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冯新娟

【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重症医学科2016 年 7月1日至 2016 年 12月31日期间在我科室治疗的44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2例患者.结果: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发生率为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腹泻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2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为4.54%,对照组为1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益生菌可有效维护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有关.

【关键词】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

严重的神经外科病人一般而言,有长期的意识障碍,需要较长周期的治疗和康复,通过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可以维持肠功能,胃肠道出血,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有效缓解患者在压力下的高代谢[1],益生菌是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的生理活性的活菌或死菌,可以改善肠道失调,保护胃和肠道的粘膜,结合44个严重神经外科病人的临床数据,44例患者均是从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重症监护医学部收治的重症患者;观察分析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神经外科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将 2016 年7月1日至2016 年12 月31日重症医学科治疗的44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按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组22例.对照组男    14例 , 女 8例 ;年龄 36~84岁 , 平均年龄 59.27岁.观察组男19例 , 女 3例;年龄26~82 岁 , 平均年龄58.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均采取放置胃管 , 进行鼻饲流食.对照组患者在住院 24~48 h 内 , 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 1000ml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 第 1 天50ml/h鼻饲泵入 , 第 2 天 80ml/h鼻饲泵入 , 第 3 天100ml/h 鼻饲泵入, 一个疗程为7d.干预组患者在住院 24~48 h 内采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采用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1日/3次,1次/2g温水化开鼻饲管注入,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1000ml/日, 第 1 天50ml/h鼻飼泵入 , 第 2 天 80ml/h鼻饲泵入 , 第 3 天100ml/h 鼻饲泵入.

1.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方式表示,采用X^2 表示,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胃肠道并发症比较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为18.18%, 对照组发生率为 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腹泻发生率为 9.09%,对照组为2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为4.54%, 对照组为1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

3.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但早期肠内营养可导致胃肠不适、腹胀、腹泻、便秘等并发症,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所以,有效预防肠内营养早期并发症对重症神经外科患者就更应受到重视。益生菌含有生理性的活菌或死菌,能激活内源性细菌代谢,改善肠道保护屏障,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失调,补偿人体微生态[3]。干预组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能减少腹泻、便秘的发生频率,益生菌可以较好地调节患者的微生态平衡,增加肠内饮食的吸收,提高干预组患者的肠道适应性,使干预组能迅速适应早期肠内饮食的量,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减少重症神经外科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也许和有效维持肠道、胃部消化功能、改善营养状况有关。

【参考文献】

[1] 周小波,袭丽君,杨丽黎等.螺旋型鼻肠管在重症颅脑损伤 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0(3): 39.

[2]陈露萍,刘维群,程军.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 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研究[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 6): 1357-1359.

[3]栾嵘,唐惠林,翟所迪 . 益生菌制剂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 系统评价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3):208-215.

37695019082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