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红艳 董秀玉 刘岩朝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骨科患者因自身疾病无法自主活动、加上康复时间长,极易导致患者机体不适感,进而严重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预后恢复效果。为此,有必要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予以一种人性化的康复护理理念,对于骨科术后患者加速康复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经相关研究显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生理及心理痛苦,提升生活质量,深得大众患者一致好评[1]。旨在本文对我院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1调查对象 搜集本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2例,根据此次护理模式分为C、D组(n=41),其中C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0.56±2.44)岁;D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39.54±1.96)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36例、下肢骨折46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38例、闭合性骨折44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及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异常疾病及中途不配合本次护理者。C、D组资料对不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分组与护理方案
1.2.1D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即术前予以常规检查、术前疾病基础知识及手术注意事项等,经家属同意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始手术。
1.2.2C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1)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指导,并综合评估患者实际身体情况、心理状态,主动倾听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与内心感受,并对对应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以便提高配合依从性,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2)术后结合患者实际疼痛程度予以镇痛干预,饮食应遵循流食-半流食-普食为原则,术后8h方可下床活动及肢体按摩,以便促进血液循环。3)出院定期随访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并以正确的引发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与护理技巧,提高整体康复效果。
1.3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围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1.4评分标准 1)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评价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低;2)依据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予以评分,包括四方面内容,总分为0-100分,分数显示越高,则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通过自制问卷方式对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予以调查,并从(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显示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越高[2]。
2.1两组患者围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
近几年,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推广与更新,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使得众多医疗机构对有关骨科围手术护理方面也有了更高的建议与要求,传统护理模式因存在局限性,只单纯追求手术治疗的有效性,而完全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感受,进而无法满足当前患者及家属的所有护理需求及心理需求。现如今,基于循证医学加速患者康复为最终护理宗旨已成为新型的外科理念,且正处于撼动传统外科治疗模式的地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一种全面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化服务的护理模式,亦是一种加速患者康复,利于医院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所有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指导、心理干预、疼痛干预、术后饮食、运动干预及出院指导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发现,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思想,更能凸显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此外,通过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进而拉近彼此心理距离,转移疼痛注意力,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时间,提高对整体服务满意度[3]。
本次实验证实了C组患者预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均较D组短,P<0.05;且C组VAS低于D组,P<0.05;C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四项指标评分分别高于D组,P<0.05;C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12%,D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49%,差距明显,P<0.05。总而言之,与传统护理模式而言,选择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缩短骨科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进而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