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4-08-31

彭毅红

摘 要:依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教师要从单一讲解的填鸭式课堂模式中走出来,不能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为其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更加有效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方式,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学流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提高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使得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因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局限,以“注入式”、“灌输式”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传授知识点,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教学效率根本上的提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提高。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给予尊重和鼓励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进行教学,一味地把一些数学的概念、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已经知道结果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解、消化,这种教学形式并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改善应试教育的弊病,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任务来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例如在进行“100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如“两位数加一位数如何计算?两位数如何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加减法如何计算?”,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进行自主预习、探究,通过自主学习来让学生完成新课程的学习;其次,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态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再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学习,而是自己去透彻的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1]。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抽象性的鲜明特征,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如果以直接讲解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则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吃透数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降低学生数学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促使学生在知识点的学习时可以进行主动探索[2]。例如在“认识时间”一课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熊出没》的片段,展示光头强一天中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准确说出光头强每个活动的准确时间,看到熟悉的动画片人物,此时学生的热情一定会非常高涨,聚精会神地观看。随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向其他学生讲述一下周日一天的活动安排,如“早晨6点50分起床,7点30从学校出发”,通过这样创设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时间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小组合作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師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手中,而教师则需要扮演“指挥组织”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激活学生数学思维[3]。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掌握相关的应用方法,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合理分组,科学分工,鼓励讨论交流,互帮互助,从而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而且通过组内的集思广益,也能够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统计”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下发班级内最近一次的数学测验成绩单,要求各小组寻找出本组成员的数学成绩,将其制作成统计图,并对本组成员的数据成绩加以分析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尝试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维的灵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加强引导启发,科学规划自学流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思维的局限,从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桎梏之中解放出来,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正确方法,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自身的数学学习流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指明方向,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4]。例如,对于“化工厂有一个水槽,共有甲、乙两个水管,分别负责出水和进水,假设甲水管每小时出水3吨,乙水管每小时进水2吨,现在部门人员要将甲乙两个水管同时打开,请问需要费时多长时间才可以将水槽的水全部放完?”这一习题的解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该问题属于工程类问题,需要运用相应高公式去分析,要分析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随后学生利用所学习的方程知识点列出方程并计算出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挥棒”作用,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巧妙点拨与引导启发,科学规划学生自主学习流程,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并通过学生实践操作的形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得学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敬振.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31.

[2]陈虎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氛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104.

[3]董翠玲.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06):95.

[4]何天兰.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分析[J].科教导刊,2014(08):134-1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