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数学探究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

时间:2024-08-31

陈冠楠 徐海娜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数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手段。但在以往的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提前将游戏活动设计好,并按自己的经验或想法投放材料。幼儿的角色是消极、被动的,学习品质难以获得发展。同时,教师尤其是一些新手教师,也很难设计出适宜的、幼儿真正感兴趣的数学游戏活动。

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数学游戏活动中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实现自主探究呢?能否寻找到设计、开展数学游戏活动的有效方法,让新手教师也能有章可循,迅速找到“感觉”?基于这些思考,我园尝试开展在数学探究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

第一步:变理念

我们发现,幼儿不能实现真游戏、真探究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作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希望能玩可以自己设计、创造和改编的游戏活动,如果教师一味强调通过游戏活动实现预设的发展目标,就必然会忽视幼儿的感受和需求。为此,我们尝试改变过去“教师设计、幼儿参与”的模式,引导教师先观察、了解幼儿,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主动表达表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第二步:变环境

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环境”上。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开放、自由、支持性的游戏活动氛围。教师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幼儿,给予他们鼓励、信任、支持。其次,班級墙面的内容更多地体现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梳理孩子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起到记录和支持的作用。最后,在研究中,教师不断讨论、实践“什么样的数学游戏材料是适合幼儿探索的材料”,总结出材料需具备丰富性、可探究性、及时性、延续性、开放性5个特点。

第三步:变互动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针对幼儿探究游戏中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互动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把握互动时机。幼儿游戏时以观察、陪伴为主,发现介入时机时再介入幼儿游戏。其次,把握互动内容。紧扣幼儿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互动中不断引发幼儿主动思考。第三,重视互动语言。用温和的语调,信任的语言,支持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最后,把握游戏评价中的互动方式。游戏评价过程中利用充分的研讨和协商支持幼儿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采用启发式归纳、经验梳理、提出挑战性问题等方式互动。

第四步: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在数学探究游戏中所体现的学习品质

每篇观察记录都重点关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老师不仅用照片和文字记录幼儿的自主探究过程,也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品质进行记录和评价。在探究点辨识环节,老师将数学探究点和幼儿表现出的学习品质特别做出提炼,从而寻找幼儿下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沿着以上4个步骤,全园教师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尝试,在创设探究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方面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重新定位游戏活动目标

教师一改以往以“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呈现活动目标的方法,转而以“更多地思考幼儿通过游戏获得什么”“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等问题来构成目标体系。课题研究中,老师们更注重幼儿自主游戏中新经验的获得,教师根据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梳理出3方面的内容:1.幼儿在数学探究游戏中的探究点;2.幼儿在数学探究游戏中玩游戏的方法;3.该游戏活动提升了幼儿哪些学习品质。使教师清晰地知道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目标,为幼儿的游戏提供适宜的材料和支持,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形成了常规的数学探究游戏指导思路

通过长达5年的实践探索,我园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数学探究游戏设计思路,帮助教师与幼儿一起开发数学探索游戏,并在游戏中提升幼儿好奇心、坚持性、解决问题能力等学习品质。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打破了过去的思路,尊重并尝试幼儿发现的玩法,把游戏的方法和节奏交还给幼儿。孩子们在真游戏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与同伴共同实践、探索。秉承这个思路,教师和幼儿一起创造幼儿真正想玩的游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以游戏“吸管魔法师”为例,对数学探究游戏创设进行说明。

“吸管魔法师”源于幼儿偶然把一根毛根塞进了吸管内,引发更多幼儿用吸管进行形状拼接,最终生成了系列数学探究游戏。区域游戏时,豆豆把一根毛根塞进了吸管内,向小朋友展示着他的毛根会钻洞洞。接着,他又塞入了两根、三根毛根,长长的吸管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小朋友们惊叹道:“这简直像变魔法!”大家跃跃欲试,想要用吸管来变魔法,于是“吸管魔法师”的游戏开始了。

幼儿尝试用毛根和吸管进行连接,变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各种图形。通过探索,幼儿发现了毛根和吸管还能组合出新的图形,于是开始了创新组合。

第一阶段,孩子们将毛根和吸管拼接成简单的形状,并进行平面组合。在连接的过程中,幼儿发现毛根总是从吸管中掉出来,他们在讨论中总结了失败的经验,继续尝试。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

第二阶段,孩子们开始进行立体组合。毛毛将6个正方形连接在了一起,组成了正方体,并且他的正方体能“站起来”,引来了其他孩子的羡慕。大家纷纷尝试,拼出了立体五角星、摩天轮,孩子们还通过讨论和尝试解决了高楼不稳的问题,使歪歪扭扭的高楼得到了改善。这个阶段中,孩子们开始借助合作的力量,面临“高楼不稳”的问题,反复讨论,并通过尝试验证解决方法,体现出强烈的探索欲与坚持性。

第三阶段:创新组合。自从制作了摩天轮,孩子们兴致高涨,希望能制作一个会动的摩天轮。于是,“摩天轮动起来”的探究便开始了。首先,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了摩天轮分别由三角形和六边形组成。随后,孩子们将两个一样大三角形及长方形组合做成主体支架,并组合立体的六边形为摩天轮。最后,将立体六边形与主体部位组合,摩天轮真的动起来了。这个阶段,孩子们在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激发下,主动查询资料,设计制作方案,合作讨论、操作,好奇心、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四阶段:多次改变组合吸管的玩法后,幼儿变出金字塔、帝国大厦、吸管城堡等多种形状组合的立体建筑。

第五阶段:游戏延伸。通过观察图形、探索图形,幼儿发现了图形的等分秘密。如,一个长方形可以分成两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一个菱形可以分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一个六边形可以分成六个一样大的三角形等。通过活动区评价,幼儿还延伸出了吸管迷宫、吸管喷泉等游戏,还吸引了爸爸妈妈加入,开展吸管亲子制作。

在幼儿数学探究游戏中,释放幼儿的

探究力量,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到提升

当幼儿投入地进行探究学习时,整个身心都是愉悦的,渴望成功是他们愿意尝试、不怕困难、坚持探索的内在动力。随着课题研究逐步深入,更多的幼儿在游戏中敢表达、敢提问、敢尝试、敢挑战、敢求助、敢质疑,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游戏中“探究、发现”的过程,使幼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这个过程对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巩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年轻教师从理念到教育技能迅速成长

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年轻教师从理念到教育技能迅速成长,他们在实践中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遵循主动游戏指导思路,以幼儿自主探究获得发展为方向,将课题研究与日常实践紧密结合,逐渐找到了适合幼儿数学探究游戏活动的有效方式,新入职不久的教师也能在实践中更快把握方法,支持幼儿的探究学习。

以幼儿为主体、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已经根植于教师内心,他们将把这种理念迁移到其他领域并进行整合,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探究”为关键词,向更深更远的方向进行研究。新的课题将应运而生,并在新的课题研究中,继续和幼儿共同成长。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在数学探究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CB1515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