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平 由涛 王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应用框架协议采购的模式,统筹规划物资、工程、服务等项目的采购。本文从分析框架协议采购的优势和实际应用为出发点,介绍了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实施框架协议采购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并对框架协议采购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望为企业在采购领域的经营管理上提供一些有效的手段,达到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框架协议采购;企业;管理
框架协议采购,是指对技术标准统一、采购频次高的采购项目,可通过相应采购方式形成长期协议,约定包括采购单价、协议有效期、预估执行数量等内容,并以框架内执行订单或寄售方式实施的采购。
本文通过总结框架协议采购在企业采购运营管理中的优势,阐述和介绍了企业如何能够更好的应用框架协议方式进行采购,并对将来企业在加强集约化管理中进一步运用框架协议招标采购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一、框架协议在企业物资、工程、服务项目采购中的优势
(1)框架协议招标,减少了重复招标,将多次招标变为一次集中招标,提高了物资采购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1]。
(2)框架协议招标有利于企业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备件、材料尽可能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的采购、有利于增加供货厂商集中度,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以及管理成本[2]。
(3)通过标准化采购带来更多的增值效益,同时也大大降低装置以后运行的维护成本和其它隐性成本。
(4)通过选取优秀的框架协议或短名单供应商,有利于保证项目整体进度和服务质量,也有利于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5)有利于企业内部生产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例如厂内的控制系统、工业电视、火灾报警、呼叫对讲等电信系统,利用框架协议可以实现全厂的标准化和整体集成,减少接口界面,达到全厂配置最优化[3]。
(6)确保装置运行过程中关键维修、运营服务的质量、进度,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如企业压力管道探伤、换热设备清洗、大型专业化装置的外委托管运行等,通过框架协议采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开展检维修,不必一单一招影响进度和质量。
二、框架协议采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1.实施框架协议的基本原则。
(1)框架协议采购要求企业提前做好谋划,统计好历史数据,掌握需求规律,整合技术标准、规格型号、材质等统一或同质的设备、材料或者工程、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合理预测并集中物资或服务的需求,通过降低采购频次提高采购额度,以获得更多的价格优惠或更好的服务质量[4]。
(2)框架协议采购要谋求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稳定供应渠道,优化供应商队伍。
(3)框架协议招标要充分竞争,通过一定的门槛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但在入围后要充分竞争,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优质供应商。
(4)通过定期的考核评价,从供货质量、服务质量、工程建设质量、履约周期等方面,评价供应商水平。通过业绩考核激励供应商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对于有风险的供应商应加大现场考核力度,规模、实力和服务不达标的供应商要逐步淘汰[5]。
2.如何建立框架协议。首先要确认协议清单,即哪些项目可进入框架协议。
(1)从必要性来讲,框架协议通常应用于:一是维护成本较高的标准设备,通过签订协议使维护更加便利,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是全厂性的系统,有必要规定一家生产商作为供方,以确保系统的标准一致、性能统一、匹配良好,充分发挥总体功能作用。例如集散控制系统(DCS)、电信等,这些全厂性系统的采购包括硬件、软件的供货和后续服务有必要选择框架协议进行系统整合服务。
(2)设备采购和设备维护进入框架协议要考虑具有可操作性,通常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以便完整、清晰地提出采购标准和要求,确保供货的设备或材料质量规格适合项目的需要,运行维护满足安全、高效运行要求。框架协议的实施要能满足整个项目整体进度要求。
3.框架协议招标如何采购策划。要想成功实施招标采购工作,提前进行策划是十分必要的。策划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性、全面性、有效性等原则,尤其对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风险进行周密分析准备。相关内容包括:
(1)投标人资质设置。设置合适、合理的投标人资质是招标投标工作的重要环节,资质设置的高低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招标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如果资质门槛设置过高,满足条件的且自愿参与投标的潜在供应商可能存在不足风险,招投标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相反,若资质门槛设置过低,一方面在质量、进度上存在不能满足招标人要求的风险,中标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实力就更难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同时,还存在由于参与投标企业太多,浪费人力、物力资源的问题。在招标采购实施前,应由熟悉招投标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充分分析当前市场资源状况,各潜在投标单位工作负荷情况,尤其对在同行业中具有相关业绩的潜在投标单位进行调研分析,明确项目到底需要一家拥有何种资质的供应商才能满足要求。
(2)最高限价的设置。框架协议招标采购设置最高限价(包含单项价格的设置)是防范价格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确定采购价格是否相对合理的最佳途径则是通过相互博弈的充分竞争。最高限价设定过高,形同虚设,过低则易造成流标。在信息发达的今天,通过开展多渠道市场调研和询价,掌握市场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行情走势,再参考历史价格,有助于最高限价的合理设定。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包含多个项目的框架协议招标采购,在设置合理单项控制价的基础上,为防止投标单位“投机取巧”,一般还补充单个项目的预估工作量并要求所有单项价格同比例下浮。
(3)招标采购工作范围划分。根据《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一个确定的工作范围只能对应一个中标人。所以,在进行招标策划时,必须划分合适的工作范围。招标工作范围的划分决定了合同承包的内容。因此,招标工作范围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主要考虑招标内容专业的要求、工作量的要求、项目实施地域的特殊性等等。关于工作范围的划分,一般应遵循以地域范围为主,主體不同的原则。
