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哮喘患者日常怎么预防复发

时间:2024-08-31

杨柳

【中圖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5-0281-01

哮喘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会造成呼吸道呼吸困难,是具有反复性和特发性的常见疾病,目前护理哮喘没有特效护理方法,因此必须加强日常预防措施。那么如何在生活中预防哮喘复发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增强哮喘预防知识

首先,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一定要做好知识宣教,了解哮喘的发病诱因以及治疗事项等。患者要食用易消化、柔软、营养丰富、含钙量高、水分多的食物,严禁食用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例如海鲜、牛奶等。有些患者进食异类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或食物太咸、辣、酸,或饮食过饱均可引起哮喘发作[1]。应尽快找出过敏因素,注意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防止盲目忌食。

2 避免哮喘诱因

患者一般在冬春季节发病,可持续数月不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可以迅速缓解病情。患者有反复咳嗽症状,一般在凌晨和夜间发作,少痰、阵发性干咳,遇到油烟、冷空气、灰尘时咳嗽加重,运动后也会加重。雾霾天气尽量不要出门或佩戴口罩。一般在早晨时候,是雾霾天比较严重时,也是哮喘疾病容易发作的时机。因此,对于喜欢晨练的朋友们来说,就尽量不要早上出门,必要时应减少户外锻炼。如果是上班族的话,出门时就应该佩戴口罩。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防雾霾口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经济情况来选择。家里适当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一般来说,雾霾天气都建议关好门窗,但这样由于空气不流通,反而会造成室内细菌的累计。因此,大家在家里可以适当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助于空气清洁。

3 掌握哮喘急救知识

患者哮喘发作时立刻辅助其坐下或半卧状,保持患者腰部前倾,可以使呼吸道畅通。若患者哮喘症状严重,因为呼吸道困难造成明显缺氧,必须及时吸入沙丁胺醇(万托林)气雾,慢性哮喘患者需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例如布地奈德气雾剂。也可以与支气管扩张药同时使用,例如舒利迭。以上急救方法需要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操作。

4 加强呼吸功能锻炼

呼气训练时需要经口尽可能地呼出更多的气体,此时腹肌明显松弛,膈肌明显上抬,肺部的气体全部排出体外,双手能够感觉到腹部又陷入下降。除此之外,还可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能够增加微弱的呼吸阻力,指导患者将嘴唇形成口哨样,然后用嘴呼气,同时要将腹部收缩,这种呼吸方式能够缓解气道塌陷的问题[2]。另外,护士还可指导患者采用呼吸训练器。让患者将训练器的口含嘴用嘴巴包裹严实,通过鼻子最大程度的呼出气体,随后憋气三秒,然后再通过嘴巴最大程度吸气。

5 日常咳嗽训练

咳嗽是一种很好的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的方法,所以掌握了恰当的咳嗽技巧有利于促进疾病预后。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掌握咳嗽的技巧。为了彻底清除分泌物,先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立刻屏住呼吸,然后突然打开声门咳痰,此时胸内压增加,声门突然打开后痰液可以得到彻底清理。

6 开展肺功能锻炼

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患者进行下床活动,选择平地(缓坡)步行、打太极拳或慢跑等多项全身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控制好患者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最好不要出现轻微的气促或心慌,并逐渐增加强度[3]。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在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细胞参与下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病变的支气管会发生广泛多变的气流受限症状,同时引起反复发作的哮喘等症状,通常在凌晨发作较为剧烈。哮喘在发作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性碱中毒和低氧血症,当病情继续发展后会导致呼吸肌出现疲劳,可能会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因此现代医学认为早期哮喘的关键在于早期纠正低氧血症[4]。哮喘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哮喘在日常生活中的复发率很高,特别是在恶劣天气、季节交替、劳累情况下很容易复发,因此掌握一定的预防复发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哮喘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丽骊.不同雾化吸入护理哮喘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06(11):267-268

[2]李春梅.哮喘应用呼吸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06(14):89-90

[3]陈伟.呼吸护理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29(30):77-78

[4]Xiao Guojun, Miao Changfu. Clinical study on nursing care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patients with montelukast sodium tablets combined with budesonide suspens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16 29 (22): 77 7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