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久天长》中的女性主义书写

时间:2024-08-31

杨凌云

摘  要:王小帅导演自编自导的现实主义电影《地久天长》在柏林电影节和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收获颇丰,但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在其男性凝视下的创作中被归置于“被规训”的他者地位,以符号化的视觉形象附属于男性权威下无法完成自我身份探索。但强势的男性权威在影片中又因为“父亲”这一身份的挣扎而不断弱化,影片显露而直白地表达了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代际传承的执念。本文将立足于女性主义,对影片女性命运的塑造、以及男性权威的刻画进行分析。

关键词:女性主义 ;身份探索 ;男性权威; 镜像理论

引言: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前期创作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人印记和先锋性的主体特征。他在艺术创作上一直秉承着“关注探寻个体的存在意义、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环境的不和谐”等理念。

《地久天长》是他创作至今市场反响最大的一部影片,同时在柏林电影节上,主演王景春和咏梅还拿下最佳男女主角奖项,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成就。该片以二十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到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的三十多年为叙事背景,讲述着三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的命运辗转,打造了一首写实主义风格突出的平民史诗。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借由其符号的所指反复打上时代的痛苦的烙印,在不同的性格塑造统一缺失了女性个体意识的表达,以及女性主义的觉醒。

一、 影片女性形象塑造的解构

1.王丽云——贤妻良母式的附庸品

影片中的王丽云一直以贤妻良母的形象与丈夫同喜同悲,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身体符号的确认,影响了她的自我价值追求与认同,使体身份完全异化成为了一个附属品,而非独立的个体。

丽云因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不得不打掉腹中的孩子,在手术的失误中丧失了生育能力。对不能生育这个事实的无法接受和不能给丈夫延续香火的愧疚全然超脱了自己身体带来的痛苦和失去骨肉的悲伤。禁锢于传统规训中她将生育能力作为良母的最低标准,用来定义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

王丽云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只有“妻子”和“母亲”,在隐忍与克制中,一步一步走向了失去自我意义和自我尊严的道路。在她的传统观念中,永远失去做母亲的资格的她,自我价值已经完全丧失,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只有在无意义的认知中死去。

2.沈茉莉——矛盾的新时代女性

沈茉莉在影片中的扮演着新时代女性的角色,年轻有活力,知性且独立。她在个人的思想立场上决定自己替哥哥嫂嫂赎罪还刘耀军一个孩子,成为女性诱惑的身体符号以及传宗接代的工具符码,在意欲冲破规约的束缚和被传统思想捆绑禁锢中沉浮挣扎。此后选择打掉孩子,一人远渡重洋,在离开与追寻中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的过程,成为了一个为自己而活的新时代独立女性,与丽云和海燕的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

3.李海燕——时代洪流中的牺牲品

李海燕因为工作逼着自己最好的朋友去医院打掉了自己的孩子,结果导致王丽云失去生育能力。而后自己的孩子又造成了王丽云的儿子刘星的溺亡,一个家庭中的母亲和儿子推着另一个家庭走向破碎,最终造成了王丽云和刘耀军后面长达几十年的痛苦生活。自己也一辈子活在了无尽的痛苦与愧疚当中,直至死去都无法解脱。

李海燕的行为是无法简单地用对错去衡量,在那个集体意识凌驾于个人意识之上的时期,个体是没有关于是非对错的衡量的,她只是时代裹挟中的千千万万分之一。个人的即是政治的,她们的悲剧命运同时也映射着整个时代的悲剧。所谓时代就像是一座山,落在每个人的背上就是一粒灰。

二、 男性权威下的“他者”身份

通过上一阶段对影片中女性角色命运的解构可以发现,她们都一直处在男性的权威之下。导演在构思剧本时似乎觉得她们的行为是在那个时代理所应当、自然而然就发生的事情,但在放在现在来看却是悲哀的。女性只能操持家庭,顺从丈夫、生育后代,甚至于生男孩成了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第一手段。

如今以男性导演占绝大部分的电影行业,在男性凝视下创作的电影,只要女性的生存方式只能依靠“女性”这一身份,那么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就会更加沉默,女性也将在一直的政治构建中不断沦陷。在男性权威下“失语”,失去女性自己的声音,始终以“他者”的身份存在着。

“在拉康提出的大彼者的享乐中,有的女人结婚生孩子,有的女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个女人有自己命名的选择,拉康赋予了女人更多的自由。”

三、 男尊女卑观念的性别隐喻

在影片中,导演用非常极端、片面、真实的方式向观众揭露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人骨子里那种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弭。性别观念在影片中有着强烈的隐喻意味,所有新生一代都是男孩,星星、浩浩是男孩,领养的星星替代品也是男孩,影片结尾浩浩刚出生的孩子是个“带把儿”的,最后沈茉莉的孩子尼桑也是男孩。

整个影片没有一个新生儿的性别是女性,这些孩子已经不仅是单纯的孩子,更是成为了符号性的象征。在这种导演刻意为之的情节下,是性别差异的观念导向。“男性是家庭传宗接代的根本”的思想影响着每一个人物的命运,体现着影片对代际传承的执念和对女性形象的功能化表达。

四、结语

王小帅导演一贯秉持着他的主体呈现方式,在《地久天长》中依然将目光聚焦在时代变革与发展的浪潮,通过家庭和个体的颠沛流离,去表现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和掩藏的情感状态。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在影片中展现的对代际传承的偏执揭露了女性在中國传统的家庭伦理中被忽略的作为“人”的精神情感,以及以男性附属品而生存的悲剧命运。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批评解构下,可以探索出女性解放不仅是作为人的解放、身体的解放,更是思想上的解放。即使现代社会所谓独立意识觉醒的女性形象层出不穷,但直到男女地位真正平等之前,女性主义依然是电影艺术中值得探讨的深刻话题。

参考文献:

[1]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4(06):37-45.

[2]赵艳丽.当代女性电影的身体、两性与身份认同[J].电影文学,2016,(12):45-47.

[3]钱孝铭.论《地久天长》的女性主义表现[J].今传媒,2021,29(02):82-84.

[4]郝朝帅. 论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认同”建构[D].北京大学,2012.

[5]L.穆尔维.电影,女性主义和先锋[J].世界电影,1998(02):184-203.

[6]周司遥.《地久天长》中女性符号的建构与隐喻[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1):62-6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