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范闯 郑骐嵩
摘要:舞蹈训练的变化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在舞蹈训练的体系上一代一代的舞蹈工作者在不断的取精去粕下不断变革。现代舞,当代舞,民族民间舞三者有着不同的舞蹈训练性,但还拥有着相同的舞蹈训练性。在中专教学,本科教学,甚至在美育教育上都会有对肢体的开发性的帮助。不同的训练方式与方法的功能性作用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与“风格”。每一类训练方法都有其具体的作用与目的。
关键词:现代舞;当代舞;民间舞;舞姿;肢体开发;协同发展;性格培养
一,现代舞对民族民间舞的训练特点:
现代舞的训练特点,在肢体训练本身来说除出舞者本该的技术训练以及软开基本功训练以外。现代舞训练对于肢体的训练性应该是较强的,首先放松与收紧的关系。在很多的训练上都是追求超出身体本身的技术性,而现代舞的核心在于人与身体的关系。在舞蹈中熟悉并且巧妙的运用放松与收紧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展示肢体语言性格并且产生对比,产生动作“情感”本身而不是表演“情感”。这一点是舞蹈演员和学生在平时训练中所空白的一个方向,其次就是现代舞的独特的技术训练地面训练和小关节训练,地面技术运用给了舞蹈技术的另一种维度,小关节训练在舞者最重要的肢体协同和身体协调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舞训练对于以后的动作模仿以及分析动作发力走向,重心转移的把握以及力量的配比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舞对民族民间舞的训练特点:
当代舞的训练特点,首先当代舞一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独有舞种。跨度较大多以戏剧性结构与舞剧架构为主,现实题材为基础穿插不同时代或者具有特色特点的人物关系。首先因为当代舞的特点,在训练性上与现代舞的目的性有共性也有个性当代舞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增加了一定的训练模式与强度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取各舞蹈流派不同的舞蹈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舞蹈。当代舞的属性更具时代的当下及时性,更具传统和当下现实的关系性,更为传统的即得意义,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娱乐需求。它是时尚的、主流的、大众的,它也积聚中国的变革时代的文化性。在思想上和艺术样式上求“改良”不求颠覆。它没有所谓的“独特的艺术性”的艺术系统化,也不讲究所谓的“原创”,而是拿来和加工,赋予新的样式中得以创吸。当代舞也更加多元化所以训练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在现代舞肢体开发上增加了人物方面的练习。
三,民族民间舞本身的训练特点
民族民间舞的训练性特点有外形的特点除直立外,拧、倾、圆、曲的外形特点是区别于其他训练的外部特征。以躯干为核心的重要特征,是完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姿以及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的重要环节。各类舞姿在规格、要求上的特殊性构成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鲜明的风格性。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由于外形特点以及技术技巧的需要中国民族民间舞需要大幅度的软开能力(柔韧性)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它对头、颈、肩、胸、腰、髋、上肢、下肢各个部位的回旋幅度要求很大,同时所需要的不仅是软开度而且还要求具备力量,因此刚柔并济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和训练上追求的目标。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的特点以腰为轴,以胯为本,以脚为根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缺少或根本没有这种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就不会达到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审美要求。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连接特点平圆、立圆、8字圆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所有连接特点,而8字圆又是各种转换连接中的必然过程,是转换的衔接点,在运用过程中有时是局部的,在审美上它是一个弧线,离开了弧线也就没有了圆,没有圆就没有了动势,而缺少了动势的动作变化就是相加的,是生硬的,就会不顺、不圆、不流畅自如。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节奏特点平铺直叙不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所要的节奏,也达不到民族民间舞的审美要求,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则是民族民间舞所要的节奏特征的总的概括,无论从外部形态的要求标准,到内在意识的发掘阐释,都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特性的恰当比喻。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审美特征。舞蹈就是活动起来的书法和雕塑,流动中的画圈,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运动节奏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种节奏特征的训练就会缺少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神韵要求。对比三者的训练目的可分析出现代舞以意识动作为主强调自由性,当代舞的训练在综合的基础上综合人物。而民间舞在风格特点上更具有其独特的训练性。
结语,
三者在训练特点中的比较分析:
不同的舞蹈种类的训练对民族民间舞中影响可谓是相辅相成,训练身体的多元化以及人物的刻画。这些训练舞者对于风格性的把控以及多元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代舞,当代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训练的特点十分鲜明有着不同作用。但是在融会贯通的过程中三者合一对舞者的训练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中“圆法”及其易变研究》安團结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中国民族民间舞者的职业化身体训练探究》查龙浩—传播力研究
作者简介:范闯(汉族)—沈阳音乐学院国际标准舞表演方向研究生,聘于长江师范学院舞蹈学院任青年舞蹈教师。主要论著:《中华乐舞—寿州锣鼓》中国文艺家2021年32期、《“俗兴雅落,由礼入戏”试论宋代民间舞蹈的蓬勃发展及成因》中国文艺家2020年第27期
郑骐嵩(回族)——沈阳音乐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国家一级奖学金,少数民族定向培养奖学金获得者,国家级舞蹈比赛金,银奖获得者,主要论著《中华乐舞——寿州锣鼓》中国文艺家2021年04期。《试论现代芭蕾中气息的重要性》2021年32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