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家园学研小组

时间:2024-08-31

赵迪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0余年,我对家长工作的理解也不断变化。入职初期,我认为家长工作就是跟家长交代孩子的情况,孩子不出问题开开心心地过一天就能让家长满意;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家长的希望是孩子们在幼儿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要吃好喝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自身专业素养的逐渐提高,我对家长工作有了深刻的领会和思考,新时期的家长普遍学历很高,也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所需的育儿知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照顾和单一的学习,对班级活动也能提出很多、很有意义的建议,也愿意作为志愿者参与班级活动……如何开展有效的家长工作,真正实现家园双主体的目标呢?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曾经说:“要做协商性育儿指导,形成家园合力,这就离不开家园之间的协商与合作。” 于是,从两年前开始,我尝试摸索一种家园工作新形式——家园学研小组,学家长之所需,研家长之所困,立足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座谈、观摩、体验等形式,和家长共学共研,做协商性家园育儿指导工作,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的家园学习共同体。

要开展有效的学与研活动,調查幼儿的发展需要与家长的育儿需求是关键。我们采取的调查方法有一对一访谈(面对面、电话或微信)、小组约谈、问卷调查和家委会调研等。其中小组约谈效率最高。小组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某些共性特征的,比如,几名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上有共通性,或是社会交往方面有共同点,再或是这几名幼儿是好朋友。这样的小组交流会更深入。针对调研来的问题,我们再召开班会、家委会,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共同确定学习研讨的主题和形式。下面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研活动。

学研主题: 幼儿自理能力影响游戏水平

学研形式: 视频分析讨论

在半日小班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家长普遍对幼儿的游戏水平比较关注,不太关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他们不明白动手能力弱会阻碍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于是,我们就以“自理能力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有力支持的相关案例研究”为主题开展了第一次家园学研活动,目标是通过对一些游戏活动案例的分析,探讨幼儿需要加强锻炼的内容,提高家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捕捉教育契机的敏感性。

首先分享了两个本班幼儿的游戏视频,从中能看出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自理能力给与游戏的支持。如,嘟嘟小朋友想做机器人时会自己根据需要取放物品,安全使用工具,并保持游戏中的环境卫生等,这些生活的基本能力都是支持他完成自己设想的作品的基础。

接下来请家长分享小朋友在家的游戏情景,共同寻找其中与自理能力相关的内容。一开始家长并不太清楚,但通过共同的探讨,家长逐渐清晰了自理能力的内容,如,当幼儿想进行表演时,需要自己穿戴服饰;当幼儿想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需要自己取放材料,并且会使用材料和工具等等。

有三位奶奶(姥姥)参加了研讨,她们也积极参与交流。当馨文爸爸提出,父母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视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但当老人在家看护的时候就避免不了包办代替的行为时,三位老人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现在知道了指导孩子自理能力挺重要的,但有的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比如孩子吃少了些,我就心疼想让他多吃点,怕影响了长身体,但也知道是应该让他自己吃的。”另外一位老人说:“生活当中的我们还知道些,游戏中我们就不知道该帮他练什么了。”针对这位老人的困惑,教师带领大家一起总结梳理了各种类型的游戏中自理能力的相关目标,让家长在日常陪伴时心中有目标。

这次学研活动后家长们表示收获满满,我也树立了信心。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家长虽然育儿态度积极,有一定的经验,但理念并不系统;家长日常陪伴以“帮忙”为主,缺乏观察、分析幼儿的能力;对于自理能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不太清晰;日常生活中父母和祖父母在育儿方面存在“鸿沟”。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1.每周将幼儿活动情况的照片及文字说明发送到班级群中共享,帮助家长学会观察分析幼儿的发展情况,同时在家园配合栏中给家长提供一些具体观察的方法。

2.创建班报(H5形式),将家园交流的内容进行直观呈现,方便家长阅读。其中包括教师的话、家长的话、班级趣事、班级动态等版块(随时调整)。

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请家长进班观摩幼儿游戏,再通过现场观摩的形式开展学研活动。

4.将老人纳入学研小组,使教育更加一致。

学研主题: 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体育锻炼

学研方式: 亲身体验探索

针对孩子们运动量不足、家长总说锻炼没有条件的问题,结合幼儿园的体育节活动,我们组织家长一起研究“如何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体育锻炼”,并将身体情况允许的老人纳入本次学研活动。在过程中对老人们的身体多加关照,整个活动开展得安全、顺利、快乐。

首先,家长和孩子们在操场上探索沙包的“一物多玩”。每个家庭都找到了沙包的新玩法,收获满满。

然后,我们请家长们到音乐教室讨论一物多玩的教育价值。家长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我及时记录、归纳要点,会后再结合孩子的发展目标进行总结梳理,做成PPT,在家长群分享,方便家长开展家庭体育游戏时参考。

接着,我们趁热打铁,分三组探索酸奶盒的玩法。家长们参与热情高涨,每组都创新出十几种玩法,分组展示时,都兴奋得像个孩子。

这次活动不但引领家长从简单单一的运动形式向积极思考各种锻炼新形式的转变,也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游戏的热情,增强了家长陪伴学习的目标意识。

学研活动后,家长们意犹未尽,回到家里找来了一些低结构材料,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体育游戏,并拍了视频进行反馈,有背着纸箱子做的蜗牛壳爬着玩的;有跳盒子玩的;还有拿瓶子当保龄球打着玩的,镜头里充满了孩子和家长的欢声笑语。

学研主题: 以儿童视角理解儿童

学研形式: 线上视频分析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学研活动也搬到了线上。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和孩子年龄特点,以我园《我是生活小主人——幼儿居家活动指南》为核心目标,共同学习研究了关于幼儿居家生活中自理能力、卫生习惯、家务劳动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一次,是通过观看向家长征集的视频,引导家长站在儿童视角去分析。在宇伦小朋友的穿衣视频中,孩子在认真地扣着扣子,他从下向上扣,将第一粒扣子扣到了第二个扣眼里面,家长马上说道:“你应该从上往下扣,这样就不容易扣错了呀。”孩子说:“我就想这样扣,我也能扣对的。”妈妈说:“那你试试吧。”宇伦笑着接着扣起了扣子……经过三次尝试,他成功了。

在对这段视频进行分析时,我引导家长将自己想象成宇伦,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帮助家长理解什么是儿童视角。经过一番分析讨论,最后宇伦妈妈也说:“如果我是宇伦,我也想自己尝试着扣扣子,其实就是在玩,扣错了也没什么,还与众不同呢。当发现其他人都整齐地扣着扣子的时候,自然就知道自己出现的问题在哪里,自己就会想办法去调整好。”

通过家园学研小组活动的开展,家长转变了视角,懂得尊重孩子的自主发展,同时增强了捕捉教育契机的意识,亲子关系越来越好,亲子陪伴质量越来越高。家长之间也更加熟悉和了解,形成了一个和谐的互助家长群,日常生活中还可以互相分享研讨育儿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对老师来说,通过这样的工作形式,不仅取得了家长的完全信任,满意率大大提高,更增进了家园关系,使家园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利,家长们有了大事小情都愿意和老师来分享或寻求帮助。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宗旨,我们就可以用心做好家长工作,探索出更有效的家长工作新形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