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目的论看饮品名称翻译对“中国风”奶茶走出去的启示

时间:2024-08-31

刘肖枚

摘要:“奶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之一,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已风靡许多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文化深刻影响世界的有力例证。本文以中国品牌瑞幸、茶颜悦色和美国品牌星巴克为对象进行探讨,在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对其饮品名称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讨论饮品行业的成功与饮品名称翻译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当下流行的“奶茶文化”的传播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关键词:饮品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文化传播

一、引言

近年来,奶茶行业在国内一度爆红,热力不减,各个奶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涌现。而在饮品行业中,美国品牌星巴克和中国品牌瑞幸毫无疑问是佼佼者,但非常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自主品牌当属“茶颜悦色”。星巴克和瑞幸之所以能够成功打开国内外市场,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其饮品名称的翻译。做好外宣材料翻译,激发国外消费者兴趣,引起购买,拉动经济,从而便可进一步传播饮品背后的文化,星巴克便是如此将咖啡文化在中国扎根。如果想要通过饮品发扬“中国风”元素,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外宣材料及饮品名称的翻译。

饮品名称翻译是翻译方向的新领域,目前可以找到的与之相关的资料与文章少之又少,但是在全国各大高校以及其他各类学术期刊中,和中华饮食翻译及其外宣材料翻译的相关文章屡见不鲜,故笔者以此为参考前提,对奶茶饮品名称的翻译进行探讨。故本文将以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星巴克、瑞幸和茶颜悦色中部分饮品名称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翻译策略,以及如何通过饮品翻译更好的打开国外市场,以奶茶饮品为依托,让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出去。茶颜悦色作为“中国风”奶茶的代表,如何进一步打开世界市场再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首先要探讨的便是语言——即饮品翻译的问题。

二、目的论概述

目的论(Skopos Theory)最早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威密尔(Hans J.Ve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汤玉洁,2008)。该理论最先是由卡特琳·莱斯(Katharina Reiss)所构思,再由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正式提出并发展,最后经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na Nord)总结并完善。目的论有三大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而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顾名思义,目的原则即确定所翻译文本的最终目的,并为之进一步确定翻译策略和方法,来达到最终的目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Nord,2001:32)。例如进行广告翻译及商业产品外宣文案翻译时,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购买商品,故商品的核心信息以及功能作用,包括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就必须被传达出来;连贯性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是根据不同的目标语言受众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环境,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使所译文本更贴近译出语读者语言习惯,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而忠实性目的则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其旨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以更“忠实”于根本目的为目标,来实现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由此可见,目的原则是主导原则,也是目的论的核心所在。而如何以目的论为指导,做好奶茶饮品名称的翻译,让外国消费者乐于买单,从而使中国文化借助奶茶饮品走出国门,仍需细细探讨。本文将从目的理论出发,就近年来兴起的星巴克、瑞幸和茶颜悦色的饮品翻译来进行探讨,如何通过翻译打开市场,刺激消费,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

三、目的论指导下三款饮品的翻译策略

从目的原则来看,饮品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行为,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了解产品并产生购买欲望,最终盈利。星巴克和瑞幸都成功打开了本土与国际市场,而相比较而言,“茶颜悦色”并没有走出国门。咖啡类饮品发源于国外,故如何汉译,吸引国内消费者是重中之重;而奶茶类饮品大多是中国本土创新,故在以新颖的中文名吸引国内消费者的同时,如何针对国外市场做好英译也很重要。而“茶颜悦色”以中国风为主题,在奶茶中融入了很多中国古典元素,因此做好饮品英译才能吸引外籍人士的目光。

笔者进行调查整理后发现,星巴克、瑞幸和茶颜悦色在进行饮品名称翻译时,主要都是采用音译、直译和意译这三种翻译策略,并向消费者展示饮品的基本信息、材料以及寓意等。笔者选取了这三种品牌的某些饮品名称翻译为例,分别就其采用的翻译策略来进行对比分析,试探讨在翻译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飲品名称时,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更为合适。

3.1 音译

《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对音译的解释为: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的翻译方法。

星巴克擅用音译,其饮品名称的翻译十分巧妙。例如饮品“Float”,星巴克将其音译为“浮乐朵”,该款饮品是一颗香草冰淇淋漂浮在冷萃咖啡上,“Float”的原意是漂浮,而译为“浮乐朵”,不仅忠实于饮品的特性,且充满美感,单从名称就能让消费者联想到:此款饮品的外形一定美观漂亮,品尝一口便会感到开心快乐。从而对消费者产生引导作用,促使其购买。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反观茶颜悦色,其在对某些饮品名称进行英译时,也采用了音译的翻译策略,但是效果不甚理想。例如,“声声乌龙”这款饮品,官方给出的英译版本是“Shengsheng Oolong”,显然,英文读者看到该名称会感到困惑,他们很可能会理解为这是一种名叫“shengsheng”的乌龙茶。这原本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饮品名称,音译之后,却瞬间黯然失色。这样的翻译失去了中文的实际意义,丢掉了中文的古典韵味与美感,不太可取。而对外国消费者来说,该款饮品名称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故不会产生购买欲望,这便违背了目的论中最重要的目的原则。由此对比可见,在外译带有“中国风”特点的饮品名称时,音译不太可取,需慎重考虑。

