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温对ABS树脂和聚碳酸酯塑料降解的影响

时间:2024-08-31

王首骏

1. 引言

PC树脂和ABS树脂均是是世界上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聚碳酸酯(PC)具有突出的冲击韧性、宽的使用温度、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等优点,但是其不足之处为熔体粘度大、加工成型困难(特别是加工大型制品),容易产生应力开裂、缺口敏感性大、不耐溶剂,且价格昂贵。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加工流动性,价格也比较便宜,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因耐热性、耐候性能差,力学性能不够理想而限制了它的应用。PC和ABS共混所得到的PC/ABS合金在性能上可形成互补:一方面共混合金的耐热性、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优于ABS;另一方面其熔体粘度比PC低,加工性能比PC好,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也大大降低。但是由于PC/ABS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存在降解现象,对产品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工温度对PC/ABS影响的研究,可以为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

2. 实验方法

将ABS和PC原料在恒温干燥箱中于100℃下烘干两小时,开启密炼机预热设定密炼机各区温度、加工时间、转子转速等参数。

取50gABS原料于密炼室中,开动转子炼制10min后打开,立即趁热用小铲子刮净胶料,此为洗涤密炼机,去除金属壁表面杂质。称取烘干的ABS原料60g左右,分别在260℃、300℃条件下,放入密炼室密炼10min后打开,用洗净烘干的瓷盘盛装取下的胶块,待冷却后装入塑料袋贴上标签,注明加工温度。

同上用PC洗涤后加工得到260℃和300℃下PC的样品,最后称取PC/ABS共混物60g左右(PC和ABS质量比为3:1)分别在260℃和300℃下加工制得两个PC/ABS混合样。

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分别分析用密炼机高温(260℃和300℃)加工后的ABS、PC、PC/ABS共混物的化学结构变化和相对分子量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升高加工温度对PC/ABS共混物的影响。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图3-1~图3-8分别为未加工的ABS、260℃加工后的ABS、300℃加工后的ABS、未加工的PC、260℃加工后的PC、300℃加工后的PC、260℃加工后的PC/ABS、300℃加工后的PC/ABS红外谱图。

由图3-9未加工的ABS和260℃加工后的ABS的谱图对比(A曲线表示未加工的ABS谱图;B曲线表示260℃加工后的ABS谱图),看出未加工的ABS比260℃加工后的ABS在1640cm-1附近的羰基(C=O)特征吸收峰大,这可能是由于未加工的ABS存放过久发生了表面氧化,但其内部未被氧化。而在加工密闭环境中,氧气进入很少,几乎不发生氧化反应。加工过程中被氧化的表面和未被氧化的内部均匀混合,所以未加工的ABS的羰基的特征吸收峰大。同理,由图3-10未加工的PC和260℃加工后的PC的谱图对比(A曲线表示未加工的PC谱图;B曲线表示260℃加工后的PC谱图),发现未加工的PC也发生了表面氧化。

由图3-11 260℃加工后的ABS和300℃加工后的ABS谱图对比(A曲线表示260℃加工后的ABS谱图;B曲线表示300℃加工后的ABS谱图)和图3-12 260℃加工后的PC和300℃加工后的PC谱图对比(A曲线表示260℃加工后的PC谱图;B曲线表示300℃加工后的PC谱图),看出不同加工温度下的ABS、PC的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形状基本不變,说明加工温度对ABS、PC化学结构影响不大。

由图3-13 260℃加工后的PC/ABS和300℃加工后的PC/ABS谱图对比(A曲线表示260℃加工后的PC/ABS谱图;B曲线表示300℃加工后的PC/ABS谱图),看出260℃加工后的PC/ABS比300℃加工后的PC/ABS在3500cm-1附近的羟基(-OH)特征吸收峰大,应该是加工前PC/ABS未完全干燥有水,高温下PC对水敏感,温度升高水解加剧,所以导致羟基的特征吸收变大。

3.2凝胶渗透色谱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3-14~图3-17为未加工的PC、未加工的ABS、260℃加工后的PC/ABS、300℃加工后的PC/ABS的GPC测试结果。根据GPC谱图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列于表3-1。表中,Mn为数均相对分子量,Mw为重均相对分子量,D=Mw/Mn为多分散系数。

从图3-14中可以看出PC的大多数分子相对重均分子量是5 x103~105g/mol,峰的最大值出现在5x104g/mol左右,是一个宽度比较窄的单峰,说明PC分子量分布比较集中。

从图3-15中可以看出ABS的大多数分子相对重均分子量是104~106 g/mol,峰的最大值出现在105g/mol左右,也是一个宽度比较窄的单峰,说明ABS分子量分布也比较集中。

从图3-16中可以看出260℃下加工后的PC/ABS的大多数分子相对重均分子量是5x103~5x105g/mol,峰的最大值也出现在5x104g/mol左右,它的分布不再是个单峰,说明PC和ABS重均分子量分布没有完全重合。且260℃下加工后的PC/ABS大多数分子的相对重均分子量(5x103~5x105g/mol)分布处于PC(5x103~105g/mol)和ABS(104~106g/mol)之间。图3-16中,小于104g/mol区间的分子应该主要来自于PC。

从图3-17中可以看出300℃下加工后的PC/ABS的大多数分子相对重均分子量是104~105g/mol,峰的最大值出现在略小于5x104g/mol左右的地方,是个单峰,PC和ABS重均分子量分布基本重合。这可能是由于PC在300℃加工时降解加剧,使PC的相对分子量分布曲线稍向左移,与ABS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重合,同时使多分散系数减小。

4. 结论

红外图谱表明加工温度对PC/ABS共混物的化学结构影响不大;GPC结果表明加工温度升高,PC/ABS共混物中PC降解加剧,所以温度过高不利于PC/ABS的加工。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孙婧丽.聚碳酸酯的生产和应用[J].科学技术,2011,3.

[2]吕恩年,李洪力,司丹丹.聚碳酸酯的生产、应用及前景[J].河南化工,2010,10.

[3]张野,朱世峰,夏秀丽.合成聚碳酸酯的工艺技术及应用进展[J].辽宁化工,2010,39(6):640-643.

[4]张微微,刘莉,司丽.PC/ABS共混体系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03,156(4):27-30.

[5]杨有财,李荣勋,刘光华.基于TGA-FTIR联用技术研究ABS树脂的热氧降解行为[J].分析测试学报,2010,29(8):777-781.

[6]B.E Tiganis,L.S Burn,P Davis,et al. Thermal degradation of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blends[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2,76:425-4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