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准确性分析

时间:2024-08-31

高立峰 杜波

潍坊潍医肿瘤医院,山东 潍坊 261000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的重要、常规检查项目,可以敏感的反应机体内的变化,从而协助临床医生进行确诊、治疗以及对治疗效果,预后的判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机器进行全面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性高等特点,使得传统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相对减少[1]。但是相关研究发现,其细胞形态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多样性,大多数患者应用单纯血细胞分析仪器,无法准确识别其详细的形态或者结构。为此,如若深入分析疾病的病理基础,在检验工作中仅应用单纯血细胞分析仪,难以满足现代临床诊疗的需要[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性进步与发展,高科技医疗设备在临床逐渐被应用,特别是血液细胞分析仪,既可确保检验操作流程,还可提高检验工作效率,这对判定患者病情有着积极性影响,在临床有着较高的应用率。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准确性,研究时间2020年6月ˉ2020年12月,住院血液检测异常的患者筛选80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信息 研究时间2020年6月ˉ2020年12月,住院血液检测异常的患者筛选80例为研究组,年龄24~76岁,平均(59.11±3.62)岁;男性46例,女性34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年龄24~79岁,平均(59.54±3.16)岁;男性55例,女性45例。两组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患者本人对本次调研相关书面文件自愿签订;③标本符合检验标准;剔除标准:①患者存在意识障碍;②沟通障碍、听力障碍者;③存在恶性肿瘤疾病;④严重传染性疾病;⑤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在我院接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制作血液涂片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3]进行,同时全部操作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实施,采集血液样本(空腹,2ml静脉血液),将其制成血液涂片,彩笔划线后,染色操作采用瑞氏染液涂片,待静置后,缓冲液滴加,与染色中和完全后。静置8min,室温保持23℃,冲洗操作采用蒸馏水,待涂片干燥后,方能应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后的数据做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ˉ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比较两组检查阳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应用SPSS21.0软件,数量数据采用(%)体现,X2对其进行检验,而计量数据采用(±s)表现,并应用t互比检验;如P值<0.05,则表示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各项指标 两组检查HCT、MCV、RDW ˉCV、MCHC、MCH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比较两组各项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各项指标(±s)

组别 例数 HCT(%) MCV(%) RDWˉCV(%) MCHC(g/L) MCH(pg)对 照 组 100 39.55±1.97 85.17±2.41 15.03±4.95 365.35±27.11 30.0±2.2研 究 组 80 35.48±0.35 80.93±2.18 11.73±3.25 340.4±22.38 36.2±0.4 t 11.982 6.029 2.995 13.294 4.025 P 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2 比较两组检查阳性率 研究组阳性率9.50%(78/80),对照组检查阳性率16%(16/100),阳性率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

3 讨 论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主要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可以对机体的生理变化进行反映。伴随着医疗技术的稳步提高,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目前在血常规检查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成为主要的检验方式。其特点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简单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力临床的经验能力及效率,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血涂片检查。通过高科技技术对临床检验的便利与质量有着积极性影响,还可减低检验工作负荷量,有效缩短检验时间,尽早对患者疾病进行干预,改善患者机体不适。由于受到细胞自身特性(复杂性或者多样化形态),血细胞检测仪检查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对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只有通过人工检验血细胞的形态,方能确保检测质量符合要求,达到降低漏诊和误诊概率的发生,为此单纯血细胞自动检测分析仪仍需改进[5]。就当下,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判断病情程度的过程,通过血细胞形态检验,主要针对血细胞的形态学进行检验,内容包括:正常或者异常血细胞形态层面,各种成分的含量数据,在判定疾病严重时,需对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据、白细胞数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寄生虫、病毒单位数量等,利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进行分析,可对患者贫血、发热、凝血功能障碍及原因不详出现等情况进行诊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诊疗难度,提升工作效率[6]。这对临床诊治疾病有着积极性影响。故血细胞形态检验在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血涂片检查是最早的血常规检查方式,采用血涂片人工检查方式进操作。血液样本采集后,将其制作成图片,然后通过显微镜下对细胞的形态变化而进行诊断。以往将人工镜检作为血常规指标检测的“金标准”[8],利用显微镜来观察外周血内细胞分布情况、数量以及形态等,此外学细胞形态学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样本的采集→涂片制备→染色→镜检都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流程和标准执行,以此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血涂片由于检查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且样本在采集后1h内将检查完成。因此对于急性、大量的血常规筛查工作适用性不强。但是血涂片检查的准确率较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血液细胞形态变化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可免受因检测样本产生的干扰,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的准确信息,故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任何检验工作不能够替代的,故发挥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9]。但,血细胞分析仪存在自身问题,细胞形态表现存在多样化特征,而且细胞较为复杂,导致检验仪器无法精确识别具体形态与结构,对疾病病理基础进行研究时,单纯依靠血细胞分析仪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在此情况下需通过人工显微镜检查,再根据患者实验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结合,进而保证疾病诊断准确性[10]。

所谓HCT是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百分比,对贫血及分类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而MCV为机体单个红细胞平均体积,在小细胞性贫血中较为常见的为MCV降低,若指标升高则多为大细胞性贫血;RDWˉ CV是指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同通过反应红细胞分布宽度来体现,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则通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来体现,故对于贫血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通过计算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算结果、红细胞比积得出MCHC结果,对贫血疾病的鉴别非常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检查HCT、MCV、RDWˉCV、MCHC、MCH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准确性较高,在临床检验中应联合应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虽然通过血细胞形态学能够了解患者的疾病类型,对后续治疗方向具有指导意义,但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要求严苛,所有检验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水平和技术,由于人体细胞的种类繁多,其检验结果会受到患者个体存在差异性,而且血细胞种类、血细胞含量与形态等方面有所区别,为此在检验细胞形态学时,应将综合患者临床特征,进而有效判定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不同体质之间的区别,血细胞检验结果也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不同的形态。而不同的血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后,自动检测仪难以明确[11]。基于此,血细胞检验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相关疾病的学习,明确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改善诊断结果。

有相关研究者认为[12]: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高,应用中不仅能够直观的区分和识别血细胞形态变化情况,且能够提升检验结果准确率。此外,在临床诊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6]。有相关研究者在文中指出:将96例参与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另一组为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结果(细胞检验值、阳性率),结论是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验结果远远高优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且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7]。虽然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准确性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但是各有各的优缺点,为此根据临床诊疗需求,选择适宜患者的检验方法,必要时两者联合应用,可提升血常规检验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检验准确性高,不仅能够明确患者的病症分型,亦对某些疾病具有辅助诊断的重要意义,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