3.2 直译

直译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尤其是要传达出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以及地方色彩。”故直译十分重视原文的形式与内容。但是“直译”并不代表“死译”、“硬译”,直译也讲究变通,要以灵活且恰当的手法来达到贴合原文意思,并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目的。

饮品直译很成功的,当属瑞幸。瑞幸的咖啡系列大多采取直译的方式,例如:“Mandarine Soda Americano”(橘金气泡美式)。这款饮品的主要原材料为浓缩咖啡、柑橘味糖浆、苏打水。该汉译名称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将“Mandarine”直接译为“橘金”,“Mandarine”一词在英文中的解释为“a kind of small orange with a skin that is easy to remove”,指的是“小巧易剥皮的橘子”,而该款饮品的外观是经过分层的金黄色,故稍加增译,译为“橘金”,也给人小巧精致之感。“soda”便直接译成了“气泡”,因为苏打水本身其实也是“气泡水”,一提到“soda”,大家自然而然便会想到“气泡”,整个名称俏皮时尚,非常具有记忆点,让人一听到名字,脑海里已经自动浮现出一杯黑色与金色相间,或许还浮着细密泡沫的、不同寻常的美式咖啡。该名称直接包含了饮品的制作成分和外观,通过直译让消费者直接通过饮品名称了解产品的性状和成分,不仅符合目的论中目的原则———使消费者充分了解饮品并进行购买,也符合忠实原则——译出语忠实于源文本的格式与意义,实现了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如此可以看出,瑞幸的咖啡虽然代表的是外来文化,但是通过合理的汉译,成功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兴趣,同星巴克一样,打开了中国的咖啡市场。

但是从茶颜悦色的角度来看,因为其本土文化性,饮品进行英译时,直译大多不可取。例如“芝士粉桃”,该款饮品名称的官方英译版本为“Peach Cheese”,采用了直译的手法,但其只简单地告诉了外国消费者这杯饮品的原材料,无功无过,没有任何记忆点,缺失了中文的美感,且违背了目的论中的连贯性原则。该款饮品中文名称读起来俏皮可爱,故在国内面向的消费者群体应多为年轻女性和儿童;但对于外国消费者来说,不仅不符合译出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且容易造成信息障碍,很难正确传达饮品的相应信息,同时也缺乏可读性,译出语读者恐难以接受,更无意愿消费购买。由此对比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奶茶饮品,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对其进行英译,可能收效甚微。

3.3 意译

意译,是指在忠实原文内容的情况下,脱离原文结构的框架束缚,使译文符合译语规范,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含义用另一种语言做释义性解释,而在转换过程中不用过分拘泥于原文形式。

瑞幸近年来推出了一款夏日饮品“瑞纳冰”系列,单看名字便可发现,这是瑞幸旗下特有的一款冰饮,而官方也给出了特别的英译名称“Exfreezo”,这是个混合词,由意大利语“Expresso(意式浓缩)”和英文“freeze(冰的)”结合之后稍加转换而来,“瑞纳冰”没有直译成“Ice Drink of Luckin Coffee”,而是采用了这样一种意译的方式来呈现,“Expresso”向消费者说明了该饮品的加工方式,“freeze”则展示了其最重要的特点“冰饮”,将这两个词汇结合起来之后,创造了独特的新词“Exfreezo”,在向消费者传递饮品信息的同时,还带着特有的意式风情和文艺气息,朗朗上口,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意译的方法也十分贴近英文读者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吸引国外消费者的目光,甚至在他们心中建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促使无限回购。这充分展示了翻译目的论中的目的性原则——让消费者记住该饮品,乐于尝试,愿意买单。

星巴克中的“Flat white”(馥芮白)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这有点诗意,略带文艺的翻译一下子就触动了他们的心。其实,Flat white 和 Latter 在制作过程中的唯一区别就是 Flat white 用的是精萃浓缩,Latter 用的是普通浓缩,对于不太懂咖啡的人来说,几乎没有差别。但“馥芮白”这个翻译无疑将其与拿铁拉开了差距,让消费者觉得这就是一款比拿铁更棒的咖啡。而若将其直译为“平白咖啡”,“平白”一词不但不能促使消费者执产生购买行为,而且可能让消费者误解为这一款只是平平无奇的白咖啡,这样的翻译就是失败的。相反,“馥芮白”一词不但达到了区分拿铁的目的,而且忠实于饮料本身呈现的状态:精萃浓缩决定了其更浓郁的馥郁香气,而且该款饮料的牛奶从中心注入,最终在中心呈现出硬币大小的一个白点,与“白”字点睛呼应。星巴克从饮品的特色出发,相对应的进行意译,这很好地对应了目的论中的目的性原则,加之意译带来的独创性,能够被目标消费者所接受并引导他们进行购买行为。

