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骆新波
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广东 广州 510440
近年来,在临床上糖尿病发病率较高,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足(DF)是其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患者下肢保护功能受神经病变的影响而逐渐减退,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发生病变,阻碍了动脉灌注,引发微循环出现障碍,最终导致足部发生溃烂、坏疽等状态。根据资料显示,25%糖尿病患者出现DF并发症。虽然,血管转流术、血管介入成形术等可以使得患者肢体动脉血流得到有效改善,但是远端循环系统改善情况并不明显,一些患者不得不面临截肢[1]。为提高DF临床治疗疗效,更好地促进患者足部溃疡愈合,我院大力推行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术,取得预期成效,现将相关数据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从2019年-2020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中抽取24例,通过Excel抽样功能将12例患者纳入治疗1组,剩余12例自动归为治疗2组。其中治疗1组患者性别占比(男:女)7:5,患者年龄最大78岁,最小52岁,年龄中位数(63.28±2.11);治疗2组者性别占比(男:女)6:6,患者年龄最大79岁,最小54岁,年龄中位数(64.54±2.18)。两组患者资料存在同质性,P>0.05,临床对比有价值。
1.2方法 治疗1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案,核心思想以最大限度保住患肢。治疗2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术,若患者足部存在严重感染,则在术前需要做好清创处理,有效控制好感染后再行下一步治疗方案。①术前准备。根据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要求,确保患者空腹血糖保持在4.4-7.0mmol/L范围。同时在确保患者对造影剂不存在过敏的情况下,行双下肢行动脉造影。②手术治疗。指导患者呈平卧位,做好常规消毒,待麻醉成功后,确认骨搬移区,于胫骨内侧开长约12cm弧形切口,而后沿胫骨内侧对皮下组织进行锐性分离,并将骨膜切开,这一过程中需要确保骨膜完整。于胫骨内侧开长宽约(10~12)cm、(1.8~2)cm的骨搬移骨窗,并在骨窗内部固定2枚直径3mm用于骨搬移的骨针,2枚骨针间距5cm,再将直径4mm的外固定针拧在骨窗远端和近端处,外固定针与骨针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标记好骨搬移方向后,逐层缝合[2]。③术后处理。术后5d左右进行x线复查,而后行骨搬移,每次搬移1mm,持续搬移21d后反向复位,并持续外固定4周,可根据患者骨块情况延长至8周,带完全愈合后将外固定架拆除。
1.3观察指标 对比2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血糖控制时间。其中,经过治疗后,患者足部溃疡情况缓解,创面愈合,患肢功能良好,则判定为显效;创面持续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偶然存在疼痛感,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情况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伴有加重趋势,则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全部数据均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均数差和率表示计量、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示数据不存在同质性。
2.1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通过表1可以看出,治疗2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1组为75%,P<0.05.
表1 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n(%)]
2.2患者临床指标耗时对比 通过表2 可以看出,治疗2组患者临床各项耗时均短于治疗1组,P<0.05。
表2 患者临床时间对比
DF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所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是因糖尿病神经性、血管性病变所引发的下肢病变的总称。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术是基于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的一种用于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的方法[3]。Ilizarov医生在对犬腿牵拉研究时发现,断骨端牵拉区域发生成骨前,微血管将会出现活跃再生情况,通过持续缓慢的牵伸能够激发细胞增殖和合成功能,提高组织新陈代谢的活跃度。总之,该再生术主要是通过牵伸应力促使骨骼周围的肌肉、血管及神经再生,从而重建受损组织的微循环,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基于这一法则,曲龙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对活性组织施以张力作用,并以每天1mm速度对胫骨和横向股进行牵拉,能使得组织及毛细血管再。本研究中,治疗2组患者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术治疗DF,临床治疗疗效及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术治疗DF,临床疗效佳,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在临床大力实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