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比较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时间:2024-08-31

穆晓春 吕春翔 刘 畅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黑龙江 北安 164000

偏头痛是神经血管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属于周期性血管型头痛[1]。该病具有搏动性头痛、反复性头痛等临床症状,疾病发生前,往往伴有视觉先兆、体觉先兆,针对青春期、儿童和中年期均可能发生,中年期患病人群以女性为主。现阶段,其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2]。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功效,其可以抵抗血管痉挛,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尼莫地平是脑血管后遗症、脑血管痉挛治疗常用药物[3]。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偏头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与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文所选6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以双模拟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31例)中,男、女例数比是18:13;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16岁与52岁(28.35±1.25)岁;患病时长:1年至4年(2.08±0.63)年;观察组(31例)中,男、女例数16:15;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17岁与50岁(28.41±1.32)岁;患病时长:1年至5年(2.12±0.59)年;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临床资料齐全、完整;意识清晰;排除标准:具有阿司匹林或者尼莫地平药物过敏史;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史;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具有传染疾病史;具有凝血功能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尼莫地平(批号:国药准字H37022779;厂家: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每次15mg,日用3次,接受连续6周治疗;观察组:阿司匹林(批号:国药准字H44025019;厂家: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每次20mg,日用3次,接受连续6周治疗。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中,有15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是74.19%;观察组中,有18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是93.55%;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χ2=4.292;P=0.038)。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中,3例头晕头痛,3例皮疹,2例皮肤瘙痒,1例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是29.03%;观察组中,1例头晕头痛,1例皮疹,无皮肤瘙痒与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6.45%,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χ2=5.415;P=0.019)。

3 讨 论

偏头痛是当前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到目前为止,偏头痛诱发机制依旧不明,其可能与遗传、饮食和内分泌等有关[4]。当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有很多,而且选择性高,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用药方案[5]。现阶段,偏头痛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6]。

阿司匹林是一种镇痛解热类药物,其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活性物质释放状况,而且其不会显著损伤偏头痛发展期间颅内血管[7]。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而且能够抑制疾病发作状况[8]。尼莫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其能够调整脑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改善颅内血管收缩状况,防止因为颅内血管缺氧缺血导致的血管痉挛。以上两种药物使用率较高,但是哪种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依旧不明[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55%)比对峙奥组(74.19%)高,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阿司匹林能够进一步改善机体代谢产物,而且安全性更高。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6.45%,对照组是29.03%,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根据该结果分析,以上两种药物均可以取得一定治疗效果,而阿司匹林药物安全性更高,其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总而言之,偏头痛疾病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比尼莫地平优,不仅可以及早减轻偏头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采纳、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