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企合作模式下实务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快递实务》为例

时间:2024-08-31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221)

1 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具有服务意识、适应现代企业需要、掌握现代企业岗位技能、具备团队合作和职业素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职业岗位群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1]。这一人才培养定位为职业技术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依据。

实务类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职业技术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干课程。为了让课程设置更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课程内容更贴合企业的岗位要求,许多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这类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本文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快递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快递实务》为例,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实务类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经验,以期能为同类课程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意的借鉴。

2 课程开发背景

《快递实务》是在进行企业调研以及广泛听取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的课程。

2.1 快递人才的社会需求

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以及快递企业调研发现,中国国内快递企业的井喷式发展和国外快递巨头的迅速进入,需要大量接受过快递专业系统学习的、具有踏实工作、勇于负责的职业素质和全面掌握快递业务的基本流程、熟练操作快递各个业务环节的职业能力的中基层和一线业务操作和管理人员[2,3]。因此快递行业的发展为物流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另外通过与顺丰速运、申通、菜鸟驿站等快递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快递实务》课程奠定了基础。

2.2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务课程开发是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支撑的。首先,校方本着充分发挥学校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合作互惠的目标,积极寻找对“校企合作共建”有意向的企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以专业为依托的校外实训基地;接着,校企双方通过互派专家交流学习和调研沟通的方式,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依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核心职业技术类的实务课程;然后,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组建企业订单班,校企双方成立教学团队,对订单班采用双元制培养;最后,在大三下学期订单班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基地实习,双方获得认可,企业和学生签订就业合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图

3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开发

3.1 开发理念与思路

《快递实务》课程设计基础源于订单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设计思想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内容选取体现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学生主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1)源于订单培养,基于校企合作,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并充分考虑企业的岗位素质和能力需求。

2)借鉴PDCA闭环,进行基于不同学习情境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使学生站在企业中不同领域、不同职位反复“教学做”,通过“温故”而实现“知新”。

3)教学过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由易到难,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4)以学生是否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要求为教学考核的统一标准,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见图2。

图2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开发思路

课程设计团队的调研结果显示,快递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收派岗位、分拣岗位、客服岗位以及管理岗位。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岗位中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选出31项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构与重构,选择出12项具备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进行整合,形成三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学习情境下的相同名称的工作任务在学习内容上却体现出综合性和难度的递进。

3.2 课程内容设计

1)学习情境设计。选择快递业务的地域为载体,根据快递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快递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设计三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的学习情境:国内同城快递业务操作、国内异地快递业务操作、国际快递业务操作,三个学习情境的关系见图3。

学习情境之间体现出综合性和难度的递进,在三个学习情境的基础上,对《快递实务》教学内容进行序化,根据建构主义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和做中逐渐形成对快递业务的认知和系统化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2)单元设计。对三个学习情境下的31个教学单元进行了设计,具体包括授课地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学方法手段、课堂导入、明确任务、尝试操作、知识讲解、操作示范、跟学训练、操作点评、强化作业等内容,形成了三个学习情境下的12个能力训练项目和31个学习单元设计书。

3.3 课程资源配备

1)教材选取。《快递实务》选用的教材包括主干教材和辅助教材。主干教材是由企业专家担任顾问并由课程组自行主编的校本教材,该教材结合快递企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要求以及快递员职业培训的要求,富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辅助教材包括高职高专教材和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是对主干教材有益的补充和扩展。

2)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配有与主干教材相匹配的电子课件、教学视频资料、企业岗位培训课件以及企业岗位培训视频资料,实现课堂与岗位、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衔接。

3)教学资源库。配有满足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的丰富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订单培养视频、测试题库、实训任务书、实训训练项目、企业在线课堂、快递政策法规、快递专业英语、拓展知识题库、快递企业介绍、快递最新动态资料、快递术语、快递目的地代码、快递服务礼仪、快递发展动态、快递职业道德等内容丰富的资源库。

图3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习情境设计

4)校内实训室配备。除了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建设有快递仿真实训室和物流综合实训室。在快递业务仿真实训室内,模拟快递企业划分为客服部、操作部、销售部等部门,划分为接单、收件、派件、配送、客服查询与投诉及理赔、信息处理等不同作业区域,可进行接单、收件、派件、配送、客服查询投诉及理赔、信息处理等各项快递业务模拟操作;在物流综合实训室,配备有快递企业实际运营需要的各项设施设备,可通过任务操练等教学方法,进行快递业务的保管、包装、分拣等业务环节的实训。

4 实践总结

《快递实务》是在进行企业调研以及广泛听取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订单人才培养协议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与企业研讨合作开发的课程,具有显著的工学结合的特点:

1)“校企联动,订单培养”的课程设计。它是在物流学院与快递企业(顺丰速运递)签订订单培养人才协议前提下,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由快递企业专家和课程组教师共同开发的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课程。

2)“双线课堂,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本课程教学采用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双线并行,通过真实课堂+虚拟课堂(企业在线课堂)双线课堂进行教学活动;同时教学活动在实训室和企业现场不同地点之间进行,体现工学;校本教材由企业专家担任顾问,课程组根据企业人才需求“量身定制”,体现工学结合。

3)“三重身份,学生主体”的学习过程。课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授课中颠覆了传统的教和学的师生关系,形成新型“师生+师徒+职业顾问”三重身份的学习过程。教师的角色从“老师”向“师傅”、“顾问”靠拢,指导学生能做、会做和做好,教师角色为辅;学生角色从“学生”向“徒弟”、“员工”靠拢,角色为主;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获得的不仅是点状的能力点或者技能点,而是过程完整的快递能力训练项目的体验和职业能力的隐性提高,真正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目的,体现本课程工学结合的本质,达到快递企业订单培养人才的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