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新模式探析

时间:2024-08-31

申婧

(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北京 101300)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新模式探析

申婧

(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北京 101300)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顺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理念、双向流通的开放式学生管理模式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学生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变革

美国政治学者卡尔·多伊奇提出:“当今世界唯一最大的力量就是变革的力量”。社会在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014年是我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全面战略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黄金期。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带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核心,改变陈旧的自身管理思想与模式,借鉴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探索与创新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的全新学生管理模式。

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理念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弱、学习自觉性不强、自我控制力较差的特点,因此就形成了以管理为中心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该模式侧重于行政手段管理与规章制度约束,管理思想上强调以学校为中心,更多关注学生表面性日常事务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需求,这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相矛盾。

“以人为本”是现代化企业员工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激发员工的自我管理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挖掘员工的最大潜力,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形成主人翁意识,实现自身价值。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本质目标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技能素质发展水平,新型学生管理模式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以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为中心。学校各相关部分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动力、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以学生满意为满足[1]。

新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从学生出发,强化服务意思,为学生服务,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让学生与家长满意,相关部门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生活服务与管理服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相匹配,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才能为学生、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学校才会被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青睐[2]。同时,为体现服务职能,高职院校可精心打造“七大中心”,即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社会实践中心、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学生职业形象设计中心、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学生课业指导中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变过去的“管”为现在的“导”,最终实现职能转变[3]。

图1 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模式

二、建立双向流通的开放式学生管理模式

开放式的学生管理模式更贴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强调支配与服从,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是双向流通的模式,更崇尚民主、平等与合作,重视外部环境的作业,重视民主沟通,强调学生为本位,在双向沟通的基础上也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学生有利无害[4]。

图2 新型开放式的学生管理模式

开放式管理模式强调沟通与需求的原则,这种模式具有双向流动管理的特点,如图2所示,图中的实线表示管理方向,虚线表示反馈信息。此模式,一方面强调学校各部门与学生的信息沟通,学校各部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学生除了可以跟辅导员、班主任沟通外,还可以直接与学校其他部门进行信息交流,甚至与高层领导进行沟通,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也更容易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培养学生交际及判断能力,增强学生自我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学校高层要重视社会的需求,根据社会的信息反馈,选择方式、方法,制定规章制度来与学校各部门及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战略模式,不但能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要,也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能力的学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就业市场对学校的认同感。

三、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制度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毕业生的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与稳定,传统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多是非个性化和以制度为导向的管理,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需求,以致学生在临近毕业前也没有获得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就业选择,导致毕业来临时,高职院校只有适应,没有选择[5]。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极度关注、学生极其关心的大事,社会的快速变化,使得以不变制度去应万变现实的方法已经不再使用,新型学生管理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制度是以社会、学校、学生关注的就业管理为出发点及归宿,将就业教育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将就业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并按阶段分步实施[6]:

(一)第一阶段,入学管理

这个阶段包括招生、入学教育与军训。首先,招生时,学校要充分考查就业市场的需求,做到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升专业与区域发展的吻合度,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联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态设置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每年根据开设专业动态制订招生条件[7];其次,入学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入学后马上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稳定专业思想,确定人生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军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第二阶段,日常就业竞争能力教育,包括日常教学服务和日常行为管理

这个阶段是高职院校学习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实践技能培养及就业知识、技能教育。在日常管理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就业做扎实的准备[8]。

(三)第三阶段,后期管理

这一阶段高职院校直接面对就业市场,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习就业单位。学生正式入职后,要定期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从而完善入学管理与日常就业竞争能力教育管理制度。

图3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在三个阶段管理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来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从学生步入校门直至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每个管理环节学校管理者都应当重视就业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根据信息适时调整现有规章制度,变制度导向为就业导向,具体如图3所示[9],本图中实线箭头指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管理的流程方向,虚线箭头表示就业市场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模式把就业教育融入学生教育管理的所有环节,满足了市场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学生管理部门要紧密与招生就业部门沟通,使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紧紧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真正发挥就业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导向作用。

[1]刘江峰.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89-91.

[2]周建松.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十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时倩.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77-79.

[4]高小丽.转型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J].当代职业教育,2014(2):80-82.

[5]麻丽娟.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1-74.

[6]李一昂.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3.

[7]张志峰,王文冰.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改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1):99-101.

[8]朱思.我国高职学生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陈冰.解析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才智, 2014(9):2-5.

(责任编校:马余平)

On Analysis of Management Model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SHEN Ji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Beijing Moder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Beijing 101300)

Traditional student management model is unable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ew situation.In order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principle of service-guidedandemployment-oriented,highervocationalcollegesshouldestablishtheserviceconsciousnessof student-centered management and two-way open student management model of circulation,and create employment-oriented new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udent management model;revolution

G 715.5

A

1672-738X(2015)04-0032-03

2015-04-27

北京市职业院校新教师培训基地资助项目“教师队伍建设-2015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下达)-国内培训计划”(PXM2015_014225_000034)。

申婧(1988—),女,北京人,会计学专业助教,工商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司理财,职业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