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白雪萍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在智力、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成长,而不是单单只关注学生在智力上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担当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教育工作。德育要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因此,劳动教育是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重要途径,在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劳动的方式去唤醒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学生感受到追求美好生活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劳动教育和德育之间的联系
目标的一致性。劳动教育和德育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本的目的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强调让学生在生活生产知识和社会劳动技能的接触中去学习,使学生对劳动产生认同感;而德育则旨在通过各种途径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劳动教育和德育都是为践行素质教育所服务的,根本的教育目标一致。
教育路径的借鉴性。在新时期下,劳动教育和德育都在追求创新化的发展,致力于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学有所得,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和德育之间可以为相互的落实提供借鉴,教师可以利用移动技术、借助社会力量等方式去实现劳动教育和德育的有效融合,增强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二、发挥劳动教育德育功能的途径
(一)开发乡土资源,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与各种信息技术的接触越来越广泛,与自然之间的接触却淡化了,而亲近自然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内心还保留着对自然的强烈向往,这给我们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在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发各种途径的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去关注自然、思索自然,了解自然和自己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然亲近情感,从而为学生环保意识、爱国情怀等思想品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里面选择一块区域,与学生展开“开心农场”的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对于生命是十分好奇心的,但是由于学生的生命观念不足和生活经历有限,很多学生都存在着漠视生命的问题,而在开心农场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粒种子,让学生从种下一粒种子开始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了解自然生命是如何生长发育的。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输正确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来之不易,使学生在自己的辛勤劳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再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当地的自然区域,让学生观察当地在环保上做出的努力,并且带着学生一起去参加自然公益劳动,让孩子们试着为没有家的流浪动物做小屋子,唤醒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喜爱,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总之,教师要善于从自然的角度入手去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懂得世界之大,拉近学生与自然在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
(二)注重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
劳动教育不是单单让学生进行劳动,往往还要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会手、脑、口并用,因此,劳动教育也是激发学生正确科学观念的重要渠道。在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分析学生的智力成长特点,对原本的劳动教育活动进行适当的改善,更好地体现出科学探究的属性,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摸索,激发出学生对科学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念。
比如,在引导学生开展“开心农场”的劳动实践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农场的设计,在种地的过程中了解土壤、营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很多学生对种植存在着错误的观念,认为将种子种在地里就可以等待种子开花结果,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出现了失败的现象,这个现象可以成为科学德育的契机,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上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书籍、电视节目等角度去了解如何创造良好的土壤表面状态,怎么协调土地的水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可以怎么来提升土壤的肥力来为植物提供充分而不过分的营养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植观念。在学生具备了充足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再带领学生去展开劳动,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当学生在实践当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也要将学生的错误作为劳动教育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带着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索,让学生在知错改错中形成良好的抗挫折意识,帮助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家庭劳动活动,鼓励学生帮助父母完成一些家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小小的家务中存在着很多的难题:铁锈应该怎样除去、地板太难擦了怎么办等等。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了解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会帮助其更好地解决难题。总之,教师要巧妙运用劳动教育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使学生可以在与科学文化的接触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三)恰当技能锻炼,满足学生社会角色的体验
劳动教育与智育不同,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更多地互动,包括学生与学生、學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甚至是学生与植物、动物等其他类型生命之间也会发生多种多样的互动,这些互动会带给学生别样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内心的情感更加充沛,对情感的追求也会更加强烈。因此,教师要有效利用劳动教育的这一特征,引导学生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不同的技能,经历不同的情境,从而满足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情感体验需求,使学生获得情感和技能的同步成长,更有助于德育的落实,帮助学生逐渐融入社会环境中。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这次的活动当中,学生要化身成为小记者,对学校里面学生的浪费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改掉错误的生活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铺张浪费的现象也随之发生,但小学生的资源意识还不强烈,对学习用品、水、电等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有所不足,因此,有必要开展这样的劳动课程。教师可以给参与劳动的学生颁发“记者证”,让学生在校园里进行采访,了解一些学生是怎么去使用各种生活用品的,是不是正确地做到了节约资源不浪费。在调查的基础上,“记者”们要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设计一份报纸,记录下自己的调查所得以及正确的资源节约思想,并且将报纸在校园范围内进行推广,给学校里的同学介绍正确的理念。这样,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掌握采访、数据分析、设计报纸等技能,了解到一个合格的记者应当具备哪些素养,从而在学生的亲身体验当中增强学生的感悟,使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技能,也可以获得道德观念上的成长。
德是育人之本,没有德育的渗透,教育就将会变成干涸的土地,因此,加强德育的建设是新时期下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要明确劳动教育和德育之间的联系,深入思考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实际需求,将德育的思想合理地融入劳动教育过程中去,使学生在获得扎实劳动技能、强健身体素质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依靠劳动教育和德育的协同发展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