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宓蜜
摘要:贫困生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既承担着极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和心理压力。随着贫困生数量的增多,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并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积极心理学则能够有效培养贫困生的积极情绪,锻造他们的积极人格,更好的引导贫困生形成积极心理,为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生帮扶教育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生;帮扶教育
贫困生是学校给予特殊照顾的一个群体,他们面临和承受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极大的影响到贫困生的健康发展和长远进步。随着贫困生数量的逐年递增,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亟待解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帮扶教育则为广大贫困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心理救助和积极心理形成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培养贫困生的积极情绪、锻造他们的积极品格以及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1.贫困生帮扶工作现况
贫困生帮扶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进而影响到贫困生帮扶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贫困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贫困学生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客观上学生的社会背景、地域等差异和差距较大和主观上父辈文化程度或职业差异,家中人口数量或其他负担等差异也有增大趋势,进而导致贫困生的数量呈现增加趋势。第二,特困生“心理贫困”问题逐渐凸现。贫困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特困生,因为其生活背景、家庭状况以及主观原因等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贫困问题,消极的心理状态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第三,贫困生存在很多不良的心理状态。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自闭、敏感多疑、焦虑心理和虚荣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而会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2.积极心理学的运用对于贫困生帮扶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也是一门新兴的心理科学研究领域,它强调采用科学原则和有效方法研究幸福,并积极倡导积极心理,以此来号召人类形成积极的人格品性,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贫困生帮扶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和极大的应用价值。積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帮扶健康教育并不是要忽视贫困生身上存在的小计心理和不良情绪,而是将重点放在贫困生的积极品质上,并以此为出发点为贫困生创设良好的资助帮扶环境,挖掘贫困生的潜力和积极心理,让他们有效利用积极因素对自身所处的境况进行改变,进而帮助贫困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方式,使他们逐渐实现自我帮助。因此,为了更好的改变贫困生帮扶工作,就要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良好的贫困生自助模式。
3.运用积极心理学建立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
3.1.建造贫困生资助帮扶体系
为了更好的给予贫困生有效的经济和心理资助,学校连同政府必须要逐步建造起完善的贫困生资助帮扶体系,并积极完善各项贫困帮扶手段,确保学生不因为贫困辍学,并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帮扶体系的建设中,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全面发展。完善的贫困生资助帮扶体系的建设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效教育等生源地助学资助等。另外,政府也要为贫困生资助帮扶体系的建立进行资金支持,确保各项助学政策的贯彻落实,扩大帮扶范围,提升资助水平。
3.2.增进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建立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美好的人生蓝图,提高贫困生对自身的了解,进而引导他们客服抑郁的情感,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教师可以采用团队辅导或者个体帮扶的手段对贫困生进行积极情绪的培养和辅导,让广大的贫困生在快乐、成功和积极的氛围中增进积极体验。同时,学校可以为学生专门设置积极心理学的课程或者是在教学中向学生更多的渗透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增强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动力。
3.3.塑造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贫困生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其人格的影响,而且人格是个体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积极人格的形成需要贫困生积极努力和不断的塑造。因此,为了有效的塑造贫困生的积极人格和品质,更多的需要贫困生能够逐渐认识到自身品格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而在实践中完善品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引导,同时行业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深化贫困生对自身的理解,增强贫困生帮扶力度。
3.4.培养贫困生积极的心理认知
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学校必须要引导学生从消极的心理中走出来,逐渐形成一种积极的巡礼认知,进而激发贫困学生的内在力量和热情,提高他们面对困难和解决难题的勇气和积极心态,进而确保贫困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认知,并有效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并不是让贫困生故意忽视或者逃避消极层面,而是教会学生积极面对将消极变成寻找积极因素的动力,用正确的心理认知引导自身实现更大的转变和健康的成长。
3.5.构建贫困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构建贫困生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的重要保障。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学校、家庭、国家等团体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制度,它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塑造贫困生的多种能力和人格品质,也能够为贫困生的积极成长和长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发贫困学生的潜能。学校和家庭能够为贫困生提供情感、物质和信息的支持,社会组织以及国家则能够通过公益讲座、组织机构干预等为贫困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总结
积极心理学在贫困生帮扶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促使贫困生积极挖掘积极因素,养成积极情绪和人格,逐渐从被资助走向自助,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迎接精彩的未来。学校要对运用积极心理学建立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模式进行研究,不断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帮扶体系,增进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培养贫困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构建起完善的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 indent:26.8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区域资源共享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使得不同校区的学生进行跨校区的学习听课,充分的利用不同地区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很多地方的学校都会采用跨校区为学生提供资源的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区的环境和交通,难以满足跨校区师生进行学习安的安全性,时间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我国现阶段区域教学资源共享出现进展缓慢的问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资源区域共享的总体实施方式还并不完善,还需要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及区域居民的一些支持和鼓励。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不同高校教育资源区域的总体化发展趋势,改进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资源的发展,促进高校教育资源与现代教学模式相融合,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