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朱琼宇 高欣洁
摘要:文明的迁徙和交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两颗明珠——古越族和南岛语民族之间的迁徙和交流一直被广泛关注。其中,“戉”即有段石锛,作为新石器时期的重要生产生活工具,广泛存在在两中文明的遗迹中。因此,本文以“戉”为线索,探究越民族和南岛语民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性。
关键词:文明迁徙;古越族;南岛语民族;戉
一、越民族和南岛语民族
(一)越民族。越民族是广泛存在在我国南部,东南亚等地的民族的统称。《说文解字》中解释:“戉,斧也”,说明戉在古代是一种类似于斧头的工具,使用“戉”工具的人也被称为“戉”。在甲骨文中,关于“戉”民族已经有记载,如《铁云藏龟》中:“贞,戉受洗方。”现在我们常用的“越”是一个后起字,史书中经常将“越”写作“戉”。
越民族分布十分广泛,《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至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有各种姓。”吕思勉则将历史文献中记载有“文身”和“食人”风俗的民族群体的分布区与百越民族群体的分布地域等同起来,认为百越民族“似居中亚细亚高原,后乃东南下,散居亚洲沿海之地,自五岭以南,至今印度,北则今江浙、山东、河北、辽宁,更东则抵朝鲜,其居海中者,则自南洋群岛,东北抵日本,益东且抵美洲”。
作为一个庞大的且拥有高度文明的民族,越民族曾经创造出众多辉煌的历史遗存,如良渚文化、昙石山文化、红河文化。可以说,越民族是上古至秦汉时期,我国南方文明的主要建立者。陈胜勇甚至有“夏文华萌生于史前的东南文化圈。”一说。
(二)南岛语民族。“南岛语族”即“马来一波利尼西亚语系”,指太平洋西南部群岛地带的土著人们共同体,主要包括马来人(含台湾高山族)、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人、波里尼西亚人等几大族群,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民族文化体系。南岛语族的起源和发展也是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学研究的热点。
二、古越族文化和南岛语文化中的戉
《说文》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戉,是新石器时期和青铜器时期的重要生产工具,为磨制石器的一种,单面有刃,装上柄之后可以用来刨土或者砍伐。在古越族和南岛语民族的众多岛屿的遗迹中,经常可以发现石锛、石斧等戉器具,可见这些文化都曾经有“戉”的使用。
(一)良渚文化中的“戉”。作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石制工具在良渚文化中占了重要的位置,其中石锛是使用最广泛的石器,是伐木的重要工具。良渚文化中的有段石锛主要为阶梯式有段石锛,据牟永抗分析这是继弧背式有段锛、屋脊式有段锛之后的新型式。现在在宁绍平原的上的出土的有段石锛,外形为台阶角多呈直角,器身长而规整,通体磨光。在浙江南部,龙泉、江山等地的遗址出土的石器有断面方正的有段锛和双孔刀,乐清的白石河曾出土一些断面呈扇形或弧边三角形长身有段石锛。
良渚文化在河流湖泊众多的环太湖区域,加上山川众多,导致了路上出行的不便,所以舟船在其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杭州萧山跨湖桥距今8000年左右独木舟地出土,表明早在良渚文化之前,作为树木的砍伐和获取的重要工具——戉已经被广泛使用。
(二)昙石山文化中的“戉”。昙石山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作为生产工具的戉,其中还包含少量的有段石锛。这些石锛形态各异,按形状分,有平面多呈梯形、部分长方形或近方形和长条形;按横断面分,有梯形、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半圆形或顶边丘状凸起、扁圆形等。其中特有特色的石锛横断面成等腰三角形,一面扁平,另一面有人字形纵脊。
在昙石山文化中,出土了6件石钺,窄背、单面刃,刃部呈半圆弧形,其中标本昙石山遗址T118,长8.8厘米、刃宽12.1厘米,有对钻的两个穿孔。这在其他与昙石山文化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都没有发现。虽然,早在河姆渡时期,石钺便已经出现,但是还是作为一种原工具存在。在良渚文化时期,钺逐渐脱离原始工具,成为代表权力的象征,在浙江余杭反山、瑶山的大墓中均有这一类玉钺地出土。傅宪国在《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钺》中分析这类有孔的石斧,不再是生产工具,而是代表军事权力的礼器。但是,在昙石山文化的石钺制作比较粗糙,出自在居住地区的地层中,可能还是作为砍劈工具的一种。
(三)南岛语民族遗址中的“戉”。戉同样在南岛语民族被广泛使用,在菲律宾群岛、大洋洲群岛的土著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在拜雅出版的《菲律宾与东亚考古》一书中,拜雅根据自己对菲律宾群岛遗迹的长期考古,依托石器形态的类型学研究,特别是石锛的不同形态和时空分布,提出最初原始型的有柄石锛产生于华南大陆和台湾,传到吕宋岛发展成高级型的菲律宾式的有段石锛,最后才传播、发展为夏威夷和东波利尼西亚的型式。