(4)采购方式。框架协议的招标采购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以及询价采购。一般的招标采购采用资格后审查方式,如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短名单,需要严格充分的供应商资格预审选择合适的投标方,供应商应有足够的业绩、资质等级和售后服务能力以及合理的生产负荷。资格预审可以通过资格预审函、技术交流和访问已实施业绩情况来实施。
4.评标方法。通常的评标方法有:综合评估法、最低价格评审法。框架协议招标采购需要分析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评标办法。
(1)综合评估法。适用于技术较为复杂,管理和实施要求较高的项目。根据经济、技术、商务等各项指标科学合理设定分值权重。其优势在于一是引入权值的概念,评标结果更具科学性;二是有效防止压低价的不正当竞争。其弊端体现在评标因素及权值难以合理界定,且赋予了评委较大权利,缺乏对评委的有效约束,可能出现“人情标”。
(2)最低价格评审法。适用于技术成熟、标准统一的项目,实施难度不高的项目。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内容规定的标准下,投标价格由低到高依次排序确定中标候选人。其优势在于:一是较大程度的节约了采购资金;二是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其弊端体现在评标价格最低,却不能保证服务和质量最优;可能出现部分投标人为了获得中标机会,刻意压低投标价格或是低于成本报价,导致相应的服务和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
5.框架协议的实施
由于框架协议的服务周期一般在1至3年甚至更长周期,所以在框架协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供应商质量、进度的考核,对供应商风险分析、服务评价工作尤为重要。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实施方案是否满足现场需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采购人必须组织专业人员对供应商的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实施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服务工作是否能顺利完成。
(2)供应商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供了与项目实施相符合的备品备件、材料等,质量是否满足现场要求。采购人应对此进行验收,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3)供应商是否按照招标文件配置了足够的人员,人员配置是否满足项目需求直接影响服务的进度。
(4)通过供应商对几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对供应商在协议期完成所有项目进行风险辨识和服务评价,分析框架协议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或不足并制定应对措施。评价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是否能保质保量完成全部框架协议约定内容。
在框架协议的具体实施中,虽然框架协议约定周期较长,为确保服务质量和进度,一般协议约定对供应商进行月度或年度评价,评价合格后签订下一服务周期协议。如:一个框架协议招标周期为3年,但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为合同每年一签订,一个合同服务期结束后,采购人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合格后方可签订下一年度框架协议。此类框架协议实施方式,可有效督促供应商按照招标文件履行协议,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服务进度。
三、企业框架协议采购的未来发展趋势
1.随着框架协议采购优势的凸显,未来企业加大集约化采购是大势所趋。为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可以试行同行业国企或央企之间联合进行框架协议采购,秉持“共商”采购方案,“共建”采购资源,“共享”采购成果的理念,进一步发挥框架协议集约化采购的优势,实现买方与买方,买方与卖方的合作共赢。
2.近年来,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电商框架协议采购比例,提高企业在采购方面的信息化程度,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的线上有机统一、全流程有效监控。电商采购平台还可有效缩短配送周期,减少采购商品的二次转运,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国际型大公司纷纷创新采购管理体制,全方位地从采购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入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尤其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十四五”期间国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质增效更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在提质增效的措施中,如何进一步发挥集约化优势,加强战略采购行为管理、努力实现降本增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战略采购行为管理中,通过集合企业的工作内容签署框架协议并与相关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符合公司采购业务的发展和转变趋势。
实行集约化招标采购,签订一系列的框架协议,锁定一定时期内的市场资源,在执行过程中通过下订单的方式,提高了采购效率。尤其对于生产类企业,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利于解决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营中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在保障企业生产需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企业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和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宇航.框架协议招标采购模式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6(8):182-183.
[2]于品端.框架协议采购在石油企业中的实践[J].丝路视野,2017(34):187.
[3]李潇.框架协议招标下的创新招标模式构建[J].价值工程,2017:(11):205-207.
[4]吴笑非,吴礼户.企业推进框架协议采购的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8.
[5]李海婷.框架协议招标在煤制油化工公司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7(22):104-105.
作者简介:杨平(1971-),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大学专科,工程师,从事企業管理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