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分析

时间:2024-08-31

摘要:***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新任务、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研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亲和力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石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教育内容的亲和力。***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亲和力能够带给教育对象更有温度的内容,使冷冰冰的理论变得有“人情味”。第二,是教育方法的亲和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具有亲和力的教育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能得到认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第三,是教育者的亲和力。“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一线,其亲和力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形象,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往往能够与学生做到互相尊重,更受学生欢迎,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和谐师生关系。结合工作实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具体途径如下:

一、围绕学生,尊重规律,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氛围

1.建立良好的主客体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创造良好氛围,构建良好的主客体关系,离不开两个关键,一是良好師生关系的确立;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和谐。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点在于确立包含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老师在内的教育者与广大学生的和谐关系。专业课老师应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展现良好的知识素养,树立求知榜样,主动走进学生,引导学生交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整合多学科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当中,在课程设计上照顾不同学科的差异性,积极与不同专业学生互动,大胆吸收同学们的课题反馈;与同学们密切接触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发挥自身优势,走进课堂,走进寝室,走进食堂,走进活动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此外,学校党委和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应建立“大思政”格局,统筹协调好校园各部门、各学院系所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努力为良好师生关系提供舒适的软硬件条件,服务好每个环节,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2.重视现代媒介,建立具有亲和力的教学、活动和生活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具有亲和力的教学环境、活动环境和生活环境,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用户体验。其一,可以在思政教育教学环节中,广泛借助现代媒介手段,创新授课形式、丰富授课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其二,要通过现代媒介手段,如微信微博推送活动通知、直播活动状况。其三,要通过现代媒介手段及时传播校园生活讯息,如寒暑假生活温馨提示等可通过年级、班级QQ交流群予以发布,让同学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亲和力。

3.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规律包含三个部分的规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需要校院两级党委积极发挥党的组织工作优势,做好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工作,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他们带好头、做好表率。二是教书育人规律,教育者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甚至融合的,推动“师生双元主体”,发挥学生与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教育深入人心,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心。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关心学生,搭建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方法

1.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搭建师生互动的育人平台

首先,校院两级宣传部门要带头学习善用“微语言”,将互联网上流行的语言和网络符号、表情包等表达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底板,在微信、微博等官方平台设置专栏。其次,着手构建立体网络,建立校园新媒体联盟,加强主流信息的传播,突出大学特色,积极探索网络党团活动开展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和成长动力。再次,通过电子宣传橱窗、微电影、微视频拍摄活动、榜样人物等网络评选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达到沁人心脾的教育效果。最后,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提升平台的服务功能。开展各类咨询互助服务,构筑师生互动长效机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全方位服好务。

2.加强学生会、社团组织骨干选拔与培养,助力大学生自我教育

一方面,要下足功夫加强学生骨干的教育和培养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学生骨干培训网络,形成学生骨干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要精心设计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如国际精神救援、创新创业基础、社会调查能力等与学习成长息息相关的知识技能,为其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要加强学生骨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其能够做好学校、学院与广大同学们沟通的桥梁。通过着力建设一支涵盖学生会、社会组织、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在内的“预备”队伍,让他们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使大学校园在面对各种社会事件和网络舆情时,能够发出更多理性的声音,也使得广大同学能够更加健康成长。

3.创新实践育人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新时代趋势高度融合

一方面,通过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加强对师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发挥科研育人功能;通过校院两级协同,打造集预防、教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选拔学生进入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科教协同育人计划、产学研合作计划,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选拔一批示范项目、示范团队予以表彰,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坚持“零容忍”。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既要大力鼓励师生参与到校院两级的实践项目平台当中,完善校外实践的支持机制,引导师生在实践中提升认识、增强能力。

三、服务学生,整合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1.优化内容,建立具有亲和力的思政教育教材、教案和教学转化体系

其一,要建立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体系,理论教材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文本载体,要结合时代要求完善修订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教材。其二,要建立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案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善于学习和融入其他专业课的教案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变更“有活力”、更“接地气”,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老师之间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在教学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其三,要建立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转化体系。学校应鼓励师生“走出去”、“结对子”,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带出校园、带到家乡、带到基层,鼓励思政课老师与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开展课题合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条件落地转化,助力社会文明建设。

2.整合资源,构建实训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资源,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推动面向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发挥合力,有效传递到每一位社会成员,同时让大学生群体走入社会近距离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多形式社会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创业实习基地,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相结合,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相结合,指定分类教学实践标准,为广大师生创新创业、感知社会提供丰富的土壤。

3.关注时事,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增强时代感,保持时代性。作为高校管理者,要不断领会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精神,确立适应国情校情的校园“大思政”格局,自觉做好“政治体检”,坚守政治方向。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内容和创新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和同学们的新需求,有效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青年学子,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①,把握时代机遇,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運联系在一起,把中国梦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并为之不懈奋斗。

注释:

①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青年观),《人民日报》(2018年07月24日19 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2]陈红媛.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24期

[3]林丹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索.高教探索.2012年第四期

[4]王明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07

[5]用“立体”、“融合”、“标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长江日报.2016年12月19日第012版

作者简介:文海霞,四川大学教务处(招生办公室),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招生录取、招生宣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