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论严羽“以禅喻诗”的系统性

时间:2024-08-31

雷相儒

摘要:通过对严羽在《诗辩》中运用的 “识”、“第一义”、“直截根源”等禅语的探讨,可以看出严羽的“以禅喻诗”说颇具系统性。严羽的“以禅喻诗”说从“识”开始,引入“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的学诗标准,又经禅家的“大小乘”,带出对诗歌评价“第一义”、“第二义”的描述。通过对严羽“以禅喻诗”的系统性的探究,可以对严羽的文论思想有一个清晰的梳理。

关键词:以禅喻诗;诗歌;系统性;

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仆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论。其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李杜复生,不易吾言矣。”①这段话概括来说,是严羽认为自己的《诗辨》是第一篇系统地提出“以禅喻诗”的文章。

严羽的“以禅喻诗”具有系统性这个观点已经得到目前学界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如张少康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中肯定严羽的诗禅说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认为其“以‘妙悟为中心,分别阐述了‘识、‘第一义、‘顿门、‘镜花水月等五个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基本要点。这些都是佛学中术语,严羽借此来比喻说明诗歌创作和鉴赏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他不是将诗纳入禅宗的理论体系,而是以诗歌美学为中心,灵活地运用这些禅宗术语以求说得诗透彻。”②而周裕锴在《<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和诗学旨趣新论》一文中,从“妙悟——以禅喻诗的形上等级制”、“别材别趣——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取喻”、“兴趣——尚意兴、问兴致的写作趣味”、“羚羊挂角——语言文字在表意方面的澄明性”等方面对“以禅喻诗”的隐喻系统作一番考察。

严羽“以禅喻诗,莫此亲切”的诗学主张,以禅理比喻诗理,指出了“诗道”与“禅道”在“妙悟”上,是相通一致的:“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他的诗学理论,一部分是对已有的诗学论述的总结、概括与系统化,在中国诗学理论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严羽“以禅喻诗”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围绕单个范畴的讨论具有系统性。首先,严羽在开篇提出学诗者要注重“识”,但是“识”并不是手到擒来的,严羽将获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如《诗法》云:“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枯来,头头是道矣。”③其次是关于“识”的对象,严羽明确指出:“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④所谓“安身立命处”就是诗歌最突出的特征。综上,围绕“识”,严羽探讨了“识”的重要性,详细说明了培养“识”的步骤以及对“识”的对象的见解,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其次,严羽将借来的禅学术语运用到诗歌批评中,并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严羽首先强调“入门须正,立志须高”⑤。对于何为“正”、何为“高”,严羽用佛家术语来说明诗歌的品级之分:“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已落第二义类。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者,曹洞下也。”⑥由此可以看出严羽划分诗歌优劣的标准在于“悟”的浅深。因为汉魏晋诗歌是“不假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诗歌是“透彻之悟”,所以汉魏晋盛唐诗歌是“第一义”,而大历以后的诗歌已经落入了“第二义”;除此之外的“一知半解之悟”,不再是“第一义”了。如严羽所说,学汉魏晋盛唐诗歌是“临济下”,学大历以还的诗歌是“曹洞下”。至此,严羽将“妙悟”、“悟”和“第一义”、“第二义”、“临济下”、“曹洞下”联系在了一起。

严羽认同盛唐诗歌的“透彻之悟”,认为其审美特征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⑦,形容其妙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⑧。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严羽按照“悟”的浅深,借鉴禅宗的等级划分,条列出诗歌的高下,并引用禅语来形容优秀诗歌的审美特征。学诗时,在“识”之后便是以“熟参”、“活参”为读书方法,从“第一义”诗歌开始,充分体会诗歌妙处。严羽称这一整套学诗方法为“向上一路”、“直截根源”、“顿门”和“单刀直入”。就这样,严羽所运用的主要禅语环环相扣,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系统。

综上,严羽的“以禅喻诗”说作为一种论诗手段发展到严羽已经成熟,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在对前人诗禅说的繼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开启和影响了之后的“以禅喻诗”说。

参考文献:

[1]周裕锴.《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和诗学旨趣新论[J].文学遗产,2010(2).

注:

①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51页。

②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③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31页。

④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73页。

⑤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页。

⑥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1页。

⑦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6页。

⑧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6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