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思想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4-08-31

摘要:经历了上千年历史演变至今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在未病先防、已病治疗、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西方体育思想的冲击,如何在社区中引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成了一大难题。本文拟通过调研,分析如何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应用到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提出建设性、实践性强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社区体育;中医视域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在中国古代养生学说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目前多种体育活动与健身方法的总称[1]。这些活动和健身方法,结合了传统中医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逐步形成了集医学保健、体育养生、医学与体育为一体的系统与实践,它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吐纳、导引、推拿按摩、长拳、太极拳等各种徒手练习方法和骑马射箭、狩猎划船、蹴鞠踢毽等借助器械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2]。在现阶段高压力,高节奏的生活背景下,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日趋强烈,全民健身已成蔚然,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思想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对国民体制提升有着积极地影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潮流。

1 以健身气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现状

中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了古代中医药学、哲学、宗教等学科影响,形成了一种属于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传统体育养生是传统体育与传统养生的交叉产物[3]。自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以来,以健身气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根据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9-2021年)》,预计到2021年,健身气功中心的站点将辐射全国,将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建立达1000个中心站点,新建5000个以上的健身气功站,气功的习练人口将预计增加100万人;此次规划还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立起气功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形成涵盖国家体育总局与省、地、县级健身气功项目的总体数据与信息管理服务体系[4]。

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面临的挑战

2.1 场地受限及经费短缺

中医养生传统保健运动在社区体育发展中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社区体育场地匮乏,部分省市城市的社区可能连公共体育场所都没有。经费短缺情况下,人们对中医养生传统保健运动的热衷度降低,影响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推广与传播

2.2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节奏快能短时间见效的现代体育项目,而传统体育养生更偏重于以静养神,精修新本,容易被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所压制,成为无法与现代体育项目相抗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

现代快生活对快运动的热忱,传统体育养生被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所不推崇,加之高校开设相关传统体育养生相关专业少之又少,要想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融入广大人民群众中,既需要有相关的传授者,又需要相应的指导者,没有政策支持和价值导向无法开展。

2.4人民群众的自身能力

人民群众的修身养生意识与能力各有不同,对体育养生文化理念的理解和应用也各有不同。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对象具有复杂性、差异性,在调查研究和应用推广过程中,接受力各有不同,给研究工作带来了难度。

3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的途径

3.1 “一带一路”背景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国外友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打造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示范单位,搭建文化传播平台[5]。以沿线孔子学院加大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宣传力度,再将成功经验在国内宣传,借助国外发展带来的机遇刮起一股国民传统体育健身热。

3.2 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推广宣传、线下活动赛事相结合的平台体系,发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品牌效应,借助健身气功的传播契机,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融入社区,遍地开花,从而促进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

3.3 借助广场舞带来的契机

在“全民广场舞”背景下,在广场舞中融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元素,凭借全民对广场舞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契机,高校培养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传授者,政府支持指派相应的指导者,让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成为如广场舞一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

3.4 时代发展带来的契机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整合“医养结合”和“医体结合”模式,在政府引导,借助健康管理师指导,在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相关体育机构共同干预下,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方法贯彻于广大社区居民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康复的全过程中。

经过数千年岁月洗礼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人民优秀文化遗产的瑰宝,利用时代发展带来的契机,政府参与,政策支持,各种机构干预,健康管理师指导,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社区体育中推广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將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郑金玲,胡文梅,贾爱明,张红,吴庆连.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医药教育现状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7(9):81-83.

[2]胡期丽,刘维蓉,张鹏飞,陈耀辉.中医院校中医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9(6):68-70.

[3]孙亚,秦亚男.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武术研究.2019(8):106-108.

[4]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体育总局健身气功中心关于印发《健身气功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EB/OL].http://www.sport.gov.cn/qgzx/n5402/c910872/content.html.

[5]潘挺.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外传播途径的研究[M].硕士学位论文.2019.

作者简介:杨芳:1984-1,女,四川广安,汉,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项目管理方向,西华师范大学。

项目名称:西华师大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7TC010)“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思想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