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倩 潘瑜
摘要:“十四五”是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将围绕“415”产业体系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素质专业化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重要保障。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解决人才保障的重要途径,但需要解决好产教文化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企业主体作用等问题,才能实现真正高水平融合。
关键词: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先进制造业;浙江省
加快产教融合发展,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浙江省印发了《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高水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打造融合高地。按照浙江省“十四五”规划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需求,需深化产教融合,在全球人才高地上下功夫,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全方位贯通,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高水平的产业和人才支撑。
一、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高水平产教融合
2021年浙江省发布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生态要更具活力,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按照浙江省这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愿景,结合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围绕“415”产业体系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构建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四梁八柱”。加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发展理念,顺应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效支撑制造强省建设,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巩固升级汽车、绿色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智能家居等优势产业。谋划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三代半导体、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柔性电子、深海空天、北斗与地理信息等颠覆性技术与前沿未来产业。
(一)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需要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是核心;人作为生产力最能动的要素,则是关键。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是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总书记在致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的贺信中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浙江中小企业数量大、产业门类多,对各类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同时,随着浙江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浙江正全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制造强省,需要打造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而职业教育正是主要途径。职业教育,应以面向市场、服务地方和企业为办学宗旨,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向社会输送大量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
(二)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需要高水平科研应用能力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命脉、富民强省的根基,是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的战略重点,是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产业发展应当转变为主要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动力,需求也由传统意义上的追求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转变,发展方式也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这些都需要高水平、应用型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作为支撑。职业教育院校作为应用型科研人才和成果的主要来源,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围绕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攻关的难点、关键点,开展科技研究,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水平的科研应用能力,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能。
二、浙江省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十三五”期间,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浙江省职业教育坚持内涵发展和改革创新,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专门设立产教融合联系会议、成立10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推出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措施、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使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助推器”作用初步显现,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军的重要供给力量。然而,对照先进制造业基地“四梁八柱”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新要求,当前浙江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还存在明显不适应的情况。
(一)产教融合层次浅
职教集团是浙江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路径,通过产教集团可以整合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等资源,推动产、教两个领域的互动与对接。然而,当前浙江省职教集团“存在‘集’而不‘团’,合作浅表化的困局。作为一种松散联结的非法人组织,除了集团牵头单位,其他参与单位归属感较低,而且合作基础薄弱缺乏深度合作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当前,浙江省产教融合多方协同机制仍侧重于校企合作层次,多存在于教学合作等环节,采用比较多的合作形式有: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班、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校内外实训指导等。更有甚者,校企之间的合作还存在“签订协议时很隆重,但后续却没有实质性进展,成为一种应付检查的形式,或是‘人情合作’的摆设”。总体而言,产教融合形式较为粗放、合作层级低、理念尚未普及,高校、企业、行业、社会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深层次产教融合格局未完全形成。
(二)政策制度保障效力弱
当前,浙江省的产教融合多依赖于指导性政策文件,虽然有个别地方出台了校企合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如宁波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但缺乏省级层面统一的、关于产教融合的专门地方性法规。相较于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稳定性差,刚性约束力弱,难以达到约束和保障产教融合各方主体行为与合法权益的效度。此外,指导性政策文件的规定多为原则性、目标性规定,缺少具体的落实细则和措施,可操作性低,另一方面,浙江省推动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不少,但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比如,“由于缺乏产教融合具体实施的相关细则,一些学校出于担责问责的顾虑而不能积极响应企业发出的合作倡议”,“一些产教融合项目未能充分落实土地、稅收等方面的政策,以致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较高;学生实习保险机制不完善,在安全生产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处于安全风险考虑,不愿接纳学生实习等”。
(三)企业主体作用不突出
产教融合就是要让行业企业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的主体,但当前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行业企业虽展露头角,但尚未发挥出主体、主导作用,“根据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的监测数据,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对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浙江省已经开展的产教融合项目多以高等院校为主,不利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互动,难以形成人才的梯度化、分类培养体系。“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同样呈现一种边缘性游离的状态,在行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规划与指导、课程建设等方面功能发挥都较为欠佳”。由于已有产教融合激励政策未能真正落地,地方政府的激励政策与制度建设缺乏配套措施,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导致参与高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作用不明显。比如,国企资源进入职业教育办学存在政策障碍;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训机构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少具体办法和适宜的操作路径,等等。而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链、人才链、创业链、产业链的有效融合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对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出更高需求,迫切需要产业龙头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国内外产教融合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在围绕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上产教融合方面的典型做法主要包括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导和以行业为主导三类。其中,德国的“双元制”是企业为主导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典型代表;英國的三明治式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是以学校为主导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典型代表;澳大利亚“TAFE”学院是以行业为主导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典型代表。
(一)德国“双元制”
德国“双元制”(Duales Studium)发端于19世纪末,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同时侧重企业培养,并以实践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以了解实训技能操作中“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学生首先是企业学徒,并与企业签订合同,其次才是学生。考核模式采用技能资格认证和理论知识考试。
