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哲雅 陈文娟
一段时间,班里开展了“新闻播报”活动,幼儿每天带来一条身边的新闻,在区域游戏活动前进行集体分享。一天,仇怡然带来了一条关于甲骨文的新闻,她介绍说:“我家新添了一件神奇的东西,它是一个乌龟壳,上面有很多画,爸爸说乌龟壳上的画叫甲骨文,是咱们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只有中国才有。”
听了她的介绍幼儿纷纷提问:“什么是甲骨文?为什么只有中国才有?这个甲骨文是谁写的?”这让我看到了幼儿对中国、对文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兴趣。基于大家的讨论,我依据“随、导、放”的课程模式,及时追随幼儿兴趣,尝试引导幼儿从兴趣出发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初探“中华骄傲”
——寻找身边的中华元素
结合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幼儿亲身体验为活动形式,开展“寻找身边的中华元素”活动,继而引导中班幼儿对于自己国家的初步认知。
我问幼儿:“你们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中国人!”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那你们知道咱们中国有什么特有的,别的国家没有的东西吗?”幼儿突然安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似乎不太理解我提出的“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什么意思。这时我想起了《开学第一课》中曾有一期主题正是“中华骄傲”,里面介绍了很多中国了不起的发明以及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我找来这一期视频同幼儿一起观看。
幼儿跟着节目主持人一起追溯汉字的历史,了解中华武术的高超技艺,感受小小棋盘的包罗万象……幼儿被一个个话题所吸引,小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时而安静观看,时而小声交流。我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同他们一起讨论看完视频后的感受。《开学第一课》的观看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段时间,“中华骄傲”成了幼儿之间的热门话题,大家纷纷说着自己从衣食住行中寻找到的“中华骄傲”。我将大家的话一一记录下来,并发在班级微信群中,引导家长和幼儿进行开放性的思考和讨论。在笑笑妈妈的提议及其他家长的支持下,班级微信群中开展了“我为中华点赞”活动。我和幼儿商量好,大家分别回家寻找“具有中国元素”以及“中国特有”的物品,同它拍照并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在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关注中,点赞活动开始了,晚上7点钟左右,班级微信群逐渐热闹起来。
陈宣齐找到了五星红旗,他说:“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为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点赞。”钟卓婷找到了一张纸,她说:“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我为文明世界的四大发明点赞。”还有的孩子找到了中国的蒲扇、文房四宝、酱菜、瓷器等等。幼儿运用手机拍照、上传的形式展示着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着自己寻找到的中华骄傲。“中国”这个抽象的词在幼儿的脑海中与身边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变得更加具体。为加深幼儿印象,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寻找到的“中华骄傲”,并制作成视频,在班中播放给大家看。
幼儿的兴趣被进一步点燃了,那么結合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能开展哪些活动,推动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从感官上的认知走向情感上的升华呢?
分享“中华骄傲”
——集体活动中的讲述
随着幼儿寻找到越来越多的“中华骄傲”,打印的图片和制作的简报内容越来越丰富,我将幼儿找到的中华骄傲张贴在一起,和大家进行分类,总结出了“中华骄傲”的类别,包括中国特有的美食、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的文化、手工等等。
随着幼儿集结的“中华骄傲”越来越多,我引导他们开始关注除发明创造以外的人和事。这时,战贺然说:“我觉得还有毛主席,毛主席带领过军队,他的照片就挂在天安门城楼上,我爸爸说,毛主席也是‘中华骄傲。”由于很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天安门广场,听了他的话都纷纷应和起来。
“那么除了毛爷爷以外,你们还知道什么样的人是‘中华骄傲吗?”“太空里的宇航员、伟大的发明家、保卫祖国的解放军……”幼儿纷纷议论起来。于是我们一起观看了相关视频,幼儿总结出了对中国有贡献的人也是“中华骄傲”。
为让所有人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进行了小组式的讨论。子钦说:“爸爸给我讲过雷锋叔叔的故事,他总是做好事,帮助大家,他也是‘中华骄傲。”豆豆说:“我妈妈给我讲了神医华佗的故事,我觉得华佗也是‘中华骄傲。”海天说:“解放军叔叔保卫国家,我爸爸说,以前当兵的时候还学习黄继光呢,他也是‘中华骄傲。”幼儿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把大家的新发现发在班级微信群中,他们的话让家长感受到,这些四五岁的小娃娃对于民族的感知和“中华骄傲”的认知更深入了,更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总书记曾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幼儿通过追根溯源,鉴古知今,更好地认知了“中华骄傲”,也从心里点燃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骄傲。
晚上,班级微信群中发来了瑞瑞的新照,她站在书法作品下自豪地竖起大拇指。照片下瑞瑞用语音说道:“我就是‘中华骄傲,因为我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中华骄傲。” 幼儿伸出的大拇指是对自己的认同,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建构区的故事
——我们班里也有卢沟桥
班里每天介绍“中华骄傲”的活动仍在继续。一天战贺然带来了一张他去卢沟桥的照片,并且骄傲地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说:“咱们丰台区也有‘中华骄傲,你们知道卢沟桥吗?我家就住在卢沟桥旁边,我去过卢沟桥,卢沟桥上有很多石狮子,每一只都长得不一样。卢沟桥旁边就是宛平城,爸爸告诉我说,宛平城是抗日战争打响的地方。”在战贺然的带领下,幼儿对卢沟桥产生了浓厚兴趣,都围着战贺然问东问西,纷纷表示周末也要去看看。随着幼儿关注点的不断变化,我在幼儿和微信群中发起了参观卢沟桥的倡议,幼儿自发的卢沟桥之行开始了。
周末一早,班级微信群就不停传来消息。很多小朋友都发来了自己去卢沟桥参观的照片。有的站在卢沟桥前伸着大拇指;有的站在宛平城门前抚摸着青色的砖墙;有的走在卢沟桥上指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在微信群家长和幼儿的啧啧赞叹中,幼儿寻找到了记录中国历史和智慧的建筑。几个经常活跃在建构区的小朋友在微信群中说:“我们也能搭卢沟桥!”
就这样,周一区域活动前的计划环节,幼儿讨论起搭建卢沟桥的内容。建构区的小朋友要使用积木和辅助材料搭建卢沟桥,插片区的小朋友也提出要用插片和乐高搭建卢沟桥。于是幼儿开始分工,有的在建构区搭建,有的在插片区拼插,我利用教育活动时间带领幼儿了解有关卢沟桥和宛平城的故事。两周后,卢沟桥和宛平城在班里的建构区和拼插区成型了。
由于我们从小班就一直用APP软件拍照制作动画片,这次决定用幼儿自己搭建的卢沟桥拍摄第八集主题微电影——《卢沟桥》。确定完内容之后,我和幼儿一起讨论剧本,幼儿根据自己对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了解,一起设计解说词,于是微电影里有了这样一段话:“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至今宛平城城墙上还保留着当年日军炮击宛平城的弹痕。”最后幼儿说:“那我们长大后一定要保卫好我们的祖国,绝不让外国人侵略我们的国家。”
当幼儿每天津津乐道地聊着自己寻找的“中华骄傲”,自信满满地进行“中华骄傲”的小主播活动时;当幼儿说到自己未来也要成为“中华骄傲”时;当幼儿伸出大拇指为中华点赞时,内心深处已将自己和祖国联系在一起。通过“寻找中华骄傲”的活动,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悄悄萌芽,在感受体验、游戏操作、社会实践过程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成为幼儿更加坚定的意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