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杜志刚 魏艳卿 杜艳强
摘要:本文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现状与特点、创新地方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地方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科建设提升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课堂知识-科研实践-学术理论-工程认知-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全周期本科生培养计划”育人模式,为学科建设提升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高质量育人模式提供了借鉴和路径。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重要供给主体,大学的首要职能和本质职能是人才培养。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双一流高校、行业特色骨干高校、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双一流高校通常以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较大分量;行业特色骨干高校往往具有行业属性,其发展依赖于行业发展形势和国家政策背景,该类高校以学科组群和专业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培育优势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多由高职高专院校升级而来,该类院校缺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主要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创新意识明显、社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
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具有三种职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知识、社会服务,与之相对应的工作是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多种形式的社会工作。显然,上述三种职能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职能可以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出现之初就存在,但发展科学知识职能的产生以19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威廉·冯·洪堡以“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创办柏林大学为标志,到19世纪末被广泛认可。
目前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在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迭代升级格局下该类高校的传统育人模式与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难以有效衔接的问题日益凸显,多数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强调以学科建设提升为龙头,带动教育教学模式革新和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然而却忽略了自身原有优势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符合企业人材实际需求的问题,甚至少数高校出现了仅为“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思想。常此以往,极易造成地方应用型高校既难实现学科建设提升的目的,又失去自身在应用型人材培养模式上的前期积累,导致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发展陷入困境。鉴于此,本文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现状与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创新、地方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制度保障三个方面论述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下以学科建设提升为目标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育人模式与路径。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现状与特点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传统育人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面临全面转型,对高质量人才需要尤为迫切,尤其是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此地方高校应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区域经济产业需求侧有效衔接,培养符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这将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需求。
当前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传统育人模式,更多的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当前我国应用型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当前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中低端产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差,甚至大量学生毕业后从事非专业性工作,造成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当前社会高层次创新实践型复合人才严重不足,尤其在高精尖产业领域,普遍面临着人才不够用、不适用的突出问题。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
实际上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在完成新旧动能转换的经济形式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有着巨大需求与空间。
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资源整合难度大、教学创新改革效果不佳等问题。2018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工作座谈会,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坚持走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突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核心,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指明了道路。
同时伴随着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迭代升级,社会对高校培养的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要求愈加提高,这就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而这一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则在于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课堂知识-科研实践-学术理论-工程认知-创新创业的融会贯通,最终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即本文所提倡的学科建设提升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育人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重“专业建设”、轻“学科建设”现象明显
“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承载的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平台和表现形式,而学科建设是专业发展的知识体系基础和支持,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科发展水平,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又促进了学科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说“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础工作,二者之间有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动关系,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整体,搞好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专业建设,搞好专业建设又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面对以“学科建设提升”为背景的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由于受地方高校长期将办学定位局限于“专业建设”的原因,导致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处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上出现了某些迷茫或偏颇现象,有些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此情况下甚至仅提“专业建设”,而放弃“学科建设”,将财力、物力、人力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更多涉及教学规范化和教学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开展“学科建设”,则可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灌输于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融入课程建设,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与资源,而这也正是目前大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所欠缺的,显然这种重视“专业建设”,忽视“学科建设”的做法造成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资源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下难以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可见,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进入迭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学科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而且有利于将学科建设所取得的资源转化为专业教学资源,进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创新地方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
