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电视新闻如何设置“悬念”

时间:2024-08-31

张振中

摘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规律上看,绝大多数受众在收看新闻时,普遍有“猎奇”心理。一段带有“悬念”感的内容,在激起人们好奇心的同时也会吸引大家继续看完。那么制作电视新闻应当如何设置悬念,在哪里设置悬念,设置什么样的悬念,这就是本文将要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悬念设置;节目制作

一、标题悬念

1、突出亮点法,就是把此次报道内容最吸睛的部分放在突出的标题位置,让受众直接接触到最关心最关注的信息。比如央视新闻联播曾播出一篇脱贫日记:山西:“绣花”功夫“枣”脱贫,讲得就是山西吕梁山区通过种枣带领群众脱贫的事件,标题中让观众明白了当地脱贫的产业是枣,“绣花”功夫四个字则表达了此次脱贫工作的艰难和细致,让人很想看看到底是如何“绣花”的。

2、抛出问题法,有时候,简单的一个疑问句抛出来,很容易让受众产生一连串的思考,从而激发大家的观看兴趣。

3、巧用修辞法,就是利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一系列修辞手法来引起受众关注。之前《邹平新闻》栏目组记者做了一条五一劳动模范标兵刘海军的稿子,题目写的是《刘海军:兢兢业业 铸就无悔青春》,编辑审片时改为《刘海军:兢兢业业搞检修 勤奋快乐讲奉献》,后来值班编审改为《刘海军:检修岗位上的“螺丝钉”》,把螺丝钉和检修岗位巧妙联系在一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刘海军这个人有着小小“螺丝钉”一样的奉献精神。

二、导语悬念

1、增强紧张感。一个细节,一个场景,或是一段对话,加快节奏,制造悬疑,使人紧张,很容易引起受众的惊奇与疑惑,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2019年,滨州新闻曾经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导语是这样写得“机器声轰鸣,吆喝声不断,其中还夹杂着几声哭喊,昨晚11点左右,在邹平县高新街道小果村附近,近百人聚集在这里,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几句话就勾勒出一幅让人紧张又疑惑的画面,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原来,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不慎掉入了村头的枯井中,消防人员和村民们在合力营救老人,最终老人被成功救出,受了点轻伤。这条新闻一开始,就将一幅紧张的场面展现在受众的眼前,使大家的心一下就悬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后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2、反常的矛盾。悬念,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在导语中出现矛盾,就会引起心灵上的冲突,这些导语看起来似乎有矛盾,令人不敢相信,但这正是记者刻画的发力点,从违反常规的现象或结果入手,突出事件的特别之处,引起观众兴趣。

山东新闻联播曾经播出过一条节目,标题是《循环经济使济钢实现全国同行成本最低》,他的导语是这样写得“制冷不用电,废水零排放,火力发电不烧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您相信吗?这一切,济南钢铁集团都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循环经济。”这条消息后来获得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其实就是讲得企业废物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的做法,但这条新闻的成功就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导语和由头,以及由这个导语和由头带来的悬念。

3、奇趣的故事。观众大都有一种天然的故事情结,喜欢讲故事,也喜欢听故事。这种心理,反映在新闻上,就是对有趣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心理的注意力极易被吸引在这上面。因此在导语中用富有悬念、较为奇趣的新闻故事来逗引观众,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正文悬念

做新闻的经常讲,标题是一句话式的新闻,那么正文则是详细内容。正文部分是整个传播内容的细节所在。而在这一个个细节当中,如果编辑记者能够用心用脑的去找到其中的联系,进行一些悬念的设置,不仅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也可以让受众更容易接受和喜欢。中央电视台有一档栏目叫《社会与法》。栏目的镜头都是警方的第一手资料,事件也大多是一些比较离奇的案件,但播出效果并不理想。而江西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传奇》的法制栏目却反响强烈。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传奇》完全是录制的《社会与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社会与法》基本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记录播出,而《传奇》在录制后,是将播出顺序重整,按照事件的进展设置悬念,重新组合,就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1、 倒叙式。如果一个新闻事件的开头平淡无奇,那我们何不把最吸引人的结果放在稿件的开篇呢,通过打乱顺序讲故事,抽丝剥茧引出过程。

2、错觉式。一般一条电视新闻的画面出来之后,观众大多会有一个思维定势,认为下面解说的内容会怎么说怎么说,但我们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解说词偏偏就不是这样的,这样让观众产出一种强烈的错觉,吸引他们继续看下去,这种悬念的设置方法,在稿件的局部比较适用。

3、落差式。落差就是通过明显的对比让人心里難以接受。之前6.5世界环境日期间,滨州新闻做过一篇新闻稿件,讲了一个城里学校的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感受乡村的环境,临行前,老师给孩子们描述了乡村美丽的环境:有小溪,有小与,绿树成荫,蜂飞蝶舞......孩子们都非常兴奋,急不可待的出发了。然而到了以后却发现,小河已经干涸,垃圾乱堆,臭气熏天。借着孩子们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老师告诉孩子们: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不用塑料袋,或许这条小河还会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将社会题材的新闻做成主题报道,这种落差式的方法是比较适用的。

结语:

之前,悬念大多被用于文学作品中,其实电视新闻完全也可以借鉴,用悬念去吸引观众。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但客观事实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上,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让新闻更能贴近群众的心。

参考文献

[1] 李晓芳. 电视新闻节目悬念设置探析[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55-58.

[2] 王卫萍, 高建平. 浅谈电视新闻如何做好标题[J]. 新闻实践, 2011.

[3] 吴振国. 浅议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悬念设置[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 000(009):98-100.

[4] 沈成菊, 吴俊. 美学视域下悬念设置在央视《新闻调查》节目中的应用[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 000(017):18-19.

[5] 李媛. 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与叙事探讨[D].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