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赏识教育

时间:2024-08-31

贾荣 郭宁宁

摘 要:全面推进赏识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必然性趋势。基于此被教育者所广泛关注。对于学生来说,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心理素质的不同,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而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采用赏识性评语、善于欣赏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激励

赏识从本质说就是一种激励,通过赞美、欣赏来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他根据强化物的性质,把强化物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教育者可将赏识教育看成积极强化,给予学生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善于运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往的传统教育,教育者习惯性将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学困生”,这就使得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学困生原地不动甚至一落千丈。为此,教育者应该尝试转变思想观念,多运用赏识性评语。例如,笔者实习的班级里有位女生偏科,语文成绩相当不错,但数学成绩却老是拖班级的后腿。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她的最大缺点是缺乏自信,于是主动找她聊天,她用低沉的声音说:“我数学一直都不好,我觉得很难,也不感兴趣。”笔者说:“不努力一把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其实数学并不难,那些数字符号就像小人一样会跳舞,只要你掌握了要领,你做题就会如鱼得水。”从那时起,上课时笔者总是先让她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评价她时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如,“你的作业写得真认真,同学们都应该向你学习”、“你的解题思路真新颖,可以给同学们讲解一下步骤吗?”等等。月考结束后,女生拿着数学试卷到办公室问笔者:“老师,您认为我的数学成绩还有进步的空间吗?”笔者细看了试卷回答道:“当然,你的解题思路很清晰,步骤也完整。你还可以取得长足进步。”逐渐地,这位女生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举手回答问题时眼睛中充满了自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不再是放弃而是问同学或者拿到办公室问老师。从这件事例中笔者认识到,教育者应该善用赏识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教育者评价语言应该带有特色,用心营造轻松学习的氛围。

赏识教育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自尊心人人皆有,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教育者在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决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教育者的姿态,“黑脸”教训学生。教育者应该要以亲切的态度,用关心爱护的口吻,晓之以理,指出学生所犯错误,说服学生要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教育者一定不能采用简单粗暴、言辞激烈,千万不要使用“你没用”“你没一点出息”“就你这样还不如回家睡大觉”等贬义词,以免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带来抵触情绪和负面影响;绝对不能体罚学生,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必定对老师对学习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以此来表示对教育者批评教育的不满。因此,要尊重学生,一旦使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叛逆心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赏识教育应当尊重了解学生。

赏识教育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学生间总是存在差异的,作为教育者不应该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是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理解学生的差异。不因为他学习基础差而忽略了他篮球打得好,是篮球队主力軍;不因为她画画不好而忽略了她爱阅读、勤写作,时常获得写作大赛一等奖。赏识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充分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能走出教育的误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以赏识作为自己的工作艺术,多多鼓励学生奋勇前进。

“水满则溢,日满则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者、父母的肯定与鼓励。但是在采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切记过度,一旦形成了迎合,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赏识教育应当贯彻适度原则,符合价值观,更要注意把握分寸和限度,要将它与“批评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相结合,学生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

随着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赏识教育中隐含的多项宝贵功能,并且合理运用。我想,乐于学习,争相学习的情形必然不会久远。这将是学生成长之幸,是教育发展之幸。

参考文献

[1]王振铎.用赏识教育唤醒孩子的内心[J].读写算:教师版,2016(31):59-59.

[2]谭志.(2019).赏识教育的意义.科教导刊(电子版)(6),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