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珍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任务已逐渐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整体的改革方向、改革目标也逐渐稳定。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其主要的教育核心也由成绩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思维是会决定学生学习状态以及发展状态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意识,才能够学好语文,掌握语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培养措施
前言: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严格,标准也逐渐提高。作为一名处于现代社会的人才,其不仅要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更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品质以及综合素质。只有素质过硬,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以及工作赋予自己的挑战。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素质教育逐渐深入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领域,成为教师们新的教学准则。高中语文是学生需要接触的一门必修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培养个性思维
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十分重要,是促使学生语文思维稳定发展的主要条件。高中阶段,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初中院校,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以及学习习惯,所以其自身所呈现出的思维特点,认知特点也均有不同。甚至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所呈现出的学习能力,对于知识所能够达到的接受状态也会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面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一定要稳定自己的状态,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学习语文,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
教师自身也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自我提升,自我优化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高中生的年龄层次大多在15-18周岁。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心思比较敏感,很多时候对于文本信息他们会有自己的理解。当学生提出质疑或者突破固定的教学大纲时,教师不能训斥,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大胆创新,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解读视角,进而提高学生的个性思维认识。
(二)激发想象思维
除个性思维外,语文思维中另外两大组成部分就是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夯实学生的想象思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扩散,增强个人的语文思维能力。
现代高中生与传统高中生不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更加的丰富,接受信息的途径也更加的多样。在多样因素、多样信息的支持下,高中生会具有强大的想象力,联想能力。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这一优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借助想象与联想的抽象支撑,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1]。
虽然,高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教材数量有限,内容也有限,但是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素材发挥无限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例如,在讲解《孔雀东南飞》时,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要求学生预习,对文章内容、文章背景形成了解。课堂上,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朗读阅读的方式,唤醒自己的预习记忆,并和自己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在阅读完这篇文本之后,所形成的感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讲出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本篇文章所描述爱情的凄美与真挚。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青春期的理解,分析文章主人公的行为。比如有的学生会认为两名主人公的爱情很真挚,至死不渝。但有的学生却会认为两名主人公的做法并不可取。世界上还有很多比爱情更加重要的东西。并且,在面对父母的不允许时,主人公可以选择反抗,也可以选择共同面对,并不一定非要以死相逼。在學生交流的过程中,想象思维与语文思维的火花会逐渐形成。
(三)提升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倡导以教师为主,而在多年教育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也逐渐适应了这一模式。思维的发展离不开主体意识的形成。所以,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调整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解《过秦论》时,当学生可以了解文章内容,并且也能够掌握文章主旨后,教师可以做出适当的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秦国没有施行暴政,而是施行仁政,那么秦国的结局是否还会如历史一般?”借助这一开放性、拓展性较强的问题,带动学生思维发展,使之站在主体角度上对问题加以解读分析。教师也可鼓励学生成立合作小组,小组内学生和各自收集资料,在共同探讨中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并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强化语文思维与分析能力。
二、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一方面,教师应贯彻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理念中,教师逐渐习惯理论教育,把语文教学变成了说教课。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兴趣,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要做出改变。比如,教师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文学知识竞赛活动、演讲活动以及剧本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开展实践性的操作,提升认识,发散思维。
另一方面,教师应贯彻平等教育的模式。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2]。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是正确的,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为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插上翅膀,为学生的进步提供养分。
结论: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因材施教的角度上,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教师要尊重学生所展现出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想象思维,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也应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结合理论实践提升写作地位,丰富教学方式的途径,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合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将学生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华.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02):143-144+151.
[2]赵伟.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09):70-7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