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单琳琳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人口呈现出从乡村流向城镇,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鲜明特征,越来越多的人群聚集于城市当中,这不仅容易使城市成为各类风险和矛盾的集聚地和爆发区,也对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建构纵横交错的网格化管理,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作用,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社会治理;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1]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社区治理的有效方式,是市域社会治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有利于重构城市与居民的关系,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矛盾,从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网格化管理的现状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分层和细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因此,公共事务与管理职能的执行逐渐下沉至基层。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平台,为了达到各个主体之间的协作和共治,网格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中代表性的上海长宁模式、北京东城模式、湖北宜昌模式等,都以多层级的网格治理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这一点从政府层面看,推动政府与社区、居民的信息互动,精准解决群众诉求,加快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建设。从社区层面来看,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以网格员为连接点,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服务质量、排查安全隐患,实现了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目标。从居民层面来看,自我治理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增进了与政府、社区的情感互动,提升了互信,幸福感和满意度也明显上升。
二、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各部门协作联动融合度相对较低
网格化管理的内容和对象纷繁复杂,突出特点是协同合作,采取纵向直线管理和横向多部门协作联动的纵横交错式的管理模式。这就意味着社区治理不只是社区和街道的单打独斗,还涉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融合协助。但现在的协作联动多是在同一街道管辖内的社区间,跨街道、跨部门之间因为诸多因素,社区无权调配权力和分配资源开展服务。另外,网格化管理构建整体框架后对网格划分和网格员的管理责任权限进行了初步规定,还缺乏在制度、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明确规范,所以,虽然网格化架构起来了,但还未打破原有的单一封闭状态,未使原本职能碎片化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二)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缺乏有效的整合
目前,社区内信息资源的传达和共享,仅是初级的信息传达和交流,各社区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尚未建立信息数据库,对信息数据分析应用的效能不高,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在网格管理中都是各自独立的,数据分散又不共享,再加上一些地级市现有财力、物力有限,数字化办公程度相对落后,整个网格管理专业化系统的建设相对受限,而一旦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不能有效地整合,缺乏专业的业务操作就会增加网格员信息的重复报送和信息不對称,降低网格综合信息的关联度。
(三)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受传统管理因素的影响,社区网格化管理缺少对居民自治的力度,绝大多数的居民认为自己是管理的对象而非治理的主体,自身参与社区治理的机会并不多,在社区事务的决策、运行等方面缺少“话语权”,对于社区治理问题都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人认为社区治理与自身无关,即便是网格化管理遍布了社区中的每个人,有些人也只是按照流程规定的格式把问题传递给网格员,网格员再上报给上级。这一点从实现自治的角度来看,通过网格员进行的监管,还是受制于行政体系下的延伸,社区的凝聚力以及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高。
(四)网格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社区作为网格化管理的最小单位,现有的网格员绝大多数来源于本社区的两委人员,有的社区还有一些退休人员、老党员或者志愿者的加入,网格管理工作量大,人员明显不够,缺少年轻团队和专业的社工团队,缺乏综合性业务知识和专业管理知识。因此,容易造成网格员在网格化管理中的资源浪费,只是发挥了基础信息记录的作用,大大影响了治理效率。另外,由于“治理”理念的理解误差,许多网格员更倾向于“管理”而不是“服务”,停留在“维护秩序”而不是“满足需求”,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公共服务责任的缺失。
三、以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对策
(一)明确各部门权责,实现联动治理的整体性
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相互融合,整合资源形成协作联动、共同担责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是提高其管理效能的关键所在,也是有效解决居民合理诉求的必然要求。事实上,网格化管理本身就是对各部门的具体职责的细化。因此,首先要从制度上改善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明确其在网格化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管理决策、协调或者监督等方面的职能。其次,要弱化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规范专业化服务与社会服务的治理方式,实现有效调配资源。最后,注重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从政府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两个角度进行分类指导,明确划分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责任,使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
(二)搭建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化治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从点到面编织的一个信息资源网,通过统一的信息汇集,搭建起信息平台不仅是对信息的分类和整合,也是为各个部门联动协作提供的资源共享方式。利用现有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建立网络平台与电子政务相结合的“一站式”网络平台服务模式,从而打通影响信息交流的渠道障碍,增加社区与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融合,达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让社区直接具体的解决各类问题,形成有效即时的反应机制。
(三)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强化自治的治理基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2]这一点体现了社会治理群众参与的重要性。因此,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居民的主体意识和自治能力,采取居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等方式,创新活动载体,增加他们社区治理的参与度[3],从而转变配角为主角、协助者为管理者的身份。其次,增加居民的诉求表达渠道和促进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协商,保障居民意愿表达的权利,促进政府、社区和居民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力争做到“人人都是网格员”,最终实现社区的自我组织、自我治理。
(四)加强网格管理队伍规范化建设
相比较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对管理队伍的技能、素质、方式、专业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时代的网格员应该是专业性职业化的,同时也是遵守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具体来看,首先应该设立网格员的准入标准,重视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现有社区网格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鼓励退休党员、志愿者投身其中,发掘城市协管员、公益岗位人员等充实网格管理力量,使网格员不仅是“联络员”“信息员”,也是“监督员”“宣传员” [4]。其次對网格员加强培训,一方面在服务理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上注重素质提升,另一方面在业务知识、信息技术、管理流程上注重专业技能提升。最后提升网格员福利待遇,改善薪资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以有效的激励措施、工作奖励等提高网格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网格化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是对人的管理,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理工具,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将部分社会服务职能让位于市场和社会,提升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维稳工作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使居民对社区治理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实现综合治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2]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新华社,2019.
[3]夏家硕.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以L市G区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孙敏.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困境及其完善[D].苏州:苏州大学,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