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马冬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作岗位的持续优化,大学毕业生已经很难仅根据一纸文凭获得核实的工作,因此,与学历本身相比,民众更加重视教育投入与实际产出。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以京平公转铁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园和马坊物流基地为例,对物流管理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相关单位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成果导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05-0073-03
从教育角度来讲,物流专业属于财经大类,但是该专业的交叉性相对较强,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个学科,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相对广泛。特别是近些年来,跨境物流的飞速发展也提高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跨境电商物流运作、报关报检操作、跨境贸易运输组织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短短数年内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文章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系统中,希望能够尽快提升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
平谷马坊物流基地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始建于2005年,是国家着重发展的物流基地之一,能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2018年,全国运输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北京市平谷区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物流基地等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重点建设农副产品、都市新零售、数智物流、汽车后市场、绿色矿建材料五大产业基地。
京平公转铁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园是我国在华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承担着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国家肉类与冷冻水产品进出口的功能,能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完善的通关服务,帮助相关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海关审核、货物代理、贷款等工作。其建设总面积为3.01平方千米,组成部分包括“一站三场”。其中,“一站”指的是平谷铁路马坊站,“三场”指的是北场区、中场区、南场区。此外,该地区还建立了农副产品绿色智慧供应链基地、都市新零售智慧供应链基地、汽车后市场数智化供应链基地、全国绿色矿建材料产业链基地、数智物流科技创新基地五大主要园区[1]。其中,数智物流科技创新基地是现代化技术在物流行业的集中体现,综合利用了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无人机、无人车、集享化信息平台等技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能够为商贸交易活动提供更加便捷、稳定的服务保障。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开始向现代化、自动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因此,对物流专业相關从业者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具体而言,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信息技术、数据材料加工技术、业务项目评估能力、法律基础知识等知识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愈发复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起源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派德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式提出。OBE可以定义为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评估做出有益的贡献,教师应该围绕学生需要获得的能力进行教学。国内的梅运军等学者对OBE教育理念的特征进行了重新规定,即结合教师对学生的能力预期,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预期逆向设计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成果导向教育包含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三大理念。
在我国,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主要是职业院校在相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的主要思想策略。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只有适应市场、企业的需求,才能有效促进劳动者在短时间内实现就业与再就业,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储备,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技能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存在一致性。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国内外研究现状
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践方面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例如,日本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机构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相应的OBE教育方案,要求学校以社会用人需求为导向制定相应的量化学习成果,这有助于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化评估。加拿大工程认证委员会规定了12条基本能力作为学生产出的认证标准[2]。
与众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方面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晚,但是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顾佩华等人将OBE教育理念正式应用于汕头大学工程专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根据相关企业的现实需求特点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驱动与革新,包括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内容。其次,卢志海等人将OBE教育理念与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教育实践之间进行了融合,利用导游技能大赛的相关标准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进行反向驱动,成功完成了对传统课程体系的革新。
根据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成果显示,OBE教育理念确实是一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能够起到促进教学质量稳定提升效果的优秀思想,其基本实施路径为预期成果定位、改善教学设计、评估成果产出、持续改进教育结构,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持续促进相关院校、专业的教学质量稳定提升。
(一)实施背景
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之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建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对毕业生的岗位方向进行梳理,综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2)组织专业教师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各科任老师按照其各自的教学进度完成具体教学计划的制定。(3)以学生、教师、企业的综合视角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式、内容进行改进。(4)通过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共同完成问题的分析、诊断与改进。
上述内容是传统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这一思路缺乏顶层设计的现象比较明显。其中,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主题为科任教师,很难适应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岗位能力需求,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评价措施也比较空泛,很难达成有效的持续改进功能。
(二)实施原则
