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石景
摘 要:初中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与一般学生相比,农村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上林县某初中的农村贫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家庭贫困调查表等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初中贫困生在学习、人际交往、认知、情绪等方面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由此,本文从创设心育家教环境、强化学校工作力度、整合“家校社”多方资源等方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增进和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对策建议
一、引言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人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研究工作仍然落后不足。因此,加强对农村初中贫困生进行心理特点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将他们培养成为体魄俱健、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
二、研究实施
上林县是广西28个贫困县之一,选取上林县某初中农村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通过档案查阅、社区走访、问卷发放等方式,对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全面调查与了解。调研期间走访学校5所,访问行政村共计12个,调查对象涉及学校领导20人、教师51人、学生家长103人、学生500人,发放调查问卷共597份,回收576份,其中学校领导及教师占35份,学生家长占41份,学生占500份。
三、农村初中贫困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心理压力
在对农村初中贫困生学习态度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71%的农村初中贫困生表示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但深入研究发现,虽然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学习心理动机并不强,学习成绩也比较低。大部分农村初中贫困生存在考试焦虑、应试能力缺乏、学习适应困难、学习受挫能力不足等学习心理压力。
(二)人际交往紧张
75%的农村初中贫困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较为敏感,在与班级同学、老师、家长等相处过程中戒备心理严重、摩擦冲突频繁。遇到困难和烦恼时,41%的农村初中贫困生选择自行解决,不愿意向家长、老师以及同学寻求外界帮助。71%的农村初中贫困生表示他们在与班级同学以及舍友相处的过程中存在矛盾和冲突,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存在障碍与困难。
(三)自我认知不足
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农村初中贫困生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因家庭贫困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较为严重。12%的农村初中贫困生将自我改变的期望寄托在性格外貌之上,不能正确合理地认知自己。此外,25%的农村初中贫困生对于学业前途过于盲目自信和乐观,缺乏清晰的目标与定位,自我评价过于主观片面。
(四)情绪控制不稳
66%的农村初中贫困生与父母的情感较为淡薄,容易产生偏执、敌对情绪和心理。89%的农村贫困生表示他们经常在网络上寻求心理刺激与精神慰藉,排解孤独寂寞的心理情绪。大部分的农村初中贫困生表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自卑以及焦虑等情绪。
四、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
(一)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不足
农村初中贫困生多为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管教和陪伴,双方之间难以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及人格特征的发展[1]。此外,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父母更多关注的是对子女的智育教育,忽略心育教育,阻碍了他们的心智发展[2]。
(二)学校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农村初中的学校领导迫于升学压力,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经费、专业教师配置等方面的投入不足[3]。缺乏相关制度进行管理和约束,容易导致他们在学习、品行等方面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农村初中的经费有限,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师资培训费用不够。最后,农村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性不强,专业人才资源严重不足。
(三)政府以及教育相关部门的措施和机制失当
长期以来,政府以及教育相关部门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升学率作为教学评优及考核的重点。农村初中贫困生因学校、老师、家长及自身的过高期望,更容易在学业中产生心理问题和压力。政府以及教育相关部门缺乏对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和管理,加剧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五、农村初中贫困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家长需要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氛围
家长不仅需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情绪动态及心理变化。在重视智育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密切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心育家教环境,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学校需要成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岗位设置、经费需求、专业师资培训等工作贯彻落实。此外,学校还需要经常开设学业压力放松训练、人际交往调适、认知能力教育、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专题讲座,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进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4]。
(三)整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多方资源
整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多方资源,使“家校社”形成心理健康的支持预防体系,及时处理农村初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防止问题的负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农村初中贫困生进行专业的心理援助与服务。
六、结语
通过创设良好的心育家教环境、强化学校的心育工作力度、整合“家校社”多方资源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减缓学习压力,拓展人际交往,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控制复杂的心理情绪,从而培养农村初中贫困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华锦,叶正茂,阮恒.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评论,2015(06):102-105.
[2]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農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71-79.
[3]黄圆圆,赖红梅.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100-101.
[4]郑亚楠,王芳.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27):63-6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