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文星辉
摘要:原本奉行对中原修好的高句丽平原王,积极的同隋朝建立亲密的外交关系。然而听闻隋朝降服突厥、灭亡南陈后,转而采取对隋“拒守”方针,直接造成丽隋关系的紧张。继任的婴阳王对隋外交的反复与敌视,更是招致了隋朝对高句丽的四次征伐。丽隋交恶,不仅深刻影响两国的命运,更是促成了东北亚局势的大变化。
关键词:高句丽;隋朝;平原王;婴阳王;丽隋外交
一、平原王对隋外交由“亲”变“拒”
在同中原各政权的交流中,平原王起初尤为重视丽隋关系。根据史书记载,平原王在连续四年间向隋朝遣使朝贡次数达到七次,“遣使入朝”无论在次数还是在频度上均超过了对北齐(三年三次)、北周(一年一次)、南陈(六年六次)等政权的交往。特别是在隋开皇三年(平原王二十五年、公元583年),高句丽遣使朝贡次数达到三次。然而隋朝灭陈的讯息传入高句丽后,却转而采取“拒守”方针。其实,平原王对隋态度的转变早有端倪可循。
其一,自平原王二十六年入隋朝朝貢至平原王谢世的五年间,高句丽未再对隋朝贡,转而于平原王二十七年向实力弱化的南陈朝贡。《隋书》载:“(开皇四年)壬午,突厥沙钵略上表称臣。”东突厥作为北方草原的霸主,在隋初立之时便“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然而,主导同隋开战的沙钵略可汗于公元584年上表称臣,这也宣告了北方草原民族侵隋的失败。因此平原王认为有必要同江南的南陈政权联手反制隋朝进一步坐大,向南陈遣使朝贡。
其二,笔者在参考《三国史记》平原王条目中,发现了一则自然现象的纪事:“二十三年,春二月晦,星陨如雨”。平原王二十三年二月,即公元581年2月,正是隋朝代周建国之年月。关于“星陨如雨”的兆相,《公羊传》中分析“星陨如雨”的意蕴为“记异也”。汉代刘向称“陨者象诸侯陨坠,失其所也。”概括来看便是诸侯丢失国家的凶兆。在隋朝建立年月,“诸侯失其所”的不祥之兆发生高句丽,平原王则很有可能对隋朝产生戒备之心。
平原王实施“拒守”方针后,隋文帝随即做出“赐王玺书”的反应,对平原王的所作所为充斥着不满。在接受隋文帝诏书后,平原王大为忧惧,虽欲遣使入隋,奉表陈谢,但因于当年十月离世而未能实行。
二、婴阳王对隋外交的反复与敌视
为打破隋与高句丽外交的僵局,同时与高句丽继任的婴阳王建立良好关系,展现上国宽宏大量的风范,隋朝率先抛出和平的信号。《三国史记》载:“(婴阳王元年)隋文帝遣使,拜王拜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辽东郡公,赐衣一袭。”即位后的婴阳王起初深谙其道,面对隋朝主动的册封,顺势改变对隋“拒守”方针,采取恭顺的态度:
“二年,春正月,遣使入隋,奉表谢恩进奉,因请封王,帝许之。三月,?封为髙句丽王,仍赐车服。夏五月,遣使谢恩。”
“三年,春正月,遣使入隋朝贡。”
“八年,夏五月,遣使入隋朝贡。”
由史料来看,隋文帝基本满足了婴阳王的要求,婴阳王也表现出将隋朝奉为宗主国的态度,隋与高句丽看似恢复到正常的宗藩关系。不料,在婴阳王九年(公元598年)“王率靺鞨之众万余侵辽西”,将隋与高句丽正常的外交关系降至冰点。从史料记载来看,此次参与辽西军事行动的是数量万余的靺鞨军队,并非高句丽军本队。婴阳王统领靺鞨军团发动侵袭,宣示了高句丽是统领着东北诸族的主人。
婴阳王深知本国与隋朝实力间的巨大差距,随即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臣服于隋朝。隋文帝“于是罢兵,待之如初”。那么婴阳王是否真心事隋?并不是。首先,在同隋文帝和解后至隋灭亡,仅有婴阳王十一年“遣使入隋”的记载,基本停止了对隋遣使朝贡。其次,隋炀帝于大业三年北巡东突厥时,在启民可汗处发现了高句丽使者,引起隋炀帝的戒备。另外,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诏书中,直截了当的指责高元“亏失籓礼。”
婴阳王在位前期对隋采取修好方针,后期则延续平原王末年的“拒守”之策,呈现反复和敌视的态度。以平原王二十八年的“契丹别部出伏等背高丽,率众内附”和婴阳王年间发生的“炀帝初与高丽战,频败其众,(靺鞨)渠帅度地稽率其部来降”两个事件为例,倘若婴阳王真心事隋,必定会造成东北诸部纷纷脱离高句丽的控制投向隋朝的情况。同时对隋的“低姿态”也会极大地削弱其在国内的影响力,这也是婴阳王不想看到的结果。
三、丽隋外交恶化导致高句丽内外剧变
(1)国内民生凋敝、外部环境四面楚歌
平原王、婴阳王在位期间的对隋外交,深刻影响了高句丽的政治安全。平原王出于对隋的畏惧,实行迁都。迁都虽然是为了更好的抵御外部军事威胁,但迁都本就是一件极为繁杂的工程,不仅劳民伤财,更是给国内增添一股不安感。从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檄文来看,高句丽婴阳王统治期间爆发了一系列内政危机:不仅“法令苛酷,赋税烦重”,同时常年的战争导致人民没有侍奉君主的意愿,官吏竞相贿赂不理民事。此外高句丽的军事行为导致百济、新罗争相遣使入隋请兵攻打高句丽,使得高句丽周边安全陷入了全面危机。
(2)婴阳王旁系建武继任王位
继婴阳王后接任高句丽国王的是荣留王高建武,婴阳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接替国王之位的不是婴阳王的支系而是旁支的兄弟,笔者推测这与高句丽政治势力交替的结果有关。长期的隋丽战争,导致高句丽综合国力急剧下降,此时国内主张亲和中原的政治势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正是由于婴阳王坚持对隋敌视,而同为王室成员的高建武则主张与婴阳王截然不同的修好中原的态度,符合亲和派的政治利益,因此被推举为王的可能性很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句丽平原王、婴阳王采取对隋外交呈现反复与敌视的方针,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既萌生隋朝窥视高句丽的不安全感,也存在着高句丽国王为巩固统治的目的。总体来言,高句丽对隋外交是彻底失败的,不仅使国内蒙受战争创伤,导致国内政治更为混乱,同时高句丽反复敌视中原王朝的外交也给了隋朝后继者的唐朝讨伐高句丽的口实,最终造成了高句丽的灭亡。
参考文献
[1]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M].孙文范校勘.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华阳.论高句丽平原王的外交策略[J].东北史地.2014(06)
[4]董健.隋朝初期隋丽关系研究[J].黑河学刊.2019(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