基于成果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能够充分提升自身学习效果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2)全面性。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应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即从教学设計到教学结束,再到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建立一个封闭的内循环,这对于成果导向理念效果的充分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策略
1.专业能力要求确定
根据国家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标准和学校人才培养特色,文章确定了本专业的三大类职业能力,分别为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其次,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可知,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一共可以分解为20项职业能力名称。例如,沟通交流能力即可分为四条能力描述。从综合角度讲,物流管理职业能力体系着重强调沟通能力、文案写作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以及逻辑运算能力。
2.预期学习成果确定
在预期学习成果这一名词成立以来,众多主题都对其基本含义、重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与论断,文章结合了美国DQP(Degree Qualification Profile)副学士标准,以及我国大湾区、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对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预期学习成果进行了简要描述,将其分为专业知识确定、广泛和融合知识确定、智力技能确定、应用和协作学习、全球性知识背景五个基本方面。
预期专业学习成果是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进行革新的重要举措。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专业知识确定。专业知识指的是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其内容应该保证毕业生能够顺利完成或者快速适应本专业的岗位工作。(2)广泛和融合知识确定。即要求毕业生必须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核心学习领域的具体理论、工具与方法,完成具备一定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工作,采用多领域的知识、定义对社会问题进行解释。(3)智力技能确定。即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对数据进行加工、站在全局性的角度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是,相关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能力。(4)应用和协作学习。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业务项目的评估与改进。(5)全球性知识背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全球化是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前景,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辨明某一地区、国家的法律制度、限制物流业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3]。
以上每个学习领域都有着各自独立的预期学习成果(Profession Outcome,POC),共包括23个预期学习成果。例如,全球性知识背景的预期学习成果的成果描述包括以下几点主要内容:(1)能够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角度针对某一争议性公共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利益、学术界、新闻界的证据对该问题进行针对性评价。(2)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某公共性问题提出相关的立场并说明原因。(3)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素养,明确法律的原理、具备较为完善的本行业法律法规知识结构,具有现代化法治理念,能够对法律与职业的联系加以明确。(4)能够对影响某一国家、地区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并分析与展示关于该问题的量化证据[4]。
3.提升成果导向思维融合的合理性
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分析六大类,但是并不是某一种类都适合采用成果导向思维进行实施。其中,基本技能课、综合技能课、集中实践课这种偏实践类型的课程可以实施OBE,而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与公共选修课、第二课堂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仍可以采用传统策略进行教学[5]。
单元学习成果的执行者应该是学生,而并非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单元学习成果必须以具体执行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促成教师围绕成果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设计活动,因此,采取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三明治教学等具体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相关单位的教学质量,使其与预期学习成果相匹配。
4.评价与持续改进
评价与持续改进是保证物流管理专业领域课程质量能够稳定提升的重要手段。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该活动的主体为教师、教委、相关企业。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评价内容包括过程考核(学生的学习参与度,20%)、成果考核(实际产出,60%)、能力考核(职业能力达成水平,20%)三部分。(2)专业教学质量评价。这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具体包括每学期两次的教学评价、每学年一次的课程评价、每届毕业生一次的专业建设评价、学生毕业后的毕业生质量评价四个基本维度。每个维度的评价方式如下:1)教学评价:频率为每学期两次,分别处在学期中、学期末两个关键的实践阶段,其任务是对本学期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全部课程内容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两个基本类型。其评价对象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内容。2)课程评价:频率为每学年一次,主体为本专业教师与相关教育体系建设委员会,评价对象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成果等要素。3)专业建设评价:频率为每学年一次,主体为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单位、同专业的高水平院校。评价对象为每届毕业生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质量、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效果、教育体制改革情况等方面的质量。相关单位可以在该评价结论基础上对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改进,促进其质量稳定提升。
纵观全文,当前我国正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革新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点举措,文章在对京平公转铁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园和马坊物流基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背景,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策略,即相关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专业能力要求确定、预期学习成果确定,将POC分解为课程预期学习成果、评价与持续改进。相关单位只有按照要求完成上述工作任务,其教学质量与教育针对性才能得以稳定提升,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1] 肖祥伟,张劲珊,卢小锦,等.基于成果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设计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5(06):73-78.
[2] 吴砚峰.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2019(28):119-121.
[3] 顾彬.以职业技能大赛深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3):110-112.
[4] 钟茂林,吉亮.技能大赛引领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动态调整路径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 20(05):99-103.
[5] 乔艳花.电子商务视域下高职物流管理教学创新改革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6):12-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