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管发酵法与纸片法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

时间:2024-08-31

王琦

摘 要:粪大肠杆菌能更准确地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情况,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监测水质是否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本文将多管发酵法和纸片法同步检测了太湖水的粪大肠菌群,并对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这样能在今后的实验中选取更准确、高效的方法测定粪大肠菌群。

关键词: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纸片法

粪大肠菌群是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粪大肠菌的标准检测方法为多管发酵法,检测时间较长,试验步骤较为繁琐,无法快速评价水质污染状况。纸片法主要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C类方法),在水質监测工作中,纸片法由于其方便高效,应用逐年增多。本文采用多管发酵法和纸片法同步检测了太湖水的粪大肠菌群,并对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粪大肠菌群的实验方法

1.多管发酵法

多管发酵法是根据大肠菌群细菌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能使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变黄同时产生气泡的原理,将水样分浓度梯度接种到盛有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在37℃±0.5℃下培养24±2h,再将试验阳性的发酵管中的培养物转接到EC培养液中进行复发酵实验,在44.5℃±0.5℃培养箱内培养24±2h,培养后立即观察,发酵管产气表明确信试验阳性。

2.纸片法

每份水样设置3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梯度分别采用5张大纸片,5张小纸片,5张小纸片。5张大纸片每张接种10mL水样,5张小纸片每张接种1mL水样,再是1︰10稀释的水样接种到5张小纸片中,每张接种1mL,浓度高时可适当稀释。接种水样时要均匀涂抹于纸片上,用手轻轻压平,做好标记,于44.5℃±1℃下培养18~24h。观察结果,纸片呈均匀蓝紫色,为阴性,若纸片上出现紫红色菌落,周围有黄圈者为阳性或出现片状红晕周围为黄色背景者也为阳性。

3.计算

两种方法均根据不同接种量所出现阳性结果的数目,从MPN表中查得相应的MPN指数,再经下面的公式换算成每100mL的MPN值。

MPN值=MPN指数×10(ml)∕接种量最大的一管(ml)

我国目前以1L为报告单位,MPN值再乘10,即为1L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数。

二、实际水样检测结果

用纸片法和多管发酵法对8个实际水样中的粪大肠菌群作比对检测,结果见表1。

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秩和检验,结果为t=7,P>0.10,表明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三、检测方法的比较

在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中多管发酵法是传统的检测方法,操作步骤繁杂、干扰因素多 ,专一性差,需要确认实验,因此检测周期较长,需48h,不适于大量样品的分析。但传统方法均有原理简单、费用较低、利于推广的优点,因此仍是常规监测中的主要检测方法。

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相比,纸片法只需在44.5℃下培养18~24h即可得出结果,纸片法快速省时简便,适合大批量监测和应急监测。两者比较见表2。

四、结语

实际水样实验表明,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纸片法的检测结果普遍略低于经典的多管发酵法,这可能是由于纸片法是将接种后的样品直接置于培养箱中在44.5℃培养,而多管发酵法是将接种后的样品先置于37℃环境中初发酵试验,再置于44.5℃环境中复发酵试验,比前者多一个富集过程。纸片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等优点,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水样微生物污染状况,可以作为环境分析方法中粪大肠菌群的快速筛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璐,朱雨欣.多管发酵法与纸片法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J].科技视界,2017(3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