菲律宾群岛发现了上万件石锛,其中40%左右是有段石锛。拜雅分析菲律宾石锛是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石锛背部有一道脊,中期锛的后部斜削薄,可以用来装柄,为早期的“有柄石锛”。后期,安装柄的部位被削成一个直角,这便成为了“菲律宾式的石锛”。
三、古越族和南岛语民族渊源探究
《越绝书》记载:“习之于夷,夷,海也”。凌纯声指出,“夷”,就是远古时期居住在沿海或海岛的民族。凌纯声认为古代的夷、越,就是今天南岛语系,或称马来一玻利尼西亚语系民族;古代的“夷”,即今玻利尼西亚人或密克罗尼西亚人;“越”,即今印度尼西亚人及一部分美拉尼西亚人。可见,古越族和南岛语民族之间具有渊源。南岛语民族应起源于我国东南沿海。
(一)相似的器物。除了戉的广泛使用之外,最鲜明的便是印纹陶的使用。在靠近中原的太湖流域、到武夷山—南岭以东以南的沿海区域,都曾经发现出土了印纹陶器。这一类的陶器有明显的寰底、圈足的特点。在菲律宾史前遗迹中,如卡拉那、塔邦、諾瓦列加,发现的陶器以圜底器为主,部分圈足器,以罐、钵为主,器表装饰多几何形状的花纹。印尼群岛的新石器文化中,刻划、戳印几何纹样的圜底罐、钵也是代表性的器具,且较晚于我国东南部原始土著文化。
(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证明。古人类学家在对东南百越地区先秦时期遗址中发现的人骨遗骸的综合研究发现,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闽侯昙石山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人骨的种族特征非常鲜明,即长颅、低面、阔鼻、低眶、突颌、身材矮小。该类型居民在先秦时期主要分布于今浙、闽、粤、桂等沿海地区,与古越族的活动空间基本吻合。而且,这类型人的体特征与东南亚的印尼人、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亚人等南岛语族土著人群比较接近。
(三)古代文献的记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楚)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由《史记》可以分析,一部分的越人可能最后辗转漂泊到了现在的马来等地。
但是,生活在古代的原始人是否有能力远渡重洋呢?
《物源》中讲到:“燧人以匏济水,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颛顼作篙桨,帝喾作柁橹,尧作维牵,夏禹作舵,加以□碇帆樯,伍员作楼船”。《论语·公冶长》中有:“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桴是古代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即独木舟,而有段石锛就是制作独木舟的重要工具。1984年,山东荣城发现的远古时代莱夷人制作的独木舟。该独木舟长3.9米、中宽0.7米、两端宽0.6米,舟舱有原木刻成的两道隔梁,形成三个小舱,深0.3至0.4米。经模拟试验表明,该舟的木质浮水量大于舱室盛水量,即使舱中灌满了水,也仍可浮于水面。此外,舟中还发现一根已残成三节的长木棍。学者推算,它可能是用来支撑风帆的。此舟沉没年代,应在距今5000年以前。在我国南方,水网密布,各地区的舟船都是相当的重要。有先民利用段石锛制作独木舟用来进行水上活动。而各地区同时期出土的独木舟、船桨等器物也说明了在古代我国先民已经具有了非常良好的航海能力。
五、总结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重点。从考古层面和文化层面来看,南岛语民族和我国古代的越族之前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越族这个具有辉煌历史的古代民族,在我国的历史上创造下了不少的奇迹,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越族作为一个地域广大,但是具有文化同一性的民族,在考古学界一直是作为考察的整体。在研究南岛语民族的起源问题上,更应该将之作为统一整体看待,以整个古越族生活区域为范围,一起去找寻曾经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彭林.文化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周幼涛.试论百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J].绍兴文理学院报,2003(6).
[3]王文光.越研究三题[J].云南社会科学,1994(1).
[4]林惠祥.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J].考古学报,1958.
[5]钟礼强.略论昙石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关系[J].东南文化,2003(6).
[6]吴春明 曹峻.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的四个误区[J].厦门大学报,2005(3).
[7]吴春明 陈文.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闽台说”商榷[J].民族研究,2003(4).
[8]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J].南方民族考古,1987(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