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2)

时间:2024-08-31

朱荣敏

摘 要:我们数学教师不应该强制小学生被动思考,要求他们表面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内容,而是要锻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综合实践的能力,鼓励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核心素养形成以后,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通过教学步骤的简化和教学内容的补充,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变得非常顺利,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令人期待。本文具体总结了小学数学课堂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强化方法;核心素养;研究;思考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固化,学生很少有自主分析数学问题的机会,小组合作条件并不充足,因此,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十分有限。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讲课任务,通常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知识的研究,殊不知,他们因此衍生出了严重的抵触情绪,更别提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认知体系的完善了。新课改后,如何改善弊端现状呢?笔者认为,选择正确强化方法是前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是关键,所以下面特意阐述了几点不同看法。

一、分析生活问题,强化核心素养

主动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导入数学的知识点,远比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学生形成了逻辑思维,强化了核心素养,并且产生“数学即生活”的意识,将来更好的解决生活难题也就有了足够的自信。另外,课堂教学与生活情境衔接起来,间接体现的就是数学学科的实用性[1]。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通常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年份大多相同,而月份和日期都很少有雷同,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彼此之间更加了解,还从这个生活话题上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有关年、月、日的猜想,可短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面对知识时提高自主的探究意识。

二、创设相应情境,强化核心素养

小学时期的学生求知欲旺盛,性格过于活泼好动,很难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高的集中,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十分低下。对此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出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2]。如在“长方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放映正方体、长方体的立体图像,从各个面来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均有8个顶点,8条棱长,6个面,体积的计算公式为底面积*高,而可以将正方体看作是特殊的长方体,加深学生对正方体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提升。

三、尊重学生个性,强化核心素养

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教育天平上的重要一员,学生的发展与未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品行和能力是重要的成长元素。同时,学生也是独特的个体,在成长中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教师要在预期这种可能性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铺就道路。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不能“一刀切”,提出“好学生”和“坏学生”的论断。一個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有包容的意识与心态,让学生能够认可自己、接受自己,在发觉自身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欣然接受并及时改正。那么,在处理不同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要在尊重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小学数学教育要尊重学生,也是构建良性师生关系的基础,为了强化教师的认识,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手段的研发。沟通、奖励、合作、项目学习的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数学教育之中。前三项我们都能够驾轻就熟,但项目学习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项目学习是一种目标明确、活动丰富、考察及时的学习活动形式。这一方式能够将个人发展和数学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针对教学目标制定系统化的流程[3]。如“观察物体”章节知识,这部分既要体现数学规律,同时也体现学生自身的感知能力,作为教师可以积极引导,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互动教学目标。还如,在讲解“公顷和平方米”部分内容的时候,计量单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与学生的生活与紧密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加强互动,教师要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将公顷、平方米等知识的学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并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提升互动教学效果。

四、实践代替思考,强化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理论性的概念语言专业且抽象,无法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清晰准确的认识,而一旦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解题便会出现错误,学习也会遇到许多难题。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在开始的锻炼中,教师可以先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会逐渐将形象思维转为抽象能力[4]。如教学“分数”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个正方形的纸片对折,将对折形成的两个长方形剪下,这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会认识到,这两部分是正方形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也就是正方形的1/2。随后再要求他们将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会形成两个小正方形,此时这个小正方形既是长方形的1/2,也是原本大正方形的1/4。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分数是部分和整体之间数量关系的表示。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此时对这一抽象概念的表述会透彻的理解,简化了对新知识的认知,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是小学教学的核心任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充分的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优化,为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琼.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9)88-89.

[2]张志磊,李云.针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强化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03)194-195.

[3]黄子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37):40-41.

[4]任晓峰.探究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8(20):156-15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