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陈青松:扎根海岛二十五载 春风化雨育桃李

时间:2024-08-31

郑丽敏 姚俊

今年是陈青松坚守海岛课堂的第25个年头。自18岁站上三尺讲台,陈青松辗转了5所海岛学校,从一线教师成长为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校长。从教期间,他有过不少调离的机会,但还是选择留在小岛,做一个海岛教育的追梦人。

辗转5所学校以校为家

1997年,陈青松从奉化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鹤浦镇吉港小学工作,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教师。当时,学校教学水平不高,师资力量紧缺,陈青松在执教语文的同时,还要执教体育和音乐。那时,“娃娃脸”的陈青松,看起来仍有几分学生样儿,家长嘴里时不时会冒出一句“这个老师小年轻”。陈青松感觉到家长的调侃里带着一丝质疑,他在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教出模样来。他拜学校的老教师为师傅,创新教学模式,优化作业布置,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一番努力,他执教的毕业班成绩冲到全镇前列,使这所原本默默无闻的偏远学校在当地有了响亮的名声,家长们又惊又喜。从此以后,没有家长再叫陈青松“小年轻”了。

第二年,陈青松调到了镇上的南六小学。2001年,南六小学撤并,他成了四都小学的老师。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和其他乡镇学校的联合教学活动,陈青松积极参与。为把课上好,他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一堂课总是磨上七八遍。陈青松坦言:“在四都小学执教期间,是我专业成长较快的时期。”后来,陈青松又先后在高塘学校、鹤浦小学等海岛学校任教。2008年,他再次调回四都小学,这一次,他从一线教师成为校长。

陈青松以校为家,爱校如家。从分配工作的第一天起,陈青松就一直住在学校里。他住过只有三四平方米的小阁楼,住过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仓库,可他从不介意。除了生活必需品,宿舍内只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直到2010年他有了孩子后,学校给他安排了一间20平方米的小套间,住房条件才有了改善。学校就是他的家,办公室是他待得最久的地方。经常是他出门时儿子还没醒,归来时儿子已睡着。孩子就读的幼儿园离学校只有1公里,可3年内他只去开过一次家长会。说起这些,陈青松愧疚地笑了,好在妻子也是老师,理解他为学校的付出。他说:“从第一次站上讲台,我就被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打动了,做老师,有责任感,更有成就感,每次看到学生们取得成绩,我都很高兴也很欣慰。”

读书与运动“两手抓”

“海岛与城区的物质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教育理念上的差距仍不小。”陈青松说,“读书与运动相结合,才能让孩子身体与心灵齐成长。”

2009年,鹤浦小学引进手球项目,建起了手球场,成立了全县首支校园手球队。第二年,鹤浦小学12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手球錦标赛上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此后,鹤浦小学手球队多次登上全国性比赛的领奖台。

2012年,陈青松担任鹤浦小学校长,在全校推广手球运动:给每个班级购买手球,建立三个层次的手球社团——兴趣社、入门社和竞技社,开展手球联赛、手球宝贝评选、手球儿童画比赛、手球征文等活动,让更多孩子参与这项运动,并拓展其教育功能,形成校园文化。2015年,鹤浦小学被中国手球协会评为全国手球传统学校。学校坚持每天一小时大课间活动,每月一次小型体育比赛,每学期一次大型体育比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在阅读方面,鹤浦小学规定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师生每月共读一本书,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讲故事、做书签、作文比赛等主题活动。学校里有5个阅览室,分布在校园各处,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阅读。陈青松要求孩子们不光要看文学类的书籍,还要看科学、数学等课外书,要读杂书,人人争做“小博士”。

在陈青松的努力下,学校已构建起包含魅力手球、运动健体、三操固体、思维拓展、科学技术、生活实践、书香伴行、文化艺术等8类活动的校本课程体系。

创造条件为年轻教师引路

2012年,象山县教育部门改革教师招聘调配机制,实施海岛等偏远地区学校教师定向招聘新政,规定每年60%以上的新招教师要被分配到乡村学校。这意味着每年都将会有十几名新教师充实鹤浦镇的教师队伍。

陈青松说:“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生力军,他们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他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尽力缩短“磨合期”。他成立鹤小学堂,以老带新;多方奔走,引进专家蹲点帮扶;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同时,他作为发起人之一,倡导同质同类学校联合开展乡村教师培养,推动多所乡村学校“抱团取暖”,实现持续发展。

陈青松总说,每个老师都想成为优秀教师,校长要尽最大力量帮助教师追求价值的实现。青年教师黄巧巧说:“每个月,我们各个教研组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陈校长经常帮我们联系宁波其他地区的一些优秀班主任、教师来我们学校交流,帮助我们快速成长。”付出终有回报,这所海岛学校的老师们不断创造成长纪录——教坛新秀达到两位数,第一次产生县骨干教师、县名师、市骨干教师,第一次有了县级、市级和省部级课题……

“对偏僻海岛学校来讲,办学最大的困难是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年轻的老师要离开海岛,去更广阔的地方发展,学校在放行的同时,也祝他们有更高的成就。但只要年轻老师在海岛一天,学校就要努力让他们快乐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快速成长。”陈青松坦言,年轻时看着同伴一个个调离海岛,他也曾想过离开。然而,最终选择留下来是因为,他觉得作为海岛孩子的启蒙者,引领孩子们不断成长,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身边的同事们轮新了一批又一批,他却像自己的名字“青松”一样,一直屹立驻守在海岛。他甚至卖掉了象山城区的房子,安心坚守。

近年来,象山县均衡城乡师资配置,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全面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象山县财政每年安排2400余万元用于发放农村教师各类津补贴,海岛学校教师收入平均高出城区教师2.5万元。此外,象山县教育局持续推动上挂下派、顶岗学习、名优骨干教师支教等措施,组建了20对“教育共同体”,实施城乡教师结对培养,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海岛教育发生着变化,鹤浦小学也在发生变化:长鼻子校车、塑胶跑道、人工草坪球场、多媒体教学器材……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

25年坚守在海岛学校,陈青松用勤奋踏实追寻心中的教育梦想,他收获了学生的尊重,赢得了家长的赞誉,先后被评为象山县第五届名校长、宁波市首届骨干校长、“浙江好人”等。他说:“我喜欢当老师,我愿意在海岛做一辈子老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