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牛童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备管理部,天津300450)
1.1 特种设备数量
根据质检总局的报告截至2016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197.02万台,比2015年底上升8.81%。其中:锅炉53.44万台、压力容器359.97万台、电梯493.69万台、起重机械216.19万台、客运索道1008条、大型游乐设施2.23万台、场(厂)内机动车辆71.38万台。另有:气瓶14235万只、压力管道47.79 万公里[1]。
1.2 事故情况[1]
2016 年,全国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233起,死亡269人,受伤140人,与2015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4起、降幅9.34%,死亡人数减少9人、降幅 3.24%,受伤人数减少 180人、降幅56.25%。2016年全国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为0.33,同比下降8.33%,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1.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我国的特种设备监管执法体系已经形成,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到《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管理实现了从行政法规到法律的升华,《特种设备安全法》从法律上明确了调整范围,理顺了监管体制,落实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从制度上、源头上进行有效的防范、减少和遏制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二是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日渐壮大。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280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2个、市级466个、县级2302个。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计34259人,较2015年增加10611人,这些基层的执法力量和人员经过培训素质得到了加强,整体的执法力度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1 2004 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16日17时,在抢险过程中,液氯贮罐突然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事故原因为该设备两次检验都未做耐压试验,致使设备腐蚀现象未能在明显腐蚀穿孔前及时发现。
2.2 2015 年4月6日18时55分,漳州市古雷开发区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厂区发生爆炸,主要是33号腾龙芳烃装置发生漏油着火,引发装置附近中间罐区3个储罐爆裂燃烧。事故造成2人重伤,12人轻伤,超过14000名民众转移。事故原因为输料管焊口由于焊接不实而导致断裂,泄露出来的物料被吸入到炉膛,因高温导致燃爆。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事故并不单单是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句话可以概括的,这是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丢失,在工程建设、设备设施选用中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方式,相当数量的特种设备未办理注册登记、未按时定期检验、未制定管理制度、操作人员未经过培训上岗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做法都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3.1 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出于企业管理方面的要求,更是一种法律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企业都要牢牢遵守,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就管理人员而言,一定要认识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利害关系,看到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全做细。当前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都实行专人负责机制,即定人定岗定机的制度,也就是说大多数企业都会让每个特种设备由固定的操作人员来使用,但是却没有建立一种落实到专人的制度,没有明确把特种设备管理和保养交由专人。由于制度存在这样的漏洞,很多操作人员对特种设备是出于只管用不管修的状态,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野蛮操作,对于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也不会留心;而管理维护人员也只是照章办事,工作得过且过,每当特种设备因此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和管理维修人员就会互相推诿,延误生产。由此可见这样的问题不但影响了产品质量和数量,也增加了管理维修费用与运转费用,同样也会降低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另外,很多企业负责人只会考虑眼前的企业目标,并不会做出长远规划,短期行为严重,过分强调短期内的产值和效益,“重用轻管”的现象在特种设备使用当中屡见不鲜,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多生产完成目标,这使得设备超负荷运转,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特种设备常常因为错误的使用出现故障,甚至一些操作人员违规违章操作机械设备,其结果自然会导致设备出现严重磨损和加速老化现象,更有可能会由于安全部件的失效酿成事故;这样企业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去整改设备,这其中所造成的企业产量和效益损失,特种设备的主管部门就要负主要责任。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体系。在完善原有的安全制度体制的基础上,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律监管制度,作为企业也要加大对管理干部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这是一切行为的依据。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应该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按时复审,保证该证在有效期之内。将安全责任分配到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安全管理当中。明确职责分工。做到“事故前有预防,事故后有措施”。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条例,提高安全意识,增强管理能力。
3.3 确保设备安全性能,专业检修,定期维护[4]
要购买有资质厂家生产的经过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合格的产品;根据使用实际情况和需求选用符合要求(如工作环境等)的设备;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保证特种设备的安装达到设计要求;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要对特种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过程中面对突发问题会作出必要的紧急处理,有应急演练;同时这种管控还不能仅存在于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还应该针对特种设备的检查、巡检和润滑等基础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的预防机制,确保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按照每年的年度检验计划落实检验工作,确保检验机构按照有关规程的要求对公司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应该由有资质的单位和人员来进行,并对维修保养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综上所述,我们应共同投入到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当中,国家相关部门切实的履行职责,各生产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管理责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条例,明确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质检总局关于2016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7.
[2]门智峰.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技术[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02).
[3]杨根保.强化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06(05).
[4]马飞辉.特种化工设备焊接质量检验综述[J].广东化工,2007(0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