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备课与预设”的思考

时间:2024-08-31

闫宏伟

备课就似乎像一条去旅游的路線,一路的美好风光,各人随自己的个性、爱好,去观赏去选择。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少充斥一些我们给予的东西,学生反而能创造出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应该是预设教案的实施者,应该是驾驭教案的课堂智慧开发者。为此,在“备课与预设”方面应做到:

一、备课应做到“四备”

备课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因此,课前备课应做好四备。

1、备课应备“可能”。教师在备课时要熟悉时代精神和学生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设、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地多把学生考虑在内,应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这也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将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设,并预设应对方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2、备课要备“轮廓”。现在备课,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设计课堂环节上。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只要备环节的安排、活动的组织等大体轮廓,而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3、备课应备活动“空间”。40分钟是一节课的常数,而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问题应在考虑之列。在备课时,应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情况,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从思路上整体把握,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克服程式化设计,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4、备课应备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教具、多媒体课件制作演示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

二、预设应注意“四要”

预设是必要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预设要适度,要留有空间。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情境要简,不宜繁。教学情境不宜过繁,要尽可能使情节明快简洁,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讨论。若情境过繁,使学生纠缠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浪费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率。对于情境设计要进行精心考虑、必要剪裁、适当提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环节要少,不宜多。环节不要太多,这既有利于教师操作调控课堂,也有利于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若环节太多,会使学生产生压力与焦虑感,教学时经常变换,会使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难以跟上。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也会陷入满堂灌、注入式的泥潭。具体来说,教学设计在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序化,以便能够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3、流程要缓,不宜急。流程设计不宜过急,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留给师生足够活动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意识。而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流程。教学流程可以随时灵活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激活课堂。使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若流程安排过急,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程式化的过程,不利于生成式教学。

4、练习要精,不宜多。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首先,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对比练,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明确“备课与预设”的关系对“备课与预设”的思考

备课与预设教案是不同的两回事。备课,是对讲课内容和学生情况了解驾驭的过程。备课的结果和需强调的内容可以写在备课簿上即教案,也可以记录在卡片上(备忘),还可以写在书本的边角处。我们知道,上课是一定要准备的,不备课上不好课,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写出教案上不好课”。其中的道理有:其一,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交流的过程,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教案编写得再详细,也只是教学实际过程中的一种设想和计划,是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准备和基础。其二,教案不是剧本,不需要设计好师生的对话;教学不是演戏,学生不是群众演员;上课不是背台词,更不需要配“对白”。其三,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案只是预设,如果过于强调预设,按照预设的教案完成的教学也未必是理想的教学。因此,我们认为,教案只是备课结果的一种物化。如果教师习惯于写教案,备课的结果用简明实用的教案表达未尝不可,写在课本上或其他形式也同样管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写在哪里,而在于备课是否深入。至于备课结果的表达形式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没有必要千篇一律。事实上,一个优秀的教师,上课时是用不着边讲课边看教案的。何况,许多精彩的课事先往往是预料不到的。所以一定要突出备课的研究性,才能促进自己真正的成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