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31

佟莎超 何伊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患者多以反酸为临床表现,部分症状较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食管灼烧[1]。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以抗炎清热、利胆行气为治疗原则,可给予患者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达到解郁散火、利胆养胃的功效,促进病情改善与康复[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07月-2020年07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两组,治疗A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35~74岁,平均(56.23±6.27)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24±0.34)年。治疗B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3~73岁,平均(56.18±6.30)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27±0.35)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治疗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雷贝拉唑、多潘立酮,用药量为10mg/次,雷贝拉唑每日用药一次,多潘立酮每日用药三次。

治疗B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药方剂组成:柴胡、枳壳、黄苓各15g,法半夏20g,厚朴、乌贼骨各30g,生姜、党参各10g,炙甘草、姜黄连各6g。随证加减:气滞者中药方剂加木香、青皮各15g;冒酸者中药方剂加煅瓦楞15g;腹胀者中药方剂加大腹皮15g。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皆连续用药4w。

1.3 观察指标比较临床治疗疗效及症状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用药依从性。并于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其中,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如下:①痊愈:胃镜复查食管病变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较之前改善,食管炎分级降低≥1级;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食管病变无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用药依从性评价标准如下:①完全依从。能够自主配合用药,对用法用量安全掌握;②较依从:能够在医嘱下配合用药,除意外情况发生,皆能够按时按量用药;③基本依从:能够配合用药,但存在一定抵触心理,偶尔出现漏用、少用情况;④不依从:不能够配合临床用药,经常性漏洞、少用药物。依从性=完全依从率+较依从率+基本依从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连续用药4w后,治疗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用药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B组反酸、嗳气、烧心、胸痛、胃脘痞胀症状积分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 反酸 嗳气 烧心 胸痛 胃脘痞胀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治 疗 B 组 (n=35) 2.33±0.62 0.63±0.20 2.40±0.58 0.50±0.13 2.26±0.64 0.62±0.15 3.02±0.64 0.67±0.21 2.83±0.63 0.45±0.14治 疗 A 组 (n=35) 2.36±0.65 0.97±0.31 2.38±0.62 0.84±0.23 2.30±0.68 0.96±0.29 3.06±0.62 1.47±0.47 2.81±0.62 1.02±0.33 t 0.198 5.452 0.139 7.614 0.253 6.161 0.266 9.194 0.134 9.40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B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组别 反酸 嗳气 烧心 胸痛 胃脘痞胀治 疗 B 组 (n=35) 6.64±1.08 7.04±1.30 6.25±0.85 9.73±1.13 5.59±0.64治 疗 A 组 (n=35) 7.70±1.42 9.84±1.36 8.64±1.02 14.70±1.63 8.27±0.95 t 3.515 8.805 10.649 14.825 13.842 P<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依从性比较 治疗B组用药依从性高于治疗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依从性比较[n(%)]

2.5 两组复发率比较 6个月随访中,治疗B组复发4例,复发率11.43%,治疗A组复发12例,复发率34.29%。治疗B组复发率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5,P<0.05)。

3 分析与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多造成食管粘膜损伤,影响患者正常进食[3]。西药治疗方案中,多以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以减少反流内容物的胃酸含量、促进胃肠道蠕动以提高胃排空功能。但由于西药治疗需持续治疗较长周期,且难以根治病情,复发率较高,所以在临床用药中,还可采用中药治疗的方式[4]。小柴胡汤加减方具有解郁散火、利胆养胃的功效,用药后能够较好的达到抗炎清热的效果,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5]。

本次研究指出,连续治疗4w后,治疗B组临床疗效高,且患者症状积分较低,各项症状得到早期缓解,提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小柴胡汤加减方中,炙甘草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姜黄具有缓解反胃、促进胃排空功效;乌贼骨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功效;枳壳具有行气消积、除湿消燥的功效,诸药合用能够达到利胆行气、解郁散火的作用[6-7]。因此能够较好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且相比西药,小柴胡汤加减方能够更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改善,这对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有积极作用,临床在用药方案中可考虑优先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方,或能够更早期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其中,在症状积分评估,本次研究指出,用药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而用药后治疗B组反酸、嗳气、烧心、胸痛、胃脘痞胀症状积分分别为(0.63±0.20)分、(0.50±0.13)分、(0.62±0.15)分、(0.67±0.21)分、(0.45±0.14)分,低于治疗 A组(0.97±0.31)分、(0.84±0.23)分、(0.96±0.29)分、(1.47±0.47)分、(1.02±0.33)分。这与高平[8]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其研究中指出,以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的患者反酸、嗳气、烧心、胸痛、胃脘痞胀症状积分分别为(0.64±0.21)分、(0.50±0.15)分、(0.63±0.16)分、(0.68±0.23)分、(0.46±0.22)分,较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1.10±0.33)分、(0.88±0.30)分、(0.99±0.32)分、(1.78±0.67)分、(1.08±0.43)分低。这也说明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中,单纯给予西药治疗难以较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减轻多种临床症状,而给予中药方剂辩证治疗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多种症状好转,是早期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案之一,具有临床价值。且从小柴胡汤加减方的功效展开分析也可以发现,该方剂具有抗炎、清热的功效,对反流性食管炎反酸、烧心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其中,组方中姜黄也具有缓解反胃的功效,炙甘草还具有养胃功效,这都较好的在改善病症的基础上减轻多种症状对患者的影响,因而也达到了更好的药物干预效果[9]。这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临床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时,可选择中药方剂给予辩证治疗,对缓解患者多种临床症状,促进病症早期改善有积极作用。

另外,本次研究指出,小柴胡汤加减方的治疗下,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对较高。猜测这与用药后不良反应相关,西药治疗中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多样,造成患者用药后不适症状加强,因而患者可能出现抵触用药的想法。但小柴胡汤加减方药物成分天然,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因而能够保持患者较好的用药依从性。这也更有利于临床用药效果的保障。最后,本次研究比较两组用药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指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下,复发率较低,而常规西医治疗复发率较高。基于反流性食管炎为胃液过度反流引起,因此在西药治疗中以抑制胃酸过度分泌的方式并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还可能诱发萎缩性胃炎等症状,而中药方剂治疗中,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促进脾胃消化功能提升,和胃降逆、扶正祛邪[10]。因此在疗效上更确切,且病情稳定控制,复发率较低。

总的来说,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既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早期缓解,减轻症状严重程度,也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病情复发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采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