再看茶颜悦色,其饮品名称大都具有极强的中国色彩,甚至带有中国文学色彩,例如:一款饮品名叫“瑶池”,实质上是含有桃肉的季节限定饮品。“瑶池”,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指的是王母娘娘举办“蟠桃大会”的地方,自然随处可见是满满当当的桃子,用作饮品的名称,看似令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暗指这是一款和桃子有关的饮品,且满满桃肉,构思非常精巧。这款饮品的官方英译是“Peach Wonderland”,“peach”一词直接说明了该饮品的主要原材料,而“wonderland”一词的本意是“传说中的仙境,令人无比向往的地方”,用在这里,给人一种结满桃子的世外桃源的感觉,令人神往,且该英译名称非常贴近英文读者表达习惯,能够抓住外国友人的眼球,刺激消费,符合目的原则,读起来也不失美感和韵味,笔者认为十分巧妙。

另一款饮品名为“孔雀”,茶颜悦色没有直接将其译成“peacock”,因為这是茶饮,而非真的孔雀,官方给出的英译为“Grape Myths”,“grape”直接说明了原材料是葡萄,而“myths”一词是“神话”的意思,给人一种缥缈不真实的虚幻之感,又充满了神秘,通过该英译名,仿佛能让人看到一杯绚烂的紫色茶饮出现眼前,甚至可以反推出中文名称“孔雀”的由来——色彩艳丽,如同紫色的孔雀,该译名满足了译出语的文化需求,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语言习惯,并且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非常符合目的论中的连贯性原则。

这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翻译时,不论饮品名称是否带有特定文化色彩,意译都可以作为参考,而且对于“中国风”奶茶饮品名称翻译来说,意译更胜一筹。合理进行意译能在保留中国韵味的前提下,使饮品名称更容易被国外消费者所接受,从而刺激消费,这也完全符合目的原则、忠实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

四、从饮品翻译看“奶茶文化”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通过上文不难发现,饮品的大获成功,和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饮品翻译是分不开的,好的名字,的确会让人产生购买欲。星巴克让一种本不属于中国本土的文化深入人心,扎根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巷尾,这也是文化的交融,是全球化的另一种体现。而中国如果想要在世界上进一步传播奶茶文化,弘扬中国文化,那么也需要中国所特有的饮品,需要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奶茶,相比较而言,瑞幸虽然是中国的本土品牌,但其主打的饮品也是咖啡系列,和星巴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使瑞幸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本质上也只是品牌走出国门,中国本土的特色文化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但是瑞幸饮品的名称翻译的确值得借鉴学习,毕竟想要打开市场,商业利益是根本。因此,打造一杯“中国风”奶茶,并做好文宣材料以及饮品翻译,使之走出国门便尤为重要,“奶茶”也可以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武器。而“中国风”奶茶的佼佼者便是“茶颜悦色”,其将很多中国古典元素与奶茶饮品巧妙融合,比如,将红茶称为“红颜”;将绿茶称为“浣溪沙”,更有“幽兰拿铁”、“烟火易冷”这种极富诗意、带有中国韵味的名字。通过上文所举的例子,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茶颜悦色的饮品英译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如果茶颜悦色能够继续研究、改进其饮品的英译,并且有意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话,中国文化也会随之进一步传播。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中国风”特色的奶茶时,选取翻译策略时,相比于直译和音译,意译会更合适一些,因为直译和音译可能会丢失中文的韵味与美感,并且译出语较为生硬、平淡,目的论原则也无法体现。所以在翻译时应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意译为主,其他翻译策略为辅,再结合目标受众,遵循目的原则——即引起外国消费者的兴趣,激发其购买欲望,将文宣材料和饮品名称很好的以贴合英文表达,且便于英文读者接受的方式翻译出来,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

五、总结

中国奶茶在国外的影响越发深远,如果以“茶颜悦色”为代表的“国风”奶茶能够做好产品及外宣材料翻译,那一定可以像星巴克一样打开国外市场并扎根海外,且将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播开来。当代中国国力强盛,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如果可以借助“奶茶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播,那么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大背景下,这杯“中国风”奶茶,值得一品。

参考文献

[1]崔灵娟,胡波.从目的论视角看中餐菜名的英译[J].沈阳大学学报,2010,22(6):42-44.

[2]高洁梁,兰芳.论外宣翻译的直译方法——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2):42-46.

[3]乔平.中餐菜名分类及其英译方法[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2):46-49.

[4]杜亮.论中文菜名的英译方法[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5]李克兴.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高冲.从翻译的目的论看中式菜肴英译的翻译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論文,2013.

[7]许金杞.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47-51.

[8]卢允青,鲍芳.从目的论看星巴克饮品名称的汉译策略[J].安徽文学,2018(11):112-1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