方性行业协会进行整合分类,由国家级的行业协会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从源头改善杂乱无章的会展市场,促进会展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次,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明确市场准入条件和要求,避免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要定期组织国内的会展企业进行培训管理,切实可行地提高我国会展市场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各协会要研究设计出一套适合行业发展的、符合会展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場预测统计图表,定期发布在官方渠道,供政府部门、协会同行、参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查阅浏览,架起多方沟通的桥梁。

5.2 借助“一带一路”,促进会展经济平衡发展

只有实现各省市会展业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由会展大国向会展强国的转变。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会展经济的发展都较弱,而“一带一路”的实施,为昆明、新疆等西部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要借助“一帶一路”,为我国西部地区会展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就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首先,将眼光定位于整体战略,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促进更多的境外企业参会,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大力发扬当地的特色产业,将“一带一路”视作当地会展市场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其次,要善于把握地区与其他国家间的结构差异,有针对性地发展会展业,比如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更希望与我国在旅游产业建立更加深厚的联系。而缅甸等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则更关注我国的资源开发相关领域;最后,我国的西部地区聚集着更多的少数民族,因此在举办会展活动时,可以更多地融入民族特色,实现民族节庆与会展业齐头并进的同时,大力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5.3 依托“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会展品牌国际化

加快推动我国会展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仅能够缩短和发达国家会展企业之间的差异,也能更好地支持“一带一路”。值得注意的是,推动中国会展品牌国际化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一蹴而就。

首先,要依据相关产业为基础,明确会展品牌的定位,确定会展的专业度,全球范围内大型的会展品牌都有明确的定位,如达沃斯论坛的定位就是宏观的高层次经济会议;其次,要高度重视会展的招商工作,会展项目要不断吸引专业的参展企业和观众,实现长期的盈利,使会展能持续举办,才能有望成为国际品牌;另外,媒体合理适当的宣传也能为会展品牌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在品牌建设方面,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来实现品牌信息的传递,引导目标受众在多渠道接受会展品牌信息;最后,要加强会展品牌的国际认证,获得含金量更高的国际认证,这不仅是打造国际化的会展品牌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会展品牌与国际接轨的最快途径。

5.4 紧抓“一带一路”,化新冠疫情危机为机遇

要实现我国会展经济迈上新台阶,尤其是在面对新冠疫情不确定性的当下,会展业要谋求可持续发展,紧抓“一带一路”,赋予会展业新的动能。以黑龙江为例,黑龙江省2020年粮食总产量745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可以从粮食深加工、优质大米、绿色食品等特色项目入手,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此外,德国科隆农业博览会已入驻黑龙江省,必将带动黑龙江会展经济的新发展。

另一方面,虽然新冠疫情导致大量会展取消或缩小规模,但数字经济也给会展经济带来了新的便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完备,会展信息智慧化的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必将极大地影响传统会展业的运作模式。三维展示、虚拟展会、视频签约都极大节省了成本和时间,同时也更能满足参会客户的个性需求。新冠疫情迫使会展业必须尽快走出之前传统的办展模式与思维,会展从业者必须把握当下国际会展市场的新机遇和新方式,创新数字经济环境下的会展主题设计、服务方式、招商模式等环节,积极应对挑战。因此,面对疫情冲击下的会展经济,也不应过度悲观,而是要紧抓“一带一路”,不断探索疫情常态化下的会展行业发展前景,创新模式,赋予会展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参考文献

刘海莹.“后疫情”和“双循环”背景下的会展业更需要政府职能前瞻性和引领性[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22(2):13.

于湛波.新冠疫情下黑龙江会展经济发展新动能研究[J].北方经贸,2021(12):9-11.

宗祖盼,王惠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会展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1,6(6):61-70.

肖帅.BT国际会展中心营销策略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1.

王起,仲欣.探寻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新契机[J].商展经济,2021(22):4-7.

佩托·艾尔诺.“一带一路”推动了中国与匈牙利的深入发展[J].中国会展,2021(21):45.

徐莹波.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N].桂林日报,2021-10-12(004).DOI:10.28272/n.cnki.nglrb.2021.002770.

傅鹏,钟晓宇.寻求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N].南方日报,2021-09-29(AB1).DOI:10.28597/n.cnki.nnfrb.2021.006577.

姜习伟.新发展格局下海南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建设探讨[J].商展经济,2021(17):1-3.

姚陈敏,叶前林,周伟.新时代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J].商业经济研究,2019(14):179-1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