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8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4-08-31

李洋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北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饮食不当,久而久之则出现小儿厌食病,本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小儿厌食病是指小儿较长时间不思饮食、食量摄入减少,甚至出现拒食,出现慢性食欲障碍性病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2]。本病的病程多在1个月以上,长期会出现顽固性的厌食症,引起患儿免疫力下降,体重减轻,进而出现小儿营养不良、贫血、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智力的发育[3]。因此如何治疗小儿厌食症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重点。祖国医学具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医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儿科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8(5.62±1.63)岁;病程1~5(3.82±1.05)周。病情严重程度:轻度6例,中度24例,重度1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9(6.05±1.12)岁;病程1~5(3.56±1.34)周。病情严重程度:轻度7例,中度23例,重度1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病程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有关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4]:(1)患儿的进食量减退,比正常儿童减少1/3到1/2;(2)患儿的身体发育和质量增长放缓;(3)患儿存在不良饮食习惯、挑食偏食等情况。

1.2.2 中医证型判定标准[5]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主症: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次症:面黄少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大便不调、脘腹胀满。舌脉: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无力或指纹色淡。具备主次症至少2项即可确诊。

1.2.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6]:(1)符合上述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判定标准;(2)患儿的年龄在1~10岁之间;(3)近一个月内未口服治疗任何治疗厌食症的药物;(4)无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5)患儿意识清楚,无精神类疾病;(6)患儿及家属依从性好,且同意进入此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7]:(1)不符合上述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判定标准;(2)患儿的年龄小于1或大于10岁;(3)近一个月内口服治疗任何治疗厌食症的药物;(4)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5)患儿患有先天的精神类疾病;(6)患儿及家属依从性差,无法遵从医嘱者;(7)中药过敏者和无法口服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给予锌钙特-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口服(生产厂家: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241),一次5ml,每日2次,饭后服,连续服用15天。2.2观察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脾和胃汤口服,药方组成为:党参10g、白术10g、砂仁5g、茯苓10g、厚朴10g、陈皮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麦芽10g、甘草5g。每次50ml,每日2次水煎服,连续服用15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候评分,以及血钙、血锌的含量,体重质量、体重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分为主证和兼证,主证包括食量减退和食欲下降两项,无症状为0分,轻、中、重度分别为2分、4分、6分;兼证包括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疲倦乏力,溏便久泄四项,无症状为0分,轻、中、重度分别为1分、2分、3分。

3.2 疗效标准[8]治愈:患儿食欲、食量恢复正常,血锌、血钙达到正常水平;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锌、血钙水平基本接近正常水平;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减轻,血锌、血钙水平较前上升。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3.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标准为P<0.05。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候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

4.3 两组治疗前后血钙、血锌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钙、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图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钙、血锌比较

4.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质量、体重质量指数(BMI)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体重治疗、体重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图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质量、体重质量指数(BMI)比较

4.5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40例中,5例出现便秘情况,无其他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12.5%;对照组40例中,8例出现便秘情况,无其他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小儿厌食是儿科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9],好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且以城市儿童为主,多数由于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而导致厌食,长时间厌食会导致患儿营养不良、贫血,甚至佝偻病的发生[10],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生患儿挑食,尽早去医院就诊是否患有厌食症。西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道功能紊乱、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11]。治疗大多给与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补充微量元素等治疗[12],该法可以缓解患儿厌食的症状,但是往往不能根治。

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脾胃,病因病机多种多样,主要由于喂养不当、伤及脾胃、先天不足、脾胃不和,饮食积滞、不能食乳,病机主要为脾胃运化失司。临床中多以脾胃气虚较为常见,因此本病的治疗原则多以运脾开胃、消食化积为主[13]。本文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自拟健脾和胃汤药物组成为党参、白术、砂仁、茯苓、厚朴、陈皮、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甘草。方中重用党参为君药,补中益气,健脾生津;白术、茯苓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共为臣药,助党参增其益气健脾之功效而不滋腻;砂仁和胃醒脾,厚朴燥湿健脾,陈皮理气健脾,三药合用,增加脾胃运化之功效;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俗称“焦三仙”具有健脾消食之功效,三者合用,能增强胃肠功能的蠕动,促进食物消化。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助运开胃之功效。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40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钙、血锌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体重治疗、体重质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

本临床观察表明,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可以明显地降低治疗后症候评分,提高患儿血钙、血锌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