(一)依托学科、面向应用,推进课堂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提升背景下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新时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巨大冲击,课堂育人模式改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讲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研究水平,促进新型课程的出现和建设,尤其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专业课程的建设,对于一些受时空影响较大的实践课程,可借助于VR虚拟仿真技术,以沉浸式、交互式的形式进行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丰富教学资源。此外,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知识面窄、基础不够扎实而导致的解决多因素复杂工程问题存在困难这一现状,要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通过知识体系的规范整体建构,培育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
依托学科优势,面向工程实际问题,以团队形式在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方面发力,借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将包含新技术、新理论的工程案例或解决方案以课堂项目、主题讨论等方式进行讲解,创新教学授课方式,不拘泥于章节顺序,而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逻辑思维为主线,将知识模块化。以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岩土介质加固与防护课题组为例,该课题组依托于承担的岩质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课题,将具体工程问题与《岩土加固技术》课程相融合,从岩质边坡工程地质勘察、预应力锚索锚固机理、预应力锚索现场施工等3个方面,以知识模块化的方式,对岩体结构、滑动面、滑坡类型、预应力锚索等基本知识点进行讲解,这种项目式授课方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授课目标针对性强,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效果较好。
(二)依托学科、面向应用,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育人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上,例如线上签到点名、线上命题考试、线上直播授课等,而课堂授课方式仍以传统的章节顺序为主,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自我探索能力,具体表现为以老师授课为主,而非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被动式教育理念,学生到点上课,课后解放,课后缺少和老师沟通互动,更缺乏课外实践(课外实验、课外实习、课外自学等)对课堂理识的总结和深化,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中的定义解释[5]。学科建设提升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生拥有的课外时间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得当,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能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倘若疏于管理和引导,过多的业余时间可能造成原本优秀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陷入网络诈骗陷阱,可见学科建设提升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育人模式有着新的要求。
为此,依托学科建设,组建团队,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例如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拥有“岩土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其中岩土介质加固与防护课题组有指导老师4名,其中教授2名、讲师2名,其他各专业兼职指导老师数名,校企合作单位涉及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地方科研院所、相关工程企业数家,但受制约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缺少硕士点的制约,研究生仅有2名(联合培养),使得课题组的重大科研项目“三峡峡谷区斜坡劣化带防护工程优化方法与技术研究”出现严重人力不足。为此,课题组提出了“全周期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即项目周期内每年从本校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大三学生中,吸收五名本科生参与课题组科研项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研试验以及课题组定期组织召开的研讨会,大四上学期根据已完成的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由此实现课堂知识-科研实践-学术理论三者的循环育人;大四下学期结合科研项目进展状况,由课题组老师推荐至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使学生的学术理论与工程实践进一步融合贯通,并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根据项目科研项目成果申报专利、发表科研论文,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制作与创新创业比实践,最终实现课堂知识-科研实践-学术理论-工程认知-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这种依托于科研项目从本科生抓起,实现“课堂知识-科研实践-学术理论-工程认知-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而且深化和补充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本文將其称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全周期本科生培养计划”。
目前首批“全周期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的十名毕业生均已毕业,其中3人考研成功,同时相关科研成果已申报“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取相关专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该批学生在“全周期本科生专业培养计划”期间培养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表述书写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总体来看,“全周期本科生培养计划”使学生实现了课堂知识-科研实践-学术理论-工程实践的有机衔接,践行了由课堂知识到动手操作、由课下试验到理论提升、由校内学习到校外实践、由科研成果到创新创业的全过程人才培养,可以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育人模式的制度保障
尽管目前许多地方高校都常提以学科建设提升为依托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学育人质量,并且加强了“学科建设”在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地位,但往往忽视学科建设与本校历史文化底蕴和实际资源状况的结合。
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其学科建设提升下育人模式的改革不能脱离其本质,应注意以下方面:(1) 不易过高设定目标或要求,必须基于自己的环境状况,特别是基于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现实基础制定预期的育人目标;(2)以学科建设提升为依托的教学育人改革时,无论对于跨学科还是相近学科,均需以对知识探究有兴趣的教师为团体,把对知识探究有兴趣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形成研究团队有力支撑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3)从学校层面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如资金、设备和场地等。简单的说学科建设提升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育人模式改革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要投入足够的资源要素保障。上述提出的“全周期本科生培养计划”便是基于我校现有的条件,立足于应用型高校与地方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择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锻炼,进而以科研成果促使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这样以来不仅弥补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科研动力不足的缺点,又可以集中优质师资带领重点专业进行突破,并且通过科研纵深发展,持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反馈于专业建设与发展,以此提高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论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迭代升级的格局下,面对着社会对创新实践能力强人才的巨大需求,以学科建设提升为依托,加强过程培养,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提出的“课堂知识-科研实践-学术理论-工程认知-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全周期本科生培养计划”育人模式着眼于工程热点问题、依托于科研项目攻关、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锻炼,以科研成果反哺课堂改革和创新创业实践,实现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的全过程培养,达到了预期育人目标,为学科提升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育人模式提供了路径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杜卫华.柏林大学的创建与威廉·冯·洪堡[D].天津:南开大学,2007.
[2]张东哲.应用型高校学科竞赛水平提升路径探究[J].教育观察,2019,8(24):130-131.
[3]史君坡,罗静.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23(5):151-155.
[4]贾金龙,李志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矿山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134.
[5]周伟,王淑芳,杜坤林.应用型高校教育学学科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21,41(1):106-113.
[6]孙明保,李新平,李松华,等.依托学科建设的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4(3):79-82.
[7]刘德峰,张臻悦,贾金龙,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6):106-107.
[8]张乐天,陈廷柱,王洪才,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文化内涵提升(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18,6(6):3-26.
注:本文系2020年洛阳理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一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支持。
作者简介:杜志刚(1987-12),男,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讲师,岩土加固技术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洛阳理工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