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国辉 上海铁路局科研所
基于RFID技术的轨道巡检病害精确定位系统研究
陈国辉 上海铁路局科研所
系统采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辅助提高巡检列车病害精确定位,是对现有定位技术(如GPS、编码器GYK)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解决累计误差,对定位精度的补充和提高。是一套完整的由电子标签阅读器、机械支架、标签里程基础数据库、里程定位采集、修正软件组成的车载轨道故障精确定位装置。在轨道巡检实时维护检测中,能提升定位病害的精度。
RFID无线射频技术;电子标签;轨道巡检
中国铁路已进入高速时代,为确保高速铁路安全有效运行,提高寻找病害、消除病害的效率,成为铁路日常检测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铁路检测设备已经由单项检测发展到综合检测,由静态检测发展到动态检测,由接触式检测发展到非接触式检测,由低速运行状态检测发展到高速运行状态检测。然而目前的车载高速检测系统普遍有所不足,缺陷位置的定位精度问题,采用传统的定位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然而天窗修时间有限,对缺陷进行人工复核的时候,偏差会影响到作业的效率,增加工作强度。因此高速检测列车作业中,提高定位缺陷的精度,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和迫切需要所在。
RFID无线射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定位手段,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RFID技术在货车跟踪、货车车号自动识别等方面也早已应用于中国铁路,并趋于成熟。基于RFID技术的特点及其实际应用的效果,采用RFID辅助实现高速巡检车精确定位,能够改善GPS定位精度不高和由于隧道、车站等存在遮挡下无法获取定位信息的缺陷,且通用性好、适应恶劣环境、扩展性强等优点,使得RFID技术可以成为高速检测列车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2系统方案及组成
2.1 里程定位装置
装置是巡检列车作业中,实时精确定位,提供里程定位数据的发布平台。软件分为标签数据采集、基础里程库信息编辑、里程定位修正、轨道巡检集成部分,硬件部分包括电子标签阅读器、供电装置、485串口卡、主控计算机等(见图1)。
图1 组成示意图
2.2 阅读器机械结构
RFID标签阅读器安装机械示意如图2所示,此机械结构具有强度高、抗干扰、防水、防尘的特点。
图2 阅读器支架
综合巡检车上阅读器固定在车内两侧(见图3),标签采用只读、工业级、高频标签,工作频率2.45GHz,阅读延时20 ms,识别距离 6m,识别速度最高400km/h,采用半无源标签,内装电池可以维持内部芯片工作10年以上。
图3 安装位置示意图
2.3 系统硬件
标签射频卡(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卡有唯一的电子编码,安装于线路旁接触网线杆上。
高速阅读器(Reader):安装于轨道巡检车的车内两个侧面,用于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射频卡信息;具有读卡距离大、速度高、频率高、功耗小特点。
读卡速度:400km/h;
供电电源:+10VDC~+30VDC(额定+24VDC);
功率消耗:4.5W;
电流消耗:175MA@+24VDC;
射频范围:CW:2436.1MHz~2464.1 MHz,频道:5-97;
跳频扩频:2400~2483.5MHz;
输出功率:10mWe.i.r.p;
串口485卡:数据读取采用串口方式,工业级485串口卡。与阅读器进行实时、高频的通讯,实现里程标签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主控制计算机:安装在车内设备操作间的机柜中,存储基础里程数据信息和标签采集、里程定位修正程序。
2.4 系统软件
软件使用 MicrosoftVisualStudio 2008工具C++语言开发。485串口作为通讯接口、可编辑二进制数据文件作为基础数据库。通过RFID射频阅读器采集标签的唯一序列号,并比对标签里程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对应的里程等信息。实时获取当前列车所经过的“线名”、“上下行”、“公里标”、“杆号”等信息。标签里程信息库,采用可编辑的二进制文件存储。主界面如图4所示。
轨道巡检集成部分采用C++类的形式进行接口嵌入,Tag类集成了上下行标签读取、上下行判断,标签里程与GYK的里程对比修正功能(见图5)。
图5 与轨道巡检集成
2.5GDXJ-1型车载智能轨道巡检
轨道结构检测(1)检测轨道扣件脱落、严重歪斜。(2)检测钢轨表面的擦伤、剥落掉块。
(3)检测钢轨表面光带分布。
(4)检测轨道的翻浆冒泥以及轨道板上的遗留物。
(5)检测轨道板裂纹。
图像的实时采集和存储:系统通过布置于车底的高速相机阵列,拍摄列车通过高铁线路的整个车底下道床图像,存储于计算机。通过探伤车提供的里程信息、车辆速度信息、车辆编码器信息、列车行进方向、上下行等数据信息,拍摄列车经过线路的轨道信息,包含轨道板裂纹、扣件的缺失甚至松动、钢轨表面的光带、钢轨的擦伤、剥落掉块等所有可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显示于监视器上,可以实现对列车经过的整条线路的检测。
图像的后期分析与处理:数据存储后,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对采集的图像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发现轨道板裂纹、扣件的缺失甚至松动、钢轨表面的光带、钢轨的擦伤、剥落掉块等轨道结构病害,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作为线路的养护维修计划制定科学的依据。
3.1 工作原理
当阅读器随着巡检车移动到达电子标签附近,射频卡进入阅读器的读写场,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得出卡号信息,判断信息的有效性,并将有效的卡号信息通过RS-485接口送入车厢内与之相连的主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得到卡号后,将卡号与预先存入控制计算机的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出卡号对应的里程信息,并将此信息通过RS-485串口发送给轨道巡检系统,实现里程自动校正。
3.2 精度分析
里程自动校对系统的误差来源:阅读器的阅读范围引起的误差;列车的运动带来的误差。
由于列车侧面部安装条件所限,车厢侧面距离安装射频卡的接触网电杆的距离约为3.5m左右,而阅读器能够有效读卡的范围为0-6(m),当对阅读器设置不同的读卡范围时,对应不同的椭圆曲线。在里程自动校对系统中,所设置的阅读范围为(最远阅读距离为6m),从上图可估算出当阅读器距离接触网线杆2.2m时,阅读的范围为±0.6m左右,即它映射到接触网线杆的阅读范围近似为半径0.6m的圆,在实际应用中,现场测量的阅读半径为±0.5m。可见,不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当阅读器距离射频卡(即里程牌)0.5m~0.6m时,就会进行里程校正,即误差为0.5m~0.6m,即系统会超前0.5m~0.6m;开始进行里程校正。而当考虑列车行驶速度时,由于轨检列车的开行速度一般在50km/h~80km/h;之间,阅读器的传输时间约为20ms,则在这段时间内列车走过的距离约为0.3m,即从阅读器读到卡号信息到系统完成里程校正,列车会走过0.3m,即校正里程滞后0.3m。 如果同时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和阅读器的传输时间,则系统的误差为0.2m~0.3m。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轨检车从静止到最高行驶速度范围内,本系统在轨检车上的误差范围在0.2m~0.6m之间。
本系统研制成功后,将在国内轨道检测方面形成新的产品和装置,为相关的轨道检测系统提供精确的里程和相关信息,为科学养护维修标准提供可靠依据。
能提升现有检查系统的里程精确定位水平,提高检修天窗上道人工巡检复核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有应用前景广阔。
图6 工作原理图
系统能解决现场遇到的新的技术难题和要求,适应铁路轨道检测技术发展的需要。是在现有定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是对定位精度的补充和提高,可以满足现场需求。
责任编辑:万宝安 朱挺
来稿日期:2014-08-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