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设”的三维内涵

时间:2024-08-31

摘要:“人设”一词本是动漫行业中对人物角色进行设计的简称,近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一个高热度,并且符合消费主义逻辑的“潮词”。在营销策略下的“人设”虽然容易建立,同时也容易崩塌,想要巩固“人设”的运营,就需要灌注塑造“人设”本体的个性。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就是作家个性与其作品主人公的人设相互塑造的例证。以创作者本身的气质、个性去浸染某一凸显特质,变成“人设”后所凸显的是熔铸了情感的人物设定。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力量来源进行解读,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消费主义文化带来的身份焦虑。

关键词:人设;个性;《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人设”之于二维和三维的不同效用

“人设”原本的内涵是指,在绘制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人物形态的基础描绘上,还需要加入代表人物特征的细节,这个细节可以是发型,衣服饰品,或者符合情境的着装等。比如,一个小男孩在教室上课的动漫场景中,在构建了基础的人物图像后,为了使人物更加贴合剧情的发展,还需要加入人物的头部、身体等部位的正面、侧面、背面等多个不同的角度的动画效果,该人物的着装也必定符合校园这一主题,时用眼镜、文具等物品来增加场景的完整性。可见,人设一词最初使用的场景是动漫等画面制作领域的专业用语,而后在传播的过程中,融媒體所带来的信息的爆炸,使得各行业的专业词也有愈多的机会被热词化,结合当下网络热点和趋势,又加之诸多前缀 而成为的网络热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设的语词范畴和语境也逐渐扩大,并发生了一些改变,有着向常用语转变的倾向。

然而融媒体本身带有消费主义的符号和营销算法,“人设”进入网络热词后,不可避免的被作为一种呢营销宣传标语出现。所以,“人设”在动漫和融媒体这两个领域中,根据各自领域的特点发生了不同的转向。在动漫领域表达的是二维画面的三维投射技巧,而在融媒体领域中常常被放大为某人某物的显著特征,具有消遣性和随意性的特征。从这一层面来看,这是传统概念在消费主义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新延续和发展。

但是,网络营销中的“人设”可以被构建,却更容易“崩塌”。

可以看出,不论是动漫还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设建设,起初的出发点都在于构建角色,或者说是增强身份认同感。而不同的维度的使用方法使得这两种人设构建的效用完全相反。在动漫产业中对角色进行的人设,因为其处于二维空间中,多角度和多细节的人物设定是有必要的,这使得一个扁平动画产生较为完整和立体的特效,而三维空间中的人类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人的一生中与无数群体发生关系,与不同群体交往时身份也不同,就形成了不一样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会随着年龄、职业等的改变而不同。所以网络媒体中的人设塑造虽然暂时可以达到新鲜度、高热度的功效,但一方面,人作为生动、丰富且立体的三维生物,其某一特征面的扩大必然会遮蔽其他多面的特质,丧失了多彩性。另一方面,网络媒体所构建的人设往往遵循着消费主义的逻辑,与动画人物设定的丰富内涵和精巧细节相比,媒体塑造的人设往往只具有符号价值,禁不住推敲,极易崩塌。

那么将这两个不同维度塑造人设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择其优弊,也许可以巧妙的应用到作家创造作品人物“人设”中。其实,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过程相比上文所提及的两者,更加漫长并且与创作者有着更紧密的联系,饱含着作家自身个性和情感。在人物成形,与读者相见之时,又必须接受一个“他者”的审视,这其中就是读者理解和再解读了。

下文将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中“我”这一形象的人物设定,即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创作视角和读者受众的他者视角,以便更加深刻的了解“人设”一词的丰富内涵和恰当的用法。

二、伍尔夫对于女性身份的解构与建构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其《一间自己的房间》更是被推举为最为经典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之一,充分展现了女性主义文学的独特魅力。

文学创作中不可避免会加入创作者的主观和感性,情感在其间所发挥的作用与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艺术作品有灵魂,那无疑是天才艺术家所倾注其中的情感,因为绘画起先承担记录的功用,在近现代被相机、录影替代,科学技术使得图画记录交由更加精密和清晰的机器,但是这并不会使得绘画艺术有丝毫的消褪。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在机械复制时代里总归是保留了下来,甚至搭乘着科技的列车发展出新的艺术形式。可见情感在其中的作用,远不是任何更科技更精巧的机器可以替代的。

情感是不可替代的,而创作者的情感也是有迹可寻的,那就是作家的个性。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艺术创造,人都是主体创作者,那么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的个性理所当然的被带入创作的过程中,直至融入作品中。

首先,个性在广义上讲,指人的能力的心里特性。而狭义上讲则指人的气质和性格。[7]任何一个创作者的个性都是在其独一无二的成长环境中慢慢形成的,而这个成长环境会有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影响,每一方面在不同时代造成的影响又深浅不一。所以说,每个创作者都有他独特的个性,并且其个性可能不仅仅是一面的,而是多面又复杂的。那么在进行创作活动时所带入的就不仅是创作者的灵感,还具有丰富的创作者的气质、性格等各方面的心里特性所形成的个性。

不得不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极易被创作者所渲染的精神生产活动,这种渲染在创作过程中是无意识的,但是却能够造就文学作品独一无二的魅力。所以在分析《一间自己的房间》时,对创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伍尔夫作为20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锋,她的个性和情感充斥着一个优秀女性主义者的先锋性和独特性。而这样的特质分别来自于伍尔夫对于女性身份的解构以及重建,并且她所采用的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同样面对女性长期被失声的境遇,伍尔夫清楚地认识到女性身份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她独特的个性使然,所采取的方法是:以退为进。一方面,不同于激烈的女权运动、女权主义,以期在短时间内改变女性境遇,争取妇女权利。伍尔夫认为最重要的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唯有所有女性都被唤醒,女性的阵营团结一致,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为自己的不公而发声,女性主义思想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另一方面,伍尔夫以笔为戈,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女性主义文学中寻找女性归属,用女性文学挑战和解构男性话语的“逻格斯”,以此建立一个独立的女性角色。

