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振兴大热背后的反思

时间:2024-08-31

范妮萍

摘要:近年来,做为历史贫困县的汝城,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而另一件与其相关的事件也是炒的火热,那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宗祠文化活动的核心流程里,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汝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农村劳动力构成的变化。而对宗祠文化活动中女性地位的变化原因的调研让我们更深刻的明白乡建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文化)上的。

关键词:乡村振兴; 宗祠文化活动; 女性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缘起——历史的现实

作为一个离乡多年的当地人,我对汝城的印象模糊而陌生,我没有参与也没有见证他的发展和改变。所以在很多年之后的某一天,我猛然被他深深吸引并急切的想要去了解他的点点滴滴。现在大火的有个词叫“乡村振兴”,基本上很多的他者都趋之若鹜的聚焦乡村,为什么要提乡建呢,因为近年来汝城也响应着号召,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汝城发展1600多年,近千做古祠堂分布在各个姓氏村落,保存完好的有300多座,其中八座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汝城古祠堂作为中国乡土社会的活化石,存在着很多的非物质文化仪式活动,而作为男性社会的产物,宗祠文化仪式活动的主体和话语权都以男性为主,女性很少参与、参与的也都是外围打杂。但是最近几年,慢慢发生着变化,也正是这种变化让我有了契机去了解当下宗祠的文化活动以及乡村的现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八年正月的香火龙事件:临近新年,范氏宗祠旁边的空地上用防水布围起了一个空间,好奇心作祟的我掀起了一角,碰到了几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娘,出于尴尬(因为氏族文化下的称谓是由辈分决定,所以我不知道怎么称呼)我保持着沉默,但是她们主动和我交流起来:“很神奇吧,女人也可以扎龙”。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不知道她们说话的意思,之后才了解到,一直以来所有舞龙的事宜都是男性参与的,女性是没有资格参与到舞龙事件里的,更别说参与到最核心的扎龙环节。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产生了调研《湘南汝城宗祠文化活动中女性地位的变化》这个课题的强烈欲望,通过观察和访问,我开始寻找这背后的原因。

二、行动——调研的方向

1.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工业社会的进程促发了民工的热潮,广大村民群众离开家乡去到北上广深等较发达城市务工,留下了老人和儿童在属于农耕的乡村相依为命。久而久之,传统的宗祠文化活动要么成了中老年人的“工作”,要么直接搁浅遗忘。而女性普遍比男性长寿(因为在农村,男性作为一家的顶梁柱,需要考虑的比女性多),所以宗祠里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的参与开始“没有办法的”妥协式的允许女性参与进来。

2.社会形态的变化

所谓的男权社会更多的是和女性对比的结果,它的形成,源于的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力量的差异和生存物质的需要,男性因为更有利(力)的生存技能成为社会的强者并逐渐成为阶级社会的当权者。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今天,对“力量”的崇拜变得不那么明显,女性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参与到男性的竞争。而且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男女地位相对平等起来。这也是宗祠文化活动中女性地位的变化的另一个情感认知方面。

3.大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挖掘”和“定义”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热门,截止至2013年12月,我国入选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入选最多的国家。紧跟着这个节奏,全国上下掀起了“申遗热”,汝城作为一个文化古县,自然也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作为古宗祠之乡的汝城,村民们本来也会自发的组织很多传统的宗祠文化活动,但是随着各种申遗成功,各个村开始相互攀比,由以前的随心、随性的组织活动变成每年必要的活动。现在汝城的宗祠非物质文化活动变成了村官们相互攀比的工具,村官们挨家挨户强制村民出钱出力,甚至派人去各个村调查比较,以求达到扬眉吐气的规模体量。因此,结合第一点劳动力的结构变化和第二点的情感认知的变化,再加上各宗祠的暗暗较劲,使得女性进入宗祠传统文化活动中心的进程逐渐加快。

三、反思——乡村振兴“文化场”

在乡村振兴大热的今天,我们是时候去反思“乡振”的存在意义了。作为湘南的一个小小乡村,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乡建的意义是“城市化建设”(城市人认知下的好的建设)吗?从传统宗祠文化中女性地位变化的原因背后,我们了解到广大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的流失,正在极速改变着传统村落的文化认知和地理风貌。“乡村振兴”的“复制性”建设是否引导我们向更美好的未来发展。当然,这只是我非常不成熟的短期调研成果,一个现象背后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和相互关联起来的,广大农民群众为了寻求物质建设背井离乡,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呢?现在的汝城古镇正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空心村,以前由宗祠为中心的村落建设正在逐渐被遗弃,宗祠变成了一座座精美的“空壳”,村民都选择选起一块新的空地建起一栋栋“高楼大厦”,然而也只是空有其表(很多农村的房子外面金碧辉煌:贴满瓷砖,里面水泥裸露),其实他们骨子里仍然保留着传统农村的生活习惯。但是,他们的文化正在被吞噬和同化,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概念化。那乡村振兴的意义在哪?我们一直标榜中华民族拥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什么要标榜?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它需要无数人去传承,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在历史文化之林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而文化的传承是为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宗祠作为氏族发展的精神(文化)场,它也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发扬地,只有建立起属于“自我的”文化场才能更好的让“自我”发展壮大起来。同时,我们也不需要去害怕接受改变,一代代一辈辈先人的优秀文化积淀是可以不断包容发展的。因此,到了这个关键阶段,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出发点应该是建立一个属于每个村子的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让每一个村民去自发的发展和振兴这片土地,当然这个空间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场”的概念。

参考文献

[1]林琳.汝城宗祠文化探究'青年中国行'湖南师范大学2017社会调研实践[J].中国周刊,2018,000(002):P.96-97.

[2]穆渭生,文嘉.乡村祠堂的人文礼义精神"寻根"——从"古祠堂之乡"湖南汝城县说起[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04):27-3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