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戴天秀
【摘要】目的:探讨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辅以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在2019.06-2020.02时间内,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在常规组中41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在实验组中41例患者提供早期护理,统计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常规组低,且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以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內瘘并发症风险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适宜推广。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早期护理;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在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时,以血液透析为主,通过以半透膜将透析液将血液直接进行交换与过滤,可纠正患者体内酸碱处于平衡状态,进而实现延长其生存期目的[1]。在血液透析治疗中,通过建立血管通路,可减少患者穿刺痛苦,有利于治疗顺利开展,然而在长期应用过程中,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到内瘘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透析效果与预后[2]。故而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早期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现展开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组对象为8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对象进行分组处理。在常规组中,共有41例患者,年龄范围与平均年龄在50-71(62.7±4.8)岁,男女患者占比25例与16例,有17例患有慢性肾炎,有11例患有糖尿病肾病,有8例患有痛风性肾病,有5例患有高血压肾病;在实验组中,共有41例患者,年龄值与均龄值在52-75(63.0±5.1)岁,有16例患有慢性肾炎,有12例患有糖尿病肾病,有7例患有痛风性肾病,有6例患有高血压肾病。对2组基础资料,采取统计学软件展开比较,检验结果显示P>0.05,差异较小符合临床研究要求。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操作规程并获得批准。纳入标准:①均采取血液透析治疗;②医护人员为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患者与家属自愿配合。排除标准:①心脏、肺脏等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无法正常语言沟通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④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⑤依从性差且经干预后仍无效者。
1.2方法
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按照医嘱正确应用止痛药物、饮食指导;强化巡视力度,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是否存在出血情况等,一旦发生异常及时上报医师处理。
实验组提供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干预内容为:
(1)组建早期护理干预小组:对日常护理工作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组内成员各尽其职并相互配合以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沟通技巧等,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并建立奖惩机制,确保患者可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2)强化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将保持血管通道通畅对于血液透析治疗重要性与可能发生问题进行讲解,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强化其护理意识;主动与患者交流,掌握其内心想法,及时展开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加强患者重视使用护腕的意识,日常穿舒适性、宽松性较好的衣服。睡眠时也要注意内瘘侧肢体的体位,不要压到伤口,自己定时检查敷料是否有渗血或者感染的情况,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抗凝药物治疗,包扎伤口时要注意不要过紧,避免血供不畅而发生伤口红肿或者内瘘侧肢体肿胀。
(3)透析内瘘护理: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医疗器械经过消毒,穿刺人员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避免二次穿刺。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出血,如果出血必须及时调整穿刺位置,以免患者血管受损;
(4)并发症预防: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血栓、感染甚至出血等并发症。对于不同并发症,医护人员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提前给患者注射调节血管弹性或者抗凝药物,能够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出血、感染、血栓与内瘘闭塞等;(2)统计2组生活质量,以SF-36简易版生活量表评价,评价包括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5个维度,每项最低分0分,最高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分别在干预前后各评价1次。(3)对比2组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HAMD)量表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4)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态度、接待患者、讲解注意事项、答疑解惑等方面进行评价,每项内容分值为0分至5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护理服务越好,评价标准包括极为满意、普通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为极为满意人数与普通满意人数之和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4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18.0,对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数,检验方法为x2;对计量资料表示用t值,检验方法为(x±s),若结果显示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并发症
在治疗期间,2组均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常规组中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出血2例、2例血栓、3例感染、1例内瘘闭塞,总发生率是19.5%;实验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1例出现血栓,总发生例数是2例,总发生率是4.9%,x2/p值=4.100/0.043。
2.2对比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如表1所示,干预前,常规组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2组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
如表3所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降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如表3所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提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疗法具有较高代谢废物清除率、治疗时间短等特点,对于总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通过以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不仅有效清除其体内尿毒症毒素,纠正高钾血症与代谢酸中毒等症状,维持患者体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并且对于液体、热量、营养物及蛋白质等物质的摄入还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肾功能损伤进行恢复与再生[3-4]。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结果发现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减少(x2=4.100,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T=3.9671、4.9210、4.8432、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T=6.7833、10.3971,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x2=4.4794,P<0.05)。通过在早期时对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可提升其对于内瘘并发症的重视,增强其预防意识;通过实施心理疏导,可有效增强患者依从性;通过实施并发症预防,可有效降低其發生并发症的风险,可见以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对控制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以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所得干预效果显著,适宜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方云.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9):1270-1274.
[2] 谢瑾棣, 吕淑宁, 万真真.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032(010):1588-1590.
[3] 马媚梅.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6):249-250.
[4] 陈勇霞. 早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干预效果[J]. 甘肃医药, 2019, 38(12):94+100.
[5]张琪.早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5):184-185.
[6]邓洋洋,匡飘飘,陈娜利,余兰花,王会.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8):182-183.
[7]赵晓霞.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33.
[8]余苑辉,陈翠清,高耀森,李巧.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4):739-740-741.
118150118637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