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4-08-31

杜小丽 曾冬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 400053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饮食方式均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口腔功能缺失也日益增加。牙列缺失、牙体缺损以及牙列缺损等都是常见的口腔功能缺失类型,会对患者咀嚼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在临床治疗口腔功能缺失中,口腔修复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课题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与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口腔修复患者312例进行统计学比对,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156例,男80例,女76例,年龄38岁~72岁,中位年龄(53.24±1.27)岁,实验组156例,男85例,女71例,年龄36岁~70岁,中位年龄(53.21±1.3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呈现p>0.05,视为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铸造陶瓷修复治疗,修复体主要选用的是氧化铝陶瓷,在修复治疗之前,需科学调整患者的舌唇间隙、切端轴面间隙与聚合度等,使切端轴面间隙为1.8毫米、舌唇间隙是1.3毫米、肩台宽度为1毫米、后牙轴面聚合度为7度,这样即可使线角更圆润[1]。经常规性止血处理后,取模并试戴,对患者修复体的收缩状况、咬合程度与整体的色泽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采取调整措施,合理粘结处理。

实验组应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治疗,对患者的龈沟深度加以确定,几何结构的探查状况使用排龈器进行排龈处理[2]。在实际操作中,需结合牙龈沟的宽度将细牙龈线制作成环状,借助排龈器在龈沟内部压入牙龈线。而粗牙龈线的操作方式同细牙龈线,一定要尽可能规避损伤牙龈。在完成排龈工作以后,对印模进行制作,试戴以后进行抛光处理,随后二次试戴,经合理化调整以后,以保证咬合度与抛光效果理想,最后进行粘结处理。完成修复操作,应叮嘱患者对口腔的清洁度给予关注,对间隙进行定期清洁处理。

1.3评价指标 (1)对患者疗效的分析。

(2)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美观性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内容通过±、t检验形式表达,计数资料使用%以及卡方形式表达,在数据比较呈现差异时,通过P<0.05形式表示。

2 结 果

2.1实验组、对照组疗效比较 前者显效80例、有效7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08%(153/156),后者显效60例、有效8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59%(146/156),前者明显比后者高,χ2=3.9331,P=0.0473,P<0.05。

2.2两组修复后美观性评分分析 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修复后美观性评分

3 讨 论

所谓口腔修复,即借助口腔修复体对口腔功能缺失患者病灶进行治疗的工作,以确保其口腔功能得以恢复。在修复过程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修复体设计的合理化,尽量使患者口腔功能得以恢复,对并发症进行必要预防,并恢复患者的颌面形态。

近年来,修复材料更新速度加快,修复技术也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成就,二氧化锆全瓷全瓷技术应运而生。其中,二氧化锆属于全新生物材料,其结构十分稳定且抗弯强度理想,较之于镍铬合金,其牢固性更加突出。另外,二氧化锆全瓷牙的色泽也更加自然,和患者的固有牙相比,其透光性完全可以比肩,所以可保证修复体的美观性[3]。

在以上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实验组患者选择使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后,较之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也就是说,将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过程中,疗效优良,利于修复体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使患者的牙本质明暗得以缓解。而且有效增强了口腔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更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另外,此技术的应用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更强。患者修复体完成修复一段时间内美观性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因而可以证实,二氧化锆全瓷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总体来讲,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应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的价值显著,可在保证修复疗效的同时确保牙龈的健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修复体的美观度评分,且不良反应少,因而可被当做修复口腔的首选材料。然而,作为临床医生,仍需在实际操作期间不断强化个人修复技能水平,深入研究二氧化锆全瓷技术,以确保患者口腔修复效果的不断增强。为此,可在临床口腔修复中推广应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