“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1]伍尔夫认为这是建构女性身份的两个重要条件。其一是经济,“五百英镑”,没有经济作为强有力支撑条件,女性难免会变成经济掌权人的附庸者,而依赖于掌握经济权利的男性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女性知识的欠缺、见识的贫瘠、意识的空洞,那么女性身份就很难真正独立起来。其二是空间,“一间自己的屋子”,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让女性完全专心又独立的创作空间,而不至于被强制义务和过度压抑的女性生存境遇消磨意识。只有在一间自由的空间内,女性创作者自主调动自身的创作才能,才能真正创作出独立而有意识的女性文学。建立在稳定的创作条件和独立的创作空间上的女性文学,才能唤醒更多的女性,建构起坚实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女性主义意识。

三、“我”人设的建立与伍尔夫的相互塑造

《一间自己的房间》成为经典作品的原因,其一是因为作为创作者伍尔夫个人独具魅力的个性融贯于作品之中,其二是因为小说中作为第一视角“我”这一角色“人设”的成功塑造。

首先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极其坦诚的说明了“一间自己的房间”这一题目的本意,是为了谈妇女与小说,题目开宗明义。伍尔夫在对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题目表达观点时,采用的是一种以退为进式的表述方式,“我理解,我應该永远也不能履行一位演讲者的所谓第一责任——在一个小时的谈话之后递给你们一个纯粹的真理的天然金块,包在你们笔记本的页张之间,永远的存放在壁炉台上。我所能够做的,只是在一个次要的问题上向你们提供一种见解。”[1]488在这之后表明自己对于这一争议性题目的非正面的见解,“不管怎么说,当一个题目极具争议性—有关性别的任何问题都是如此—这时也就不能指望人们说出真相。”[1]488当读者第一次打开这部作品,还未见到主人公的情况下在作家的自述中就已然悄悄建立起一部分对作品人物的首因。所以本来作为伍尔夫个人的个性——坦诚、谦逊、和煦、逻辑严密已然跃然纸上。

当不得不正面谈妇女与小说时,伍尔夫思索着这样的题目,“让它在我的日常生活内外运转”,[1]488由此展开了以“我”的视角和行为以及思考的故事来带动读者,并且表达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需要具备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经济条件,此外还需要一个雌雄同体的睿智大脑,以及女性创作的正确精神空间。[6]25如果没有读过《一间自己的房间》,兀地看到这样的结论会有一种空中阁楼的感觉,但是凡认真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不论何时何地都会从伍尔夫缓缓流淌的文字中感受到她对女性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深刻思考。

伍尔芙在文学创作中十分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她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印象记录下来,来揭示内心活动的本质。伍尔夫笔触下的“我”,爱文学、爱生活、爱思考、爱尝试,她的每一次对于文学的渴望,对于生活场景细腻的描写,以及一次又一次对或大或小事情的自我思考,还有一次次对于不可能的挑战,尽管世俗是不容挑战的,她也总是尝试。

这些共同塑造出了与伍尔夫的个性、气质极其相似的虚拟人物——“我”。如果说“我”的“人设”是爱思考睿智大胆又细腻的文艺女性,那么这样的人设得以鲜活的灵魂在于伍尔夫作为创作者灌注于作品中的本体的个性。如果想要了解伍尔夫对于女性主义的独特性,那必定要熟读她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中的特定人物,尤其是这个特定人物所具有的某些特性,正是创作者个性和情感的糅合。一本书的发行大多比一场上千甚至上万的演讲所产生的影响和启发来的宽泛和深远。

四、经典作品之于身份焦虑的治愈

网络媒体的受众对于“人设”的态度大多不在于分辨“人设”的真假,而在于主观的喜欢与厌恶。当下人们表达自我和企图被人认知的时候都可以利用“人设”进行快速建构。但“人设”是一个将人“降维处理”的标签,这样的标签可以使身份的认同变得简单,[8]从而成为了速食文化氛围中有效沟通的代码,迎合了当下媒介信息碎片化的特点,能够快速的展示自己,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像是只有表面的二维作品,使人本该拥有的立体型和多面性大大地被削弱了。

除了作为营销手段的“人设”,大众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经常出现的“人设”,都与消费主义背景下的身份焦虑不无关系。然而身份认同并不是简单的某一夸大式的特性可以囊括的,作为创作者,即使是普通的观者、网络使用者,首先应该厘清自身,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本体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塑造社会角色的过程中把握自我。正如文学或者艺术作品中,“人设”的中心在于“人”而不在于“设”, 在于内在本质而不在于虚妄的表面。

这种消费主义下的身份焦虑,可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通过对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人设”的解读,厘清了创作者对人物创作的情感,以此帮助读者在消费社会中更好的进行独立判断和自我认知,从而合理利用人设建构熔铸自身个性的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随笔全集[M].乔继堂,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5.

[3]廖丹丹.从艾玛·沃特森的 He For She 运动演讲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子》看女性独立的意义[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10).

[4]岳珂珂.浅谈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女性主义[J].现代交际,2019(14):85-86.

[5]曹卉.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一间自己的房子》[J].鄂州大学学报,2018,25(01):58-59.

[6]祁丽君.女性身份的解构与重建——解构主义视角下解读《一间自己的屋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23-25.

[7]谢淼. 从角色到“人设”[D].吉林大学,2019.

[8]奉双全. 论艺术家的个性与情感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6.

作者简介:汪静(1996.4—),女,安徽省合肥市,汉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西方美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