“双元制”教育过程显现出产教融合的显著特性。一是教师队伍的产教融合,教师来自企业和学校双方,分为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两类,分别负责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二是教材的产教融合,教材包含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并且采用实践培训和理论授课两种教学方式。三是教学环境的产教融合。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企业教学内容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进行实际操作,技术技能培训也是真实的生产性劳动,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始终是围绕职业实践活动由浅而深开展的。学生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时间比例为3:2或4:1,即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提前接触到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同时,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可以拿到相应的工资。
(二)英国“三明治式”
“三明治”教育模式始于1901年的桑德兰技术学院(Sunderl and Technical College,现更名为桑德兰大学),其教育目标是为当地工商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在工程等专业中探索白天企业实习、晚上上课。这种教育模式经历了起步、成长、成熟和稳定四个阶段,目前已经被纳入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成为英国职业教育最高阶段的最普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明治”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一是强调实践,采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以工程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结构是:一年级学习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二年级学习专业方向基础课程,三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45周的实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四年级学生回学校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及工商管理,并完成毕业设计。二是弹性课程,不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差异性,一种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参与为期一年的实践活动,这一年的实习,学生可以选择一次性完成或平均分两次完成。第二种是学生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均到企业进行一年实习训练期间在学校接受两年或三年的理论学习,也称“1+2+1”或“1+3+1”教育计划[9]。三是全过程考核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监督,其考核内容包括企业评估、指导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方面,其中企业评估最为重要。四是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接轨。“三明治”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获得的资格证书纳入国家资历证书框架体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三)澳大利亚“TAFE”学院
“教学工厂”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创立,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企业生产项目引入学校,与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教学工厂”模式的特点一是项目教学贯穿始终。采用项目教学,企业专职项目工程师与学校的专职教师、学生合作开发项目,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相互合作,不断沟通,从而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学生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接触真实企业环境,了解项目开发的全过程,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高度重视双师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学工厂”坚持“以师为本”理念,采用严格的招聘、有计划的培养与培训、科学的考核与分配等程序。为了能保证教师的知识能及时得到更新,每年安排教师到企业及相关机构进行新技术培训或考察进修,安排教师赴合作企业参与项目开发,并进行轮换,使每位教师都参与项目研发,从而保证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不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学工厂”每周一次聘请各类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做新技术讲座,支持教师关注并参加专业展览会,以搜集信息、更新知识。
四、产教新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一)促进产教文化融合,提升融合深度
文化融合是真正实现深层次产教融合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产教文化融合是以文化为纽带化解当前产教融合流于形式的“两张皮”现象,推动产教融合向全方位深层次多价值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实现产教文化融合:
第一,要相向而行、双向融合。既要强调“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产业、企业文化中的制度精神、技术伦理等有机地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同时也要推动教育、科研文化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助力企业提升创新创造能力,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第二,要求同存异、相宜融合。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各有特色。产教文化融合,不是两种文化简单、机械地叠加,而应当在保留各自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共性文化元素,结合各自的需求,进一步形成融合点,进行有效的、相适宜的融合。
第三,要多层发力、共创融合。产教文化的融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如环境层面、理念層面、行为层面等,不同的层面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实物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职工行为、学生行为等等。产教文化融合需要多层次、多点位共同发力,共同推进融合。
(二)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
按照校企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发挥好政府统筹推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推动产教融合走向纵深,推进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全方位深度融合。
第一,创新“政行企校所”五位一体、“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协同创新平台。以地方政府主导,提供政策、资金、土地、项目的要素保障,引导学校优势学科与区域主导产业深度融合;引入行业组织,以其为纽带链接学校和企业,确保产教融合平台符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推动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分别提供学科、科研、实训等资源要素,共建共管共享。
第二,创新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教学科研平台。如建设产教融合联盟、企业等,在创新型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铺开,合作开发的课程、教材范围覆盖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研发设计、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通过产业联盟、企业间的横向交流构建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核心、产业联盟、企业协同发展的“1+N”建设构架,从交流、协同创新、合作育人出发,构建具有立体式、开放式、网络化、实践性的校企共同体。
第三,搭建区域协同的共享实训平台。由政府与行业主导,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打造区域范围内协同育人的公共、共享实训平台,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实际为导向,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和学生实习实训需求,搭建实训平台,使学科建设与产业升级对接更加紧密、师资队伍更加强大、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特别是依托企业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满足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家政、养老、健康、旅游、托育等社会服务产业人才需求。
第四,升级创新创业的科研孵化平台。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推动“双一流”建设等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加强政校对接、校地融合、校企融合,促进资本与智力的融合,打造高能级平台。
(三)完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产教融合涉及企业、学校、政府、行业等多方主体,其实现及其可持续有效运行,需要构建一套能够激发各方参与主体积极性的动力机制。
第一,强化企业主体作用。企业是产教融合的关键主体,需拓宽企业参与途径,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构建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税费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增加产教融合投入等。
第二,健全多方协同机制。产教融合实习持续运行的一个前提是参与各方主体的动力和积极性。应围绕“政府指导、学校搭台、企业共建”的理念,建立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运作机制。调动各方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找准各主体间的利益链接点。政府积极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各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对话,推动各主体找准匹配利益结合点,实现资源互补整合优化,进而创造新增加价值。如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对接,实现人力共享;企业生产车间与学校实训基地对接,实现平台共建;企业岗位标准与学校课程体系对接,实现共同育人;企业技术与学校科研对接,实现共同研发。
第三,强化制度保障机制。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资源补充、财税减免、用地、购买保险、劳务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产教融合。如进一步加大经费的争取力度,统筹经费安排,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联盟成员自筹资金和企业赞助等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资金筹集渠道,确保产教研战略联盟运行所需的长效资金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可执行力度,协同联动相关政府部门,统筹推进政策兑换,确保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能切实落实到具体的企业、高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