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杨 涛
中小微企业融资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作为老话题,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已经形成共识;作为新话题,如何利用数字金融解决原有金融支持存在的一些短板和难题,是研究的新领域,我们需要探讨背后的逻辑,更加细化地讨论数字金融如何支持、怎样支持、为什么支持中小微企业。基于此,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厘清基本概念,明确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目标选择;其次分析中小微企业存在的痛点及各种金融需求;再次全面梳理我国中小微企业金融供给的多层次机制,从供给侧梳理现有的金融资源;最后分析数字金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中的作用机制。
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有多种目标选择。一是当前发展阶段下对就业优先目标和绿色可持续目标需要考虑重点与次序。如中小微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主体,但在现有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下,一些中小微企业却难以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二是创新发展目标和稳定经营目标之间的权衡。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是主要参与者。但与此同时,自主创新创业的成功率较低,中小微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技术、合规、融资等各种风险。因此,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是有优先次序的,直接决定了下一步的一般政策选择和金融政策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关于中小微企业的政策供给已经非常充分。在下一步精细化推进政策过程中,需要减少政策的外溢性与外部性,提升政策的连续性与落地性,弱化政策的指令性与行政性。如一些政策在短期内对市场行为、企业决策、资金价格都带来了影响,但是如果这些政策不可持续,有可能会对整个中小微企业长期稳定运营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探讨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目标,直接决定了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能否达到最优效果。
理解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还有几个着眼点。首先,最基本的是“活下去”的问题。其次是“活得更好”的问题,“活得更好”是指中小微企业在生存下去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价值和成长空间。再次是“活得更有外部经济与社会价值”的问题,外部经济与社会价值包括绿色发展、增加就业、共同富裕等。对此,需要根据中小微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政策目标和工具。
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痛点问题,除了普遍关注的融资问题之外,还涉及到财税、运营成本、内部管理、产业链完整性、市场交易环境、环保与卫生及营商环境等问题。因此,分析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时,融资问题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也需要关注和解决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其他问题。而且,融资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分析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首先需要厘清中小微企业遇到的哪些问题可以用现有的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缓解,哪些问题是纯靠金融手段难以解决的。要理性地定位金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痛点中所占的份量,也要科学认识到金融手段并不能够替代或完全解决其他方面的痛点问题。
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看,金融服务包括支付结算、资金跨期配置、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因此中小微企业对金融的需求也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一是资金需求,这是关注最多、最重要的金融需求。资金需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长期资金需求和短期融资需求。二是产融支持合作类需求。中小微企业不仅需要资金,而且需要整个产业链条与金融链条的融合,使金融产生外部经济效应。比如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背后都体现了产融支持合作类的需求特征。三是综合的风险管理需求。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最核心的是在融资过程中做好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包括保险、担保、新型风险管理手段等。四是信用增级需求。信用是中小微企业从传统信用格局向新兴信用模式转化过程当中始终绕不开的一个重要难题,即使是直接融资市场,也要求中小微企业在银行有间接融资的记录。这些记录不一定是为了满足信贷需求,而是为了信用增级。五是支付结算类需求。当前支付清算创新更多聚焦在C 端零售支付体系,在B 端层面,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支付结算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六是财务管理类需求。大量中小微企业在会计、财务管理等基础程序方面还有大量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能力。七是专业信息类需求。在大数据时代,中小微企业要在市场上持续发展,精准地获取信息、把握信息、管理信息是一个重要挑战。金融机构天然拥有各类信息数据,一些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同样也拥有非常突出的信息优势。除了给予中小微企业传统的金融支持之外,为其进行信息数据的赋能,提升其信息专业化能力,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更加重要。
尽管目前各类政策纷纷引导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但是整体来看,我国中小微企业多层次的金融供给机制初步形成,既有一些特色与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类是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从资金的角度看,政策性金融支持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来传递,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或政府政策性引导基金来推动。在风险服务方面,中小微企业有政策性保险、政策性担保等各类支持。在任何经济体中,政策性金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尤其是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策性金融在海外也逐渐体现出与商业性金融互补的重要作用。
第二类是纯商业性金融的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政策,有时候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但是商业性金融支持政策有时与行政性政策密不可分,导致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随着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大,风险管理面临更大挑战。此外,行政性命令影响了商业性金融的交易地位与资金价格,针对商业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补贴引导类政策,效果也难以有效把握。
第三类是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合作性金融既包括传统的合作性金融机构,又包括新兴的产融合作类创新,如供应链金融、投租联动、贷保联动等,这些都能在合作生态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动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
当前我国政府把数字化放在了极高的位置,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金融服务,在整个数字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数字化与中小微企业一定要结合起来,不仅涉及到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数字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与促进中小微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政策导向结合起来。数字金融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中可以发挥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直接的助力。一方面,数字金融有利于提升整个金融服务的效率、优化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生态,无论是服务于其他企业,还是着眼于中小微企业,都可以产生“水涨船高”的效果。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可以更加精准地解决现有的具体矛盾。一是解决金融供给层面的问题。无论是推动现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和线上化,还是营造全新的产融生态,或是助力政策性金融资源的精准触达,新兴的科技手段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解决金融需求层面的问题。中小微企业尤其需要进行数字化赋能,全面提升人才管理和机制建设水平,推动企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从而形成金融“有效需求”。三是解决金融“土壤”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改良中介机构、金融标准等金融“土壤”。四是解决其他痛点问题。无论是改善营商环境,还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或是利用新技术来应对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难题,除了利用制度之外,技术也可以大有可为。
其次是间接的助力。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四个目标都可以与数字技术联系起来。一是以就业为核心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数字技术介入到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对就业可能会带来结构性的改变或者总量的改变。二是以创新和提高生产率为核心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与科技金融密切联系在一起。三是以产业链完整性为核心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数字技术可以保证产业链在新冠疫情或者经济下行等特殊外部冲击下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四是以绿色可持续为核心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样带来了很多外部的约束条件,如何实现多元协调是重中之重。例如,“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不能只靠外力约束,还要依靠社会生态,并落到人文与文化共识方面。此外机制设计方面,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实现激励相融的机制,把责任真正落到机构和企业的行为上。还需注意的是,随着数字经济的迭代,有时候可能带来更高的能耗,而促使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降低单位能耗,改善能耗结构,